中学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分析

时间:2022-05-29 08:51:14

中学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分析

摘 要:物理是初中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理科课程,也是非常贴近生活的课程之一。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一些重要的物理知识和对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物理教师通常会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有关那些物理问题的虚拟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经过仔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学到相关的知识。教师利用物理问题的情境,使原本枯燥抽象的物理问题变得生动、易懂,变成一种学生更喜闻乐见的形式,从而使他们更主动、更方便地学习物理知识。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问题;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263-02

一、前言

作为初中理科最重要的课程,物理教学方法需要所有的物理教师重视。物理是有它的独特之处的学习物理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发现问题,然后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到解决方法的过程。所以,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就应该在课堂上创设待发现和待解决的问题的情境,然后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找到待解决问题,同时利用以前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发现的问题,这样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更加的生动活跃。利用创设的情境把原有枯燥抽象的物理问题转化成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对问题的探索欲望。

二、实际运用型情境的创设

物理是初中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理科课程,也是非常贴近生活的课程之一,有很多物理问题与实际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一种实际运用型的问题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很容易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讲液体蒸发方面的知识的时候,通过创设一种实际应用型的情境使学生学到有关蒸发的知识,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蒸发,叫学生都洗一次衣服,并且将洗过的衣服晾在不同的地方和环境里,例如有阳光的地方、阴暗的地方、衣服不同的折叠方式、通风或封闭环境,在这些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对蒸发的影响,通过实际操作大家就会了解到影响蒸发的不同因素。当介绍蒸发吸收热量时如果只简单地介绍,会使课堂内容变得很抽象而枯燥,但是可以举一些小的例子来介绍这些内容,例如,夏天天热的时候在地上撒一些水,会使温度降低,就不会那么热了;在打针的时候,在注射部位擦一点酒精,会使那个部位非常凉,这就是因为酒精蒸发,导致局部温度迅速降低,会感觉到很凉,通过这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小事情,让学生们联系上物理课本上的知识。

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让学生亲自用实际的秤,用两个不同的秤砣去称同一个物体的质量,结果是秤砣小的称出的质量大。生活中的小贩就是用这种方法来牟取黑心钱的。这样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情景中,并能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如学习热学有关内容及大气压后,提出问题:有人想买一个腌菜的坛子,要求密闭性良好, 怎样才能快速选出一个不漏气的坛子? 有位同学讲了他的最佳选择办法:先在坛子口的水槽中加上水,然后将一张点燃的纸丢进坛中,稍等一会儿盖上坛子盖,若槽中的水能被吸进坛子里面,说明坛子不漏气,否则坛子漏气,并谈了他的选择原理。 全班学生看了他的演示都懂得了其中的原理。

通过这种比较直观的方式让大家自己主动去学习物理知识,将抽象的物理定理转变成更贴近生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的知识。从而解决了初中生对问题不进行仔细思考分析的难题,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1、通过实验创设情境。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将神奇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到物理的神奇,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实验,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即分子间的相互关系的时候,由于分子是微观的事物,学生理解起来非常抽象,这就需要实验来让学生去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一个实验的好坏决定着学生的兴趣的多少和问题情境的好坏。在一个试管中放入10ml的水,在另一个试管中放入10ml的酒精,把他们放在一起充分混合以后发现并不是预想到的20ml,而是十几毫升,这就是因为水分子之间酒精分子之间有缝隙,在相互融合之后互相填补了缝隙,使原本20ml的液体变得不足20ml。这种神奇的现象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把学生的兴趣立马调动起来。又如,那两片表面光滑的铅块挤压在一起,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他们粘合在了一起,用重物挂在下面都不会分开,这就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是这种作用力使他们粘合在一起。

2、讨论型情境的创设。由于初中生具有比较强的表现欲和好胜心,所以在物理课堂上适当地设置一些有争议或讨论型的问题,抓住学生的特点使他们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主动发言,论述自己的看法。在实际教学中,物理教师可以故意设置一些错误的问题,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同时尊重学生的不同看法,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找出几种不同的看法进行分别讨论分析,使整个课堂充分活跃起来,在讨论中不仅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专心做一件事的能力。

3、层次型问题的创设。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应当遵循层次性原则,根据不同班级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争取照顾到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让每个学生给都能在物理课堂上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让每个学生给都能在物理课堂上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所谓的层次型问题,就是指所设的问题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但是很难理解的问题。通过不同层次的设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使所有学生都达到较高水平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运动学的知识时,可以设置三种不同的问题,第一种,一辆汽车匀速行驶,速度是40km/h,前方1500m处有一个加油站,问题是这辆车还需多长时间到达那个加油站。这问题就相对较简单,适合较低水平的学生思考解答。第二种,一辆汽车匀速行驶,速度是40km/h,前方1000m处有一辆汽车,匀速行驶,速度是30km/h,问题是这两辆车什么时候相会。第三种,一辆汽车匀速行驶,前方200m处有一辆汽车,匀速行驶,速度是30km/h,在前方2000m处有一个加油站,问题是第一辆车以什么速度匀速行驶的时候才会与第二辆车恰好在加油站会合。这三种层次的问题,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而且所涉及的知识仅仅是速度和路程的关系。通过这样题目,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深度上学到速度与路程的关系,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总之,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计划,适当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避免初中生在学习上的缺点,使学生的思维发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俊.关于中学物理探究教学策略之思考[J].物理教师,2010(10).

[2] 乔连波.中学物理探究教学的策略[J].新一代(下半月),2010(5).

[3] 顾全,李爱华.浅谈探究教学中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2(2).

上一篇:高中英语交互式教学 下一篇:浅析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