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笑话不好笑?

时间:2022-05-29 12:07:17

中国笑话不好笑?

原文作者:崔培玲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寓教于乐,有的教师会就某些语言或文化现象引述笑话或故事。但有时候,外国学生不仅不觉得好笑,反而会有莫名其妙之感。为探寻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本文主要分析笑话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中国笑话的特点。

根据victor raskin(1988)的理论,笑话产生于两种理解的冲突:一种理解是笑话文字本身提供的信息,另外一种理解是读者根据笑话所述场景而产生的个人期待。只有当这两者并存且构成矛盾时,笑话才有可能引人发笑。对于外国学生而言,通常只理解笑话文字本身的意思,但因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无法就笑话所述内容产生个人期待,因此冲突不在,笑话也就失去其幽默功能。

为帮助汉语学习者理解中国笑话,本文将具体分析中国笑话构成矛盾冲突所运用的语言技巧,即同音异义、同形异义、一词多义等,另外也列举一些与笑话有关的特殊文化现象。最后,文章阐述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幽默的功用以及可能的操作方法,以供汉语教学者参考。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笑话 语言 文化

一、引言

作为德语学者和对外汉语教师,笔者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即在给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就某个语言点引述幽默故事加以讲解时,对方非但不觉得好笑,反而有莫名其妙之感。例如给学生布置作文《我的家庭》,有学生写道:“我18岁出家。”根据上下文,得知其想表达“18岁从家里搬出去”,但不知如何正确叙述,所以自造词“出家”,殊不知汉语中的“出家”有另外意思,即“离开家庭到庙宇里作僧尼或道士”(《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笔者觉得这个句子有趣,上课时给学生板书,想讲解其中的错误。结果在座的德国学生面面相觑,不解其意,问之,答曰:这句话没有错,“出家”就是“从家里搬出去”。

笔者曾经给一些年纪稍长的汉语学习者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学生把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后,并没有觉得其中宋国人的懒惰和呆板令人捧腹,反倒认真地讨论可否猎兔,这样做是否对环境不利等问题。

有人说中国笑话不好笑,鲁迅先生也曾有“中国人不是长于‘幽默’的人民”的说法①。果真如此吗?中国笑话究竟有什么特点?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将首先区分“笑话”与“幽默”这两个概念,其次探讨产生“笑”的机制和笑话的本质,最后分析中国笑话的特点以及幽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笑话与幽默

(一)笑话

民俗学家段宝林认为,“笑话是民间故事中的一种体裁,是用散文叙事的口头文学。其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喜剧性,引人发笑。”(段宝林,2001)《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对笑话的定义也是强调其功能:“能引人发笑的谈话或故事。”

笑话在中国古代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俳说。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宫廷雇有俳优,即以逗笑君王为职业的滑稽艺人。但俳优中也不乏为君王进谏的弄臣,如优孟讽谏楚庄王不可过度铺张,只为葬其爱马(见《史记 · 滑稽列传》)。三国时,中国古代第一部笑话集,即魏邯郸淳编纂的《笑林》出现。全书虽只收集笑话20余则,然管中窥豹,仍可略见一斑。如后来流传至今的《执竿入城》(胡范畴,1987:14):

(1)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魏晋之后,中国历史上又有文人学者编写过若干笑话集,尤以宋代和明代为盛,如宋苏轼的《艾子杂说》,明冯梦龙的《笑府》《广笑府》和《古今谭概》等等(王学泰,2005)。明朝学者郭子章(1542~1618)认为,俳说可以分为两类:口谐善辩型和谈言微中型,其中前者纯粹是为了娱乐,而后者则是以一种令人愉悦的言语提出建议。(陈清俊,1985)

20世纪初,中国开始从西方引进一些现代民主、学术思想,其中也包括翻译一些西方的概念和词汇,“幽默”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二)幽默

幽默一词,中文原本已有,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九章·怀沙 》,意为“寂静无声”(胡范畴,1987)。1924年,林语堂先生最早在《北京晨报副刊》上用“幽默”二字翻译英文的“humour”,并解释“幽默原为纯粹译音”,但真正的幽默的确应是“会心的微笑”和“内心静默的理会……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林语堂,1924)。我们今天对幽默的理解为“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现代汉语词典》,2002版),这一解释仍沿用了林氏的说法。林语堂还将幽默分为男式幽默和女式幽默,前者以庄子的幽默为代表:宏大、狂野和热烈;而后者以陶渊明的幽默为代表:成熟、优美、寓含诗意。(林语堂,1971;yue,2006)[论文网]

三、产生笑的机制和笑话的本质

(一)产生“笑”的机制

“笑”是如何产生的,西方大致有以下三种解释:“优越论”;“放松论”;“矛盾论”。

1.优越论

“优越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霍布斯(hobbes, 1588~1679)。霍布斯认为我们的笑产生于一种突然意识到的超过别人的优越感(hobbes,1651/1840)。其实优越论的先驱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8~348),柏拉图理解的笑主要是对一些丑陋的人或事物的嘲笑。笑者因对被嘲笑的人怀有一种优越感而发笑。(kotthoff,1996)

2.放松论

“放松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freud, 1856~1939)。弗洛伊德认为人们听到笑话之所以笑,是因为人通过后天教育和社会影响所形成的情绪和心理压抑在笑话世界里得到了释放。(freud,1905)

3.矛盾论

“矛盾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康德(kant, 1724~1804)、叔本华(schopenhauer,1788~1860)和法国的伯格森(bergson,1859~1941)。叔本华(1819/1947)认为,人类的笑产生于突然意识到的概念和实物之间的不和谐关系;康德(1790/1951)将这种意识过程描述为一种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乌有;伯格森(1900/1988)认为笑主要基于灵活与呆板之间的对立。比如,当原本灵活的人行动僵硬得似机器时,或一个人的行为若让我们想到呆板的物体时,就可能会令人发笑。

应该说,这三种理论并非互相矛盾,而是从社会、情绪和认知等不同角度阐释了“笑”的产生机理(kotthoff,1996)。其中,“矛盾论”对20世纪以来进行的认知学和语言学幽默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下一节对笑话的本质的分析中,我们也将主要从“矛盾论”的角度出发。

(二)笑话的本质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

,对幽默和笑话的研究也逐渐由最初的心理分析转到认知领域。1972年,suls提出了幽默理解的两个过程:第一,发现笑话文字或幽默图片与听者或读者的个人期待存在矛盾;第二,找到解释这一矛盾的答案。在此基础上,raskin(1985)从语言学的角度剖析了笑话的本质:

一篇文字可以称为笑话,要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1.这篇文字可以同时有两种理解。

2.这两种理解构成某种意义上的对立。

raskin引用分析的笑话例子如下②(原文见文末注释,笔者将其翻译成中文):

(2)“大夫在吗?”患支气管炎说不出话的病人(去医生家看病,站在门口)小声地问道。

“不在。”医生年轻漂亮的太太也悄悄地说,“快进屋来。”

这则笑话看起来是讲病人去医生家就诊,但是最后一句“快进屋来”影射到另一种理解,即病人原来是医生太太的情人,这两种理解同时蕴藏在这段文字中。这里的对立双方是病人和情人,涉及到和非。

根据raskin的分析,笑话中常涉及的对立有愚蠢与聪明,小气和大方,猥亵与正统等(raskin,1985: 113~114)。

四、中国笑话的特点

笔者曾对中国和德国的区域性笑话和家庭笑话③做过分析和比较。分析主要从“笑话针对的对象、所涉及的对立、理解笑话需要的背景知识、笑话里描述的场景和笑话的叙述方式”这五个方面进行。通过比较,笔者发现中文笑话有以下两个明显特点:

(一)理解中文笑话经常要用到语言知识。也就是说,中文笑话的两种对立理解常常通过特殊语言手段来实现,如同(近)音异义、同(近)形异义、一词多义等。下面试举例说明。

1.同(近)音异义

(3)我的一个外国学生刚完成毕业论文,见到我兴冲冲地说道:“老师,明天我要公开dàbiàn(大便,答辩),你一定要来噢!”

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对四声很难完全掌握,所以即便学习多年,还是会有说不准的情况。笑话里,dàbiàn (大便)与 dábiàn(答辩)发音相近,意思却相差甚远。

2.同(近)形异义

(4)我给学生布置作业,用“帮助”造句。一位很腼腆的男生写道:“在我的帮助下,我的同桌小红的肚子(胆子)越来越大了。”

“肚子”和“胆子”形似,意思却不一样,分别放在“越来越大”前面,使得整个句子有完全不同的两种解释:a.我和同桌有;b.我帮助同桌变得勇敢。

3.一词多义

(5)邻居大妈正把大蒜往塑料袋里面装时,小孙女玲玲从外面回来了,她问:“奶奶,你在干什么呀?”大妈说:“玲玲乖,奶奶在装蒜!”

“装蒜”一词根据上下文是“把大蒜装到袋子里”的意思,但通常也可理解为“装糊涂,装腔作势”。因为两种不同意思,这段笑话整段文字也有两种不同理解。

汉语里,通过语言双关构成的笑话比比皆是。对于不懂汉语的人,理解这类笑话是不可能的,即便学习过汉语,马上明白其中的歧义也并非易事。而且,这样的笑话也几乎大多不能翻译成别的语言,因为一旦行文里解释双关和歧义,笑话就失去了其幽默功能。

(二)中国笑话多用较长文字叙述,而在德国笑话中简短的问答句很常见。这与中国笑话的起源有关。前文已有提及,中国笑话本为一种文学体裁,多用散文叙述。像上述几则笑话,虽然篇幅不长,但都是叙事性描述,如同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这样更使得母语为非汉语者阅读时,需要掌握更多的语言知识方能读懂。

中国笑话的两个特点恰与性别幽默研究领域中女性幽默的特征相似(jenkins,1985;kotthoff,2006)。也难怪林语堂认为“中国幽默不是粗犷豪放的大笑,而是内心静默的理会,是嘴旁轻轻的一弯儿的微笑。”(林语堂,1924)

五、幽默与对外汉语教学

虽然中国幽默比较温婉含蓄,但仍能起到调节气氛、放松情绪的作用。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在课堂上适时插入幽默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知识。下面就内容和方法两方面提一些建议,以供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参考。

(一)课堂插入幽默语言的内容

如前面所举语言笑话的实例,汉语其实是一种容易产生幽默效果的语言,因为同音异义、同形异义、一词多义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列举一些类似的例子,以帮助学生记忆生词。如提醒不要将“妈妈”写成“女马女马”,不要将“爸爸讲的狗的故事”误作“爸爸讲的狗故事”,不要把“我长得帅”说成“我长得衰”等等。另外,也可给学生补充一些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既短小精悍,又生动有趣。补充这一类阅读文章,既能让学生学了汉语,又能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还能调节课堂气氛,可谓一举三得。比如《拔苗助长》《执竿入城》《掩耳盗铃》都是很好的例子。当然,教师有时须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改写、简化寓言故事。

(二)课堂插入幽默语言的方法

结合补充的内容,教师可采取一些适当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输入幽默的元素。比如,如果帮助学生复习动词,就可采用让一个或几个学生表演动词描述的动作,其他人来猜这个动词的方法。笔者曾经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新学短语“抢着买单”,发现不但表演者演得惟妙惟肖,猜的人也一语中的,大家一下子就很形象地记住了这个在中国餐馆里常常出现的特殊文化现象。还曾让学生分组表演《小马过河》,这个故事虽然不以幽默为重点,但学生们在开心准备的气氛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将其改写成黑色幽默,即小马按照妈妈的建议,自己尝试顺利过河后,高兴之余,不料碰到一起突发交通事故,还是送了命。

教师自己也可以“幽默一下”。笔者曾多次给学生讲述自己刚到德国的一些糗事,比如“不知道奶酪须放冰箱冷藏”,“误将刻有镂空十字图案的红烛[在德国,这是为祭奠去世的人用的蜡烛。]拿到生日聚会上”等等,学生们对这些故事既觉得有趣,同时也意识到文化差异确实存在,引发了一些思考。

当然,课堂幽默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发挥想象力,采取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

六、结语

如同喜怒哀乐等情绪表达一样,幽默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本质。认为某种文化没有幽默,是不了解该文化或不懂得表达这种文化的语言所致。反之,当人们对某种语言和文化足够熟悉时,就一定能理解这种语言的幽默。当了解了中国笑话背后所蕴含的语言和文化现象以后,就会发现中国笑话足够好笑。

我们借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结束这篇短文:“幽默是人生之一部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相当程度,必有幽默的文学出现。幽默是一种真实的、宽容的、同情的人生观。”(林语堂,1924)

注 释:

①鲁迅《从讽刺到幽默》,《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1年,第5卷,第43页。

②“is the doctor at home?”the patient asked in his

bronchi

al whisper.“no,”the doctor’s young and pretty wife whispered in reply.“come right in.”(american, 20th century,raskin 1985:32)

③区域性笑话指的是笑话针对的对象是某个地区或族群的人,如中

文笑话里的老外笑话,德文笑话里的ostfriesen笑话。家庭笑话则是针对家庭成员或其关系的笑话文字,如两种语言里都常见的父子笑话、夫妻笑话等。

参考文献:

[1]陈清俊.中国古代笑话研究[d].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85.

[2]段宝林.笑话:人间的喜剧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段宝林.二十世纪的笑话研究[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1(4).

[4]胡范畴.幽默语言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5]林语堂.关于幽默[n].北京晨报副刊,1924-05-23.

[6]林语堂.风颂集[m].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

[7]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王定天.论中国“幽默”的理论形态——兼论林语堂的“幽

默”说[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

[9]王学泰.中国人的幽默[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10]attardo,salvatore / victor raskin. script theory

revis(it)ed:joke similarity and joke representation model[j].in:hum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 1991,4(3/4):293~347.

[11]bergson,henri.das lachen. ein essay über die bedeutung

des komischen[m].aus dem franz?sischen von roswitha plancherel-walter. frankfurt am main: luchterhand literaturverlag,1900/1988.

[12]cui,peiling.deutscher und chinesischer humor[m]. online

ver?ffentlichte dissertation der universit?t bremen,2008.

[13]freud,sigmund.der witz und seine beziehung zum

unbewussten[m].gesammelte werke,6.band,5.auflage. leipzig und wien 1905. frankfurt am main:s.fischer verlag,1905/1985.

[14]hobbes,thomas.treatise of human nature[m].in: the english

works of thomas hobbes,vol. 4. london,1651/1840.

[15]jenkins,mercilee.what’s so funny? joking among women[a].

in:caskey,noelle/sue bremner/birch moonwomon (eds.):the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berkeley women and language conference[c].berkeley:berkeley women and language group,1985.

[16]kant,immanuel.kritik der urteilskraft. english:

critique of judgement[m].new york:hafner,1790/1951.

[17]kotthoff,helga.scherzkommunikation. beitr?ge aus der

empirischen gespr?chsforschung[c].opladen:westdeutscher verlag,1996.

[18]kotthoff,helga.gender and humor:the state of the art[j].

in:journal of pragmatics,2006,(38):4~25.

[19]liao,chaochih廖招治.taiwanese perception of humor:a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m].taipei:crane,2001.

[20]raskin,victor.semantic mechanisms of humour[m].

dordrecht:d. reidel,1985.

[21]schopenhauer,arthur.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englisch:the world as will and idea[m].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819/1957.

[22]suls,jerry m.a two-stage model for the appreciation of

jokes and cartoons: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analysis[a].in:goldstein,jeffrey h./paul e. mcghee (eds.). the psychology of humor.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empirical issues[c].new york and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2.

[23]yue,xiaodong岳晓东.exploration of chinese humour:

historical review,empirical findings,and critical reflections[z].paper presented at the 18th.ishs conference,copenhagen,denmark,2006

.

上一篇:地塞米松、松托品联合促宫颈成熟治疗中期妊娠... 下一篇:大学生人格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