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教学改革及思考

时间:2022-05-28 10:51:03

专业课教学改革及思考

【摘要】根据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对人才的需要及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本文针对专业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及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考虑到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简要论述了教学内容、教学改革模式、教学环境建设、并对教材选用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建议,呼应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专业课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多元化 教材内容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49-0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采煤工技术各工种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各工种专业课课程的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本文对专业课教学改革和课程教学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

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改革要与矿山生产建设实际相联系。由于传统的教学设计过分的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与学生实际情况不符。并且有些针对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就业方向来制定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使得学生不理解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也忽略了专业课课程的实用性。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课程设置情况,课程与其后续课程的内容也有些有较大的重复。这种重复教学,不仅使大量教学课时资源浪费,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对本课程的了解和学习本课程的理解。

传统的教材以及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教师的讲授、理论与实践也是分开进行的,教师的任务也仅仅局限于“授人以鱼”。不仅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无法体现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更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所以必需要对专业课教学改革提高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应用的广阔性,缩短他们进入社会适应的时间。

首先改革教材、强调知识结构完整性和实用性 。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被动接受知识,不善于发现问题,因此教师应加深学生知识逻辑架构意识,可将“知识树”纵横联系比较,以“树干”内容为主心,先分析后归纳概括;并在“树枝”内容方向拓展实例,将现实应用及其他学科知识与本课程相联。大胆舍弃科目交叉重复内容,淡化繁琐理论及推导,加重实践项目操作应用,坚持实际应用范例与理论相配合的授课方式开展一体化教学。 结合各专业特点及就业趋势,对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合理重组、优化,形成新的课程体系。以“重基础、强应用”为原则,将技能目标确定为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应用的广阔性,也可活跃思维,加深其对课程体系的认识。建立适合各类专业的操作创新型实验实训室。在建设实验室的过程中,大胆将学生吸纳进来,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操作、调试电路、认识电路及检修操作设备。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他们进入社会适应的时间。

引入新的教学思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从“传道、授业”的讲解员、指导者转变成创造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加工信息知识,探索验证理论的“解惑”者。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主动接受知识体,拓宽知识面。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创新及独立思考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采用多媒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求最佳的表达方式:黑板粉笔、电子教案、实物投影、动画课件、录像、虚拟电路。在训练指导中,要引导学生对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探究和总结,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融会贯通。使教学艺术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的交流,也体现在人与机的操作上。让传统死板的课堂气氛变得生机勃勃,使学生在快乐与新奇中享受学习知识。

总之,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成长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过程,职业技术学校在这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对职业技能与安全素质教育,也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促进培养学生创新及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在职业技能与各方面素质的提升 。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电工实验的检修工艺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09,(05).

[2]浅谈电工技术检修工艺教学改革[J].应用技术,2009,(23):113-115.

[3]电工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上一篇:试论字理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中运用的可行性及... 下一篇:道家的认识论思想与当代汉语言的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