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5-29 05:23:04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培育万众创新、支持大众创业,是促进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也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大学生作为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校如何构建有益环境、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创新创业人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其创新创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力争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对策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总数699万,2014年将近727万,2015年749万,2016年达到765万,每年呈上升趋势。于此相反,国家GDP增长速度渐缓,现有企业和机构能够提供的新的就业岗位有限,技术进步使一些企业的岗位不断减少。在此社会环境下,以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各高校面临的重要机遇。

总体来看,中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相对较低。高校如何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第一、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学校一直把创新创业教育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结合我校CDIO工程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构建了“面向全体学生,覆盖创新创业全过程”的具有成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校在《关于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说明》中,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重要内容,并分为创新训练、创业训练、职业能力、社会实践四类。

全校17个学院根据学校的统一要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仅在教学内容中结合专业特点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还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组织管理等方面做了符合专业实际的协调安排,以保证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落到实处。

教务处向学生开放了两个网络课程平台,智慧树平台课程17门,涉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数学的思维方式与创新》、《创新发明与专利实务》、《大学生创业基础》、《创新创业》等4门。尔雅平台课程12门,涉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创业学经济》、《创新工程实践》、《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方法》等三门。

第二、成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工作

我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在整个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以各教学单位创新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成创空间为载体的三级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由教务处、党政办公室、招生就业处、宣传统战部、校团委、学生处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

第三、着力举办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加大奖励力度

学校制定和出台了学生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方职责,取得了一定成效。在部级、省级学科竞赛中屡屡获奖,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完成情况良好。2010年至2015年学校学科竞赛奖励经费为1126200元,2015年发放奖励金额373900元,居历年之首。

第四、师制下的项目、课题训练初见成效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已超过了研究机构中的研究人员,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切实可行。2016年本科导师制在学校全面铺开,利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研项目、科研项目等,吸收学生深度参与研究过程,加强过程指导、引领,据调查,短短几个月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大二、大三的学生纷纷加入导师的各种项目和课题,有的班级参与学生达到半数以上。

三、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有机构成,是专业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性、前瞻性的集中体现,是高等学校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总的来说,我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未能实现紧密链接,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适用性、实用性不足

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培养机制也不够完善,成果转化率不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计划大多未能付诸实践,学生也不知道该如何实践,如何操作。

(三)本科导师制虽已实行,但推广力度有限,师资力量水平不足

2016年,我校全面铺开本科导师制,但各学院创新创业宣传、鼓动有限,学生创新创业思想观念、专业技能、社会经验等各方面的准备也严重不足,教师参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人数相对较少,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不够,时间精力有限。

(四)创业实践基地和实体太少,学生创业意识和实践不足。

各方资料显示,我校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相对于学科竞赛、项目训练来说更为薄弱,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不多,学生毕业以后真正能够自主创业的人数有限,自主创业发展良好的毕业生人数更是少之又少。

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成立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工作领导机构

在学校成立的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组的基础上,各学院成立创新创业工作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聘任有关副院长和教师参加。负责全面规划本学院创新性实验项目及立项申报工作,审查本学院申报项目的可行性,为项目研究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条件,并对有关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二)创造条件,鼓励多学科交叉研究

从学校层面,以及各学院充分整合的基础上,鼓励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合作研究,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团队合作项目和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合作。充分利用不同类别、学科的优势,以项目带动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的研究团体,实现学科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叉和互补,充分发现、培养和挖掘有创意、能创新、敢创业的学生。

(三)加大各学院专业实习的力度

加大专业实习力度,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联系。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应该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创新创业与实验教学、实习见习、毕业设计以及多种形式的创业计划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

(四)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实体

在企业设立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地参观和企业实习的机会。搭建企业、教师科研项目间沟通、互动平台,让学生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

(五)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作用

学校要鼓励有一定教学科研项目和工作经验的教师加入导师制下的“创新创业计划”教育项目,特别是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双创”项目组织。导师不仅要设计出适合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项目,更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来指导学生,以保证训练项目的完成质量,同时也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训练和提高。

五、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形成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知识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创新创业教育应纳入教学主渠道,结合专业教育,配以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种培养方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3)

上一篇:渤海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下一篇:左旋肉碱与运动减肥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