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学习范文

时间:2023-03-16 23:08:40

专业课学习

专业课学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课;马太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21-03

专业课能够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专业课的内容也变化迅速,它是学生考研、就业面试乃至日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重要基础。在某些特殊行业,专业知识的缺失甚至会使人在工作中以付出生命作为代价。虽然专业课非常重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专业课掌握程度两极分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即使很多专业课知识与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前期基础课程的衔接并不紧密,大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仍沿袭了个人的学习惯性,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以上现象类似于心理学所说的“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1]。马太效应是有其心理危害的,它会在教育中形成自傲和自卑的对立。在教育中,马太效应会使少数学生成为“精神贵族”,而多数学生受冷落,成为“上帝遗弃之子”。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里森说:“学校是个使富者更富,穷者更穷的地方。”[2]这是马太效应在学校教育中消极作用的表现。我们应该防止其负面作用,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每个人有充分发展其能力的平等机会。

一、马太效应出现的原因

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马太效应?从教学对象上看,专业课的教学对象是大三和大四的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其身心素质较之大一、大二的学生有明显的区别。他们心智更加成熟,更加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主观能动性更强。特别是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生存环境,当代大学生更多了理性的态度[3-4]。就业竞争的激烈促使他们渴望扎实掌握后续课程,而不是曾经流传于校园中的“60分万岁”[5]。

在大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活动中,有两类因素在同时起作用,即在总体系统中有两个子系统在平行而协同地产生效应:由非智力因素组成的动力系统和智力因素组成的认知系统[6]。首先,非智力因素中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专业课学习的内部动力。专业课学习动机表现在对于专业课有选择性的积极态度上,即在相应的领域中有深刻而有效的兴趣,力求而且需要去研究它,以及对于它的强烈热情。这种倾向是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最强大的推动力量。但是,多年来很多学生却在持续地迷茫着:“(专业课)学了不知道干啥?”其次,由于专业课一直强调必须以前期专业基础课为基础,学生坚信并夸大了专业基础课的作用。在课间交流时有很多学生担心自己专业基础课成绩不优秀,因此,很难学好专业课。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以往学期基础课程掌握程度的不自信和对专业课知识渴求之间的矛盾,促使部分大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存在“两极”的趋势:一极是“奔”――为进取而奔,另一极是“混”――为文凭而混。再次,专业课教师对于考试成绩的态度问题。课程考试成绩符合正态分布,表明试卷是合理的。但是试卷平均分是多少?为什么总是有某一类题目失分严重,或者部分学生考得很差,连本门课程最基础的常识都没有掌握?虽然每年进行试卷分析时都在思考,但是此类问题却一直存在。这说明平均分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考试仅仅追求成绩分布的正态分布,那么很多学生也会以此为由,“良好可嘉,及格合理”,不会努力提高专业课的学习热情。此外,在每个班级都有一些考试中等的学生,他们处于强者和弱者的中间地带。学习时加把劲或者稍微泄气就会使他们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差距很大,他们也是马太效应消极作用的受害者。因为过好或者过差的学生易被教师关注,但是中等的学生是很容易被淡忘的人。

综上所述,马太效应在专业课的学习中会影响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授课效果。专业课知识与工作效率甚至个人生命息息相关,属于每个学生必须掌握好的课程。专业课的学习如同参加高考,及格和中等并不能满足要求;又如驾校考试,达不到90分就不能拿到驾照。因此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好专业课。不但要“患不均”,还要患“寡”。

二、防止马太效应的对策

(一)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内在潜能是很大的。但是在专业课授课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却没有被激发出来。有效的课堂教学本应更容易产生各种意见和表达行为,但在现实中学生往往在课堂上保持沉默,即“学生沉默现象”[7]。学生目标不清、动力不足、方法不对的现象大量存在。相对于基础课,专业课有包含的内容多,内容的连贯性较差,一般性的参考资料极为分散等特点。专业课与现实联系密切,虽然专业课的基础内容保持稳定,但是其鲜明的时代特性决定着随着生产的发展,其内容也不断更新。学生都希望学好专业课,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做。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迷茫甚至困惑,面对就业竞争倍感压力但不知所措。很多学生上课不专注、不思考;课后不复习,考前突击、考后就忘的现象成为学生被动学习、应试学习的写照。学而不习、学过就扔、不能由课本联想实际问题,制约着专业课的授课效果。

多数教师能够在课程伊始就对本专业的性质及其地位、未来发展趋势、学习方法及今后工作性质作一大概介绍,以鼓舞学生,增强学习热情,但是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干劲并非易事。既然学生的困惑在于“学”和“用”的关系,那么教师应特别在此方面下工夫。专业课虽然枯燥,但是每一个知识点都与实际工作息息相关,其应用的案例比比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每个人可以很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那么如果利用网络查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展示与实践应用相关的图片或者录像等,只要选材得当,一定能激发他们对专业课的浓厚兴趣。这种“课堂见习”的方法,通过媒体演示进行对实际事物和现场观察研究,即联系实际,又避免了在自然界、生产现场和社会活动场所实习时,复杂的环境和噪声对实习效果的负面影响,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授课和现场实习,学生在有准备的前提下接受专业知识,势必事半功倍。

(二)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自信心

培养自信心,首先是知识上的引导。学生都是渴望成才的,但是很多专业课都强调必须要以前期课程作为基础,那些在以往学期基础掌握不够扎实的学生,都会因次产生学习的焦虑感。因此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一定要注意本课程与前期课程的衔接。上课时不但讲述本课程内容,而且对本课程所涉及到的以往课程内容应适当地回顾。教师不但需要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内容,还应调查前期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才能让学生有信心学好这门课。

培养自信心,教师还应该注意精神上的鼓励。笔者给学生上课时,每每都要提及大学时代(96级)一位同学。该同学入学时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因此成绩很差,高等数学(下)甚至考了2分,其他很多课程也多数徘徊在及格的边缘。大三下学期,目睹学长们就业压力增加,平均分70分以下的同学很难找到好工作后,该同学开始奋发图强。每天流连于图书馆内“疯狂”学习,有疑问就请教其他成绩较好的同学。因为基础差,很多基础的东西都不会,该同学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6点宿舍开门时即整装待发,其用功程度令人震撼。后来该生考试成绩扶摇直上,甚至大四时有两门专业课成绩为优秀。说及此事,总能看到班内学生两眼发亮,双手不断握拳,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由此可见,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人生都有一个美好的展望,都渴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教师就应该努力为学生在思想上打开那扇紧闭的大门,给每一个人重新开始的勇气。

(三)不满足于正态分布,努力提高成绩的曲线峰

考试成绩分布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多样性,公认的理想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这说明试卷难度适中,区分度好,能够较全面地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8]。专业课教师在出题的时候往往会注意试卷习题的题量和难度,尽量令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9]。但是成绩的“众数”是多少却少有人注意。同一份试卷,如果两个班级的成绩都满足正态分布,那么对称轴在80分的班级成绩明显要优于对称轴在70分的班级。

2012年高考,青岛莱西一中南校2009级1班的56名考生全部过了一本线。该班高考成绩的平均分明显高于多数班级,该班教师的授课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不得不提的是该班并非尖子班,学生的基础与其他班级相比并无明显的优越性。如果该班学生高考成绩呈正态分布,那么该班成绩的“众数”应该是很高的。对于专业大学生来说,专业课的知识不熟练、不全面就不能算是合格的本专业毕业生。因为专业课涉及到很多工作中实际应用的问题,而这些是要伴随他们走上以后的工作岗位的。有的行业的专业课知识不但与实际联系紧密,而且在工作中直接涉及到人身的安全。所以专业课的授课,教师绝不能仅仅满足于成绩的正态分布,而且应注意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能掌握多少,工作时能实际应用到什么程度。

(四)兼顾教育公平,提高“灰色群体”的积极性

在教育中,课堂是教育最微观和最底层的场所。因此,课堂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是教育公平的具体实施,体现着教育公平的过程公平。课堂公平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和受教育机会,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施以适合其能力的教育,使其智力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10]。

在授课过程中,会有各种类型的学生。如果教师对好学生过于偏爱,或者对个别学生抱有过大的偏见,往往会引发这样的问题:一部分人自负自傲,孤芳自赏,而另一部分人自尊心受损,自暴自弃,上进心减弱[11]。但是还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既不是教师喜欢的“金色一族”,也不是教师讨厌的“黑色团体”。他们在班上几乎不被人注意,“没有特点”就是他们最大的特点。提出了“灰色群体”的概念,就是用来概括这些没有特点、不引人注意的学生。这些人因为没有亮色,所以在学习或生活中容易被教师遗忘。而这些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向“金色一族”或者“黑色团体”转变的,比起普通的优秀学生,他们有更广泛的进取空间。首先,灰色群体有“永不满足感”。曾几何时,在高考时他们作为学习尖子生被教师重视,在家里,众星捧月般的溺爱使他们情感娇弱如温室中般的花朵。带着家庭呵护的温暖和高中时的成就感步入大学生活,而大学宿舍生活相对的自立和学业上的不出色让他们在大学产生了挫败感。被忽视的同时心中产生了“不满足”,“泯然众人矣”的表现下其实暗含着一颗向往理想的希望进取之心。此时任课教师适当的肯定,都可能会促使他们产生一种“梦想”。如果能持续地关注他们、鼓励他们,“梦想”就会有可能变为“目标”,再变为“行动”,那就必然会取得进步。教师的表扬会使他们神采飞扬,锐意进取。只有“不满足”的激情,才会促使他们产生改变现状的“进取心”,才会激励他们去追求成功。而当一个人长期被忽略忽然寻找到进取的激情的时候,会比其他人有更大的动力和积极性。因而这些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都是不可以忽视的人。

兼顾教育公平,应该尽力能够叫出学生的名字。专业课教师如果能够叫出学生的名字,容易使学生在心理上迅速与自己亲近。孔子云,“亲其师,方可信其道”。生爱师是师爱生的必然结果。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可以转化为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频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如果能够记住学生的名字,就会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尊重。教师认识每一个学生,通过课堂和作业反馈就可以很容易地分析该生对专业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上课提问、讨论以及课间交流可以有针对性地确定相应的内容。如此一来,在专业课教师心目中,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明的不可忽视的人。当学生发现教师对他的了解和尊重,心中的惊奇也会转化成学习的动力。

当然,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几十个课时的课堂记住学生姓名困难较大。但是专业课教师往往会参与学校的师生座谈、监考等活动与学生接触,这些都是记住学生姓名的好机会。在大学里,学生听课的座位是随机的。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经常坐在一起听课的学生是比较固定的。如果记住这个小团体中的某一个学生,不难慢慢记住他周围的人。很多学生对教师抱有较低的期望,有很多学生认为教师不会认识他们,也不会像高中那样关心他们是否能够考出好成绩。但是如果教师能叫出他们的名字,点评他们某次作业的正确与否,使他们发现自己是被关注的人,那么学生对待教师和该门课程会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总的来说,马太效应是学校中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但使优生更好、差生更差,而且使多数学生丧失课程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专业课是学生研究本专业课题的基础,相关知识的缺失不但会影响工作的效率,某些特殊行业还会令人因此付出生命。那么,在专业课授课的过程中更应重视马太效应对普通学生的消极影响。教师应加强责任感,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不偏袒学生,关心被遗忘的学生,兼顾教育公平,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为他们将来顺利、平安地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耀功.教育公平视域下班级教学中的马太效应[J]. 科教导刊,2012,(3).

[2]顾利刚.从“马太效应”谈“灰色群体”的教育[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00).

[3]蒙丹,戴钢书.新中国成立以来理想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2).

[4]梁晓燕,梁栋青.大学生职业期望、应对方式和就业焦虑的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2,(3).

[5]廉永杰,陈怀平,张华伟.建国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

[6]徐世朴.试论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系统[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8,(3).

[7]康伟,王艳松.趣味教学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

[8]谷存昌,池自英.学生成绩分布规律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4).

[9]叶林,邓筱红.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尝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1).

[10]王文平.课堂公平:教育公平的底层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专业课学习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专业课 学习动机 学习热情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的持续加大,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关注越来越高,中职教育业已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众所周知,中职教育就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但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专业课学习并不感兴趣。对于学生而言,要掌握本领在社会上立脚,专业课必须学好。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呢?

一、确立目标,树立信心,增强其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本身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专业课要把动机的培养、激发,强化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不仅要从专业课的产生、前景、发展,当前在生产、科研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入手,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学习专业技术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明白他所学专业的内容。如果教学者介绍的内容与学习者的需求结合恰当,就会产生兴趣,就会对专业知识给予关注,慢慢地就养成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要辅导学生制定学习近期和远期目标,经常检查学习结果,督促其目标的完成。

学生新入学,因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加之专业课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难易程度,一部分学生一时不适应。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很好地正确引导,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作积极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因素寻找获取学习成功的突破口。要在适当时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法指导主题讲座、专业技术学术报告会。讲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新生的心理特征,讲当代学生应树立的人生目标,应具有的职业素质;讲学习信心如何树立,学习毅力怎样培养,意志品质如何形成;讲专业课的课程体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专业课的学习规律,使学生知道应该学什么,怎样学;讲专业热点问题,使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功态,使学生不仅明确从事某类职业的知识技能,具备从事某类职业的态度和行为特征,更为学生继续深造和今后转换职业打好基础

二、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热情

1.上好每一节课。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系列集团效应或首因效应。专业课教师与学生第一次接触要重视专业课的入门教学,在课程的绪论部分,要生动讲述该学科的产生、发展、应用及由此产生的影响。第一印象要激起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诱导学生探索专业课奥秘的欲望。教学中要给学生惊喜、新奇、实际之感,专业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多联系生产生活。

2.变换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特点,确定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体现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要求进行教学,这关系到专业课的教学效果。要降低教学跨度,突出双基的教学,特别是突出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把课堂教学的重点由学生记忆现成结论为主转移到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本身上来。加强实践活动,多开设些实验课,并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引导学生处理、分析实验数据,指导他们通过实验现象,把握科学规律。而且在实践的目的上要有所拓宽,不能仅仅为了证明课本上的理论和结果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应该拓展到发现课本上及课本外的理论和结果。用现代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把学生从学校课堂这个固有的领地解放出来,使学生接受更多的最新信息,使教学内容方式更加丰富多采而富有吸引力;采取问题教学模式,让教学具有针对性,简单的内容可作为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看书完成其余问题,由教师设计后大家一起参与讨论、辩论,教师对学生的解题方案作评判和指导。

3.特别注意差生的课前和课后的个别辅导。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引导他们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在教学上要分层次,分层设计课堂提问和阶段性检测试题,让他们都有展示自我、获得成功的机会。要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助于他们重新获得学习专业课的信心和勇气。

三、要处理好尊重爱护和严格要求的关系

专业课学习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 平等 赏识 情感 兴趣

中图分类号:B8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228-02

要想取得怎样的教学效果,取决于老师自己,只要老师希望向好的方向发展并且付诸行动,总能或多或少的取得进步,对那些在普通人眼中成绩差、习惯坏、态度差的中职学生来说同样适用。本人认为要提高中职学生的专业兴趣,教师应该改变态度,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这对于促进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感情、师生和谐相处

1.民主和平等的对待学生,让学生接受老师

我们是一个传统守旧的社会,师道的尊严历来受到全社会的保障,在这样的社会思潮影响下,自古以来奉行严师出高徒,老师对学生的教导是各行其道,但是大抵不外乎精神折磨、言语恐吓,更有甚者外加体罚。二十年前在高中时期的我也曾被老学究骂了“”,当时真是想找块地钻进去,无脸见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老师已经不能用这些方法对付学生了,于是乎感觉大厦将倾,不知如何是好,于是语言、行为和心理歧视应运而生,并美其名曰“因材施教”,试想一个不能平等和民主对待学生的老师,怎么会有学生信任他?只是老师一言堂、学生不能与老师交流互动的课哪里还有生机可言?当我们不是高高在上的时候,他们会从心里接受我们。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点、习惯散漫点,可是他们也是人,并且是未成年人,作为教师该把它们当人看,尊重、理解并且爱护他们都是我们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本分。可惜我们很多老师到现在还没认识这一点,更不要说兢兢业业的履行职业操守。

2.赏识学生,使他们产生心理认同感

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中职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有的很礼貌、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擅长街舞、有的文笔流畅、有的卫生习惯特好,如果我们教师能发现他(她)们的美并且在公开的场合毫不吝啬的表达出来,对于提高学生积极性、促进和谐师生关系、活跃教学气氛将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有位同学在看英语书(时逢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临近),虽然当时也希望他们上课专心听讲,但是一方面他没有违纪,而且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确实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不能在全体学生面前失去尊严和他们对我的信任,于是仍然鼓励:“哇,太努力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啊”。从此后,那位学生很认真的听我的课。另一次,在教室内书本落地,一位女生离席帮忙拾起,马上赞赏:“谢谢,这孩子,我喜欢。”到现在该生还经常和我保持联系。

3.情感互动,使学生欣赏和期待老师

一张脸和蔼可亲、笑意盈盈,看来如沐春风,不用说学生一定喜欢;另一个愁眉苦脸、苦大仇深,看上去冷若冰霜。即使你内心激情似火,学生也不会领情。教学就是要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是简单的启发和我教你学,而是教与学双方做到和谐的交流,方能教学相长。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能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也如鱼得水,双方都其乐融融、和谐共进。2008年一个春天的早晨,在我踏上教师岗位半年之际,有一天下课的时候,物流06301班一位学生说了一句话“这才叫上课”,简单的几个字让我心花怒放!

在民主、平等、赏识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读书,变“要我学 ”为“我愿学 ”。在和谐的氛围中,教师心灵也得到了升华,从而也更愿意付出。

二、齐头并进,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

中国人向来不讲究职业规划,孩子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从来鲜人问津,更不要说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了。一旦初中毕业成绩不理想,父母心如死灰的同时直接把孩子送职校。这样造成我们的中职学生一方面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另一方面长期以来被压抑着,有点破罐破摔的感觉,进入职校也没有学习的心思,反正在过去的中小学过程中也没几个人正眼瞧他。为此,作为职校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想培养学生的兴趣点难度比较大,但并不是没办法。我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中

1.教师充分备课、深入浅出。

现在的中职教师任务都很繁重,面对一群兴趣不大的同学,原本的一点激情估计也丧失殆尽,时间和精神都可能导致教师备课马虎、没吃透教材,对于自己都不熟练的东西怎么可能让这群不谙世事的孩子听明白呢?再说了现在的教材也是纸上谈兵,很多直接参照本科教材简化而来,理论居多而难度很大,真正适合中职学生的教材少之又少。其实我们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大学生完全不同,中职生需要的是动手和操作能力,不需要太多系统和理论性的知识,更何况中职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对社会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没接触过,理解力很有限,所以专业教师该认真备课,上课时务必深入浅出,将书本中的难点和重点讲透讲明白。如果教师备课不周详,那么上课的时候要么照本宣科,要么不知所云,其结果都是误人子弟,学生也就不可能对该门专业课产生任何的兴趣。

2.创设情境,寻找学生的兴趣点。

社会生活是鲜活的,远比书本枯燥的知识丰富而多彩。讲课的时候如果抛弃书本的ABCD而用活生生的实例作为素材,知识就活了,学生也就找到兴趣点了。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社会热点为例讲解书面知识,再难的知识也会通俗易懂。学生学习过程像在听故事,大家都会入迷,兴趣点也就找到了。

本人上《国际货代》这门课时,说到货运的当事人和责任时,举例“刘备成立了一国际货代公司,关羽为开货车的个体司机,张飞为生产铝合金门窗的公司老板,2012年9月1日张飞委托刘备运输铝合金往美国,刘备答应并签订合同,9月4日刘备委托关羽开车将张飞的铝合金从苏州运往上海港。问三人中委托人、人、承运人分别是谁?如果在去上海的途中关羽不慎将货物(铝合金)丢失10件,那刘备是否需要就此对张飞承担责任?”;讲到责任纠纷处理时时这样举例“蔡婷(该班班长)去胡润超市买了一瓶汽水,打开后喝了一口,感觉口味不纯,再一看,发现瓶内有异物,立即感觉恶心,事后深感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问蔡可以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让大家讨论,结果学生非常活跃,空前积极;再如讲到不可抗力时,用本周一苏州发生的1.9级地震说明发生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事件时,以目前的科技条件还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这些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因而发生不可抗力可以成为当事人免除责任的事由。

3.多实践互动、少说教。

作为专业教师,我们要注重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内容。国际货代课程里面的货运流程和单证知识,如提单、装箱单、报关单、发票、空运单填制等,适时开设实践课,让学生实际操作,教师表达能力再强,也不及学生亲自填制效果好,带学生去实训室,利用相关教学软件,进行仿真模拟训练,操作流程和单据的制作全都会了,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在嘴上。如果没有条件开设实践课,就需要多师生互动、多讨论、多做纸面练习,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互动和讨论,老师能知道学生听课情况、掌握知识情况,为今后改进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4.用现代化手段吸引学生。

专业课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实物、录像、图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以PPT、三维动画软件等形式表达出来,更受学生欢迎,因为中职生年龄小,更喜欢感性和直观的东西,通过新鲜的手段能提升学生兴趣。如国际货代课程中讲到集装箱航线和空运航空分区时,带好地图或者地球仪,七大洲、四大洋和全球行政区划,一目了然,尽收眼底;讲到集装箱的设备时,如果不能去企业参观的话带好集装箱模型,方便讲解;单证制作没有实训条件的话,可以找照片或者三维动画的方式进行理论讲解,讲完了让学生做些纸头练习,学生方能得要领;PPT、录像、视频和三维动画有色彩和动感,视觉效果大不一样,用这些辅助教学,学生能增加兴趣。创新的脚步该永不停止,这样学生时时感受到新奇,兴趣会持续下去。每天都是老套的东西,时间长了,会审美疲劳。

5.幽默和机智的语言吸引学生。

教学中巧妙地穿插一些诗词、名言、歌谣、歇后语等,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摆脱单纯用理性的说教式语言进行教学带来的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在学生心理疲劳、注意力分散或心情紧张等情况出现时,及时插入效果最佳。某天下午上课,有位女学生午睡尚未醒过来,起立之后我才发现该生趴在桌子上,说了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不知。教室冬眠足,窗外日迟迟”,借用诸葛的话引发大笑,又补充一句“暖风熏得美人醉,直把课桌做枕头”,结果全班狂笑;上商品学时讲到肥皂一节,用“看着像块糕,不能用嘴咬,洗衣和洗澡,浑身出白泡”作为导语引导大家进入新课。

我们要积极去思考、积极去尝试、积极去反省,逐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又能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这样你教授的知识方能被学生主动接受,学生又从“我愿学”变为“我要学”。

三、课余沟通、巩固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的专注力是有限的,刚开始的时候,新老师的风格、仪态、教法也许相对他来说具有新奇感,有些兴趣,时间长了之后,那些所谓的“差生”新鲜感丧失,也许又会回到以前的状态,开始出现上课不听、睡觉等等现象。为此,需要在做下面的工作:

1.加强私交,以 “情 ”促 学。

对于那些成绩不好和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要给予人格和精神鼓励,做精神的“传道士”。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的三大职责,目前主要重视授业,一部分解惑,而完全忽视了传道的功能,当教师用自身的人格深深影响学生时,他们会与老师心心相映。为此,教师要多方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不能疏忽或者遗忘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困难生。他强烈的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时,他会“舍命陪君子”。

2.评价目标多样化,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校也应改变以考试分数作为考核的唯一依据的做法,毕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操作人才,而不是考试机器。而且职校生中也许有些人上课认真、与老师和谐相处,办事让人放心,除了记忆力和考试能力较差外,处处洋溢着青春的光辉,谁说那样的学生不优秀呢?谁说他们不能成为优秀的工人和技师呢?考试分数不能完全考查学生的能力,已严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目前的状况,学生的成绩不合格率达到30%以上,在评选优秀的时候甚至面临全班无人符合条件的窘境,这样的负面评价机制否定了大多数人的努力和表现,严重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3.降低课程难度。

前面已经说过,中职教材理论性较强难度大,上课时教师应选取适合中职学生的教材和内容讲解,理论性强、实务中少见的内容可以删除,布置作业要以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在降低难度的同时,要注重知识的运用,不走死记硬背或者学术研究的路子。此外,中小学生守则规定学生应“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而我们的教师和家长理解为学生应“自己的事自己做”,以自己本科甚至研究生过来人的身份将书本知识理解为很简单,殊不知对于职校生来讲那是多么大的灾难,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美国著名教育家威廉・亚瑟・沃德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 ”。我们该微笑多一点、工作细一点、要求低一点,从情感、创新、敬业多方面培养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成长、引导学生走向成功,全面提升中职专业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华君.让兴趣“活”在学生心中[J].师道・教研.2009年第7期.

[2] 黄胜.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年第6卷第26期.

[3] 谢波.改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学习效果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1第55期.

[4] 王宏伟.多样化教法讲活政治课[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作者简介

专业课学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课学习态度;影响因素

大学生对待专业课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及未来职业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在高校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原因,端正大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态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兴趣。

一、大学生专业课学习态度

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即为态度[1]。学习态度是一种通过学习形成的、指向学习对象并影响个人对学习活动作出选择的反应准备状态,是由学生对学习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等要素组成的三位一体结构[2]。包括态度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倾向三个成分。许多学者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状况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学习态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表现学习兴趣不大、学习行为出现偏差,如平时很少去图书馆等情况。进一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专业课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并且缺乏自我管理。

二、影响大学生专业课学习态度因素

影响大学生专业课学习态度的因素有很多,问卷调查表明,其中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动机、学习兴趣以及对学习成绩等个体因素与家庭、教师、社会、教学过程等外在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起很重要的影响作用。

1.影响大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个体因素

目前很多大学生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在认知上认为上大学可以暂时休息了。另外,将大学的学习生活想象得与高中截然不同。带着这样的学习动机,会严重影响了专业课学习的态度,干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观性考试命题以及考试成绩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专业课学习态度。除此,学生的学习价值观更是深层次地影响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对专业课的认知以及未来的价值都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态度。

2.影响大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外在因素

大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外在因素的影响,如教师、学校、社会及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起最主要影响作用的是教师。专业课教师的授课类型、风格以及性别、个人成就、才能、社会影响等维度都是影响比较高的因素。学校硬件设施、学校学习风气、家庭因素、父母的期望程度等影响较小,但也起到影响作用。

除此,现代化科学技术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一些高科技的信息产品对于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网络学习中,学生们在认知程度上认为网络学习很重要,但是在行为投入上真正利用网络学习的程度偏低。人际关系好坏、自制力水平高低都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态度。也是本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拓宽的研究视角。

三、转变大学生专业课学习态度的策略

1.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课授课水平

专业课教师的授课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本身专业修养底蕴深厚,博览群书,教法新颖独特,精心设计教学,认真备课,课堂导入及讲解灵活生动,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及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2.改进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

个人学习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态度的影响十分重要,即认为有着正确的价值观念,就会导致正确的专业课学习态度。可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大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大学生的学习价值观水平较高,他们对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具有积极的认识与评价,这也支持本研究的结论。因而,专业介绍及专业教育中专业的延伸对转变学生的专业价值观念有着不可或缺的保障。

3.加强学校的教学环境、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网络因素对于大学生专业课学习态度也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李静的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网络学习整体投入情况偏低,很多大学生一般不在网络上学习,相对而言,大学生专业课学习态度受家庭因素影响较少,因为大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远远高于在家里。

事实上,很多大学的教学同中学区别不大,只是老师不再监督学生学习。就知识的传授方式来说,区别也不是很大。高校的专业课教学不再是基础知识的传送,所以,高校教师要转变授课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动力及研究能力,也是未来高校学子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前提。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多维教学模式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A35。

2014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上项目《黑龙江高校校园危机预防与干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542207。

参考文献:

[1]乐国安. 社会心理学[M]. 广州:广东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6:216-217.

专业课学习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新生;专业课;学习;不利因素;对策

中职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批学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对于职校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来说,在工作上存在了很大的难度;又由于当前严峻的升学和就业形势,导致多数人认为上中职学校没有发展前途,基础好的学生都上了高中,中职学校的生源都是被挑选后剩余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大部分学生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

对这些学生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才能实现因材施教?我们大多认为:教师必须多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找对策。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许对所学专业感兴趣,专业入门所耗时间量的多少,其非智力因素却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首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根据教学任务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职生学习障碍及其成因

1.缺乏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归因模式。

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是一种单向性的关系。成就动机强的人对学习和工作都非常积极,对事业富有冒险精神,并能全力以赴,希望成功;他们希望得到外界的公正评价,并不过份重视个人的名利;这些人能约束自己,不为周围环境所左右;他们把成败常归于自已能控制的主观因素,如个人的努力程度,他们倾向于对未来成就抱较大的希望。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或归因于自己能力低,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产生自卑感,最后厌学弃学;或归因于教师能力差,水平低,教法不当,讲得不清,板书不细;或归因于课堂纪律不好,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也有学生是因过早偏科,重文化轻专业课,从而缺乏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动机。

2.对专业课缺乏学习兴趣。

对专业的热爱和浓厚的兴趣是有效地学好专业课的先决条件。但是很多中职生却因为以下原因缺乏学习兴趣,他们可能因为学习内容增加以至感到压力太大,也有的因为缺乏恒心以正至于半途而废;也有的是因为家庭教育方法欠妥,也有的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等等。诸多种种不利因素,阻碍着学生的学习目标任务的完成。并且,这些学生惰性大,依赖性强,无学习责任,把学生当成了休闲。

3.缺乏个性,没有良好的学习心态。

所谓个性,是指人的内在性在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得以发展并开成的一个人的比较稳固的个体属性。如果在这种个体属性中,内在性的东西没有并未得到充分发展,而大多是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的成分,那么这种人便是缺乏个性的人。缺乏个性的人往往缺乏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这样的人将不会有多大的作为。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在我们现行的一些教育中,大多是以管理者或教育者的主观意志为中心的“强调性”的教育,缺少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发掘。尽管我们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学生却很少能以主体出现,教育者让你怎样你便怎样,不让你怎样你便不能怎样,否则更是坏学生。教育者很少顾及到(或是意识到)受教育者的需要。这种教育,将“人”的培养流为了“物”的培训。我们学生大部分缺乏个性,没有良好的学习心态。这种种不利因素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解决以上种种不利因素的对策

心理活动是人类活动的基础,无论哪种教育教应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教育的目标之一。专业课教学如何达到和谐,体现这一教学规律,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师要确立目标,树立起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家族、学校、社会及人体本身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专业课要把动机培养、激发、强化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专业课教学中不仅要从专业课的产生、前景、发展,当前在生产、科研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入手,还要从学生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学习专业技术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明白他所学专业的内容。

对于中职新生,刚入学,来到新环境、遇上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有好奇新鲜感,但因为专业课的不同特点、难易程度,部分新生会有不适应感。学校开学大会、班主任、专业课教师上课要很好较全面地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的目标、任务和学习方法。专业课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教授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学校相关部门要在适当的时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法指导主题讲座、专业技术学术报告会、创新启动、竞赛大会,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让我们进入科学的大门。为此,我们教师要上好第一节专业课。重视专业课的入门教学。在课程的绪论部分,我们要采用直观性、趣味性、创造性强的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地将该门课的产生、发展、应用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前景展现给新生。一边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基础、兴趣所在、非智力因素如学习意志力、习惯、品质等等,才可能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达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有条件的专业开设内容丰富的研究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专业课学习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专业课学习 影响因素 提升策略

1. 引言

专业课是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专业课程掌握的好坏对未来的继续深造或就业都有很大的影响。专业课教学是高校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是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反映。由于专业知识的发展迅速、更新迭代快,而且专业知识的范围也比较广泛,这给专业课程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加上诸多的影响因素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使得大量的专业课程学习效果不太理性。现有的研究大多从教学角度对专业课程质量进行分析,而从学生学习角度进行分析的还较少。因而,分析专业课程学习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思想观念认知的影响

经过高中阶段紧张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认为进入大学校园应该放松一下,加上大学老师不再像高中老师一样严格的要求学生书本学习,使得很多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没有了高中及先前任一阶段的重视程度,于是出现翘课、打游戏等诸多现象,从而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

2.2录取结果的影响

据调查,现实情况存在又一不可忽视的基本事实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录取结果经过录取时的调配,并非个人第一志愿,这使得学生在入学之初便对于自身所学专业在无形之中产生抵触情绪,接连导致的连锁反应将会影响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专业课程学习。

2.3职业规划的影响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于未来就业和发展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专业课程学习期间,部分学生基于对就业形势片面的了解和分析,而产生片面的认识。认为存在就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而失去目前专业课程学习兴趣,从而沉浸在自身的遐想中,情节严重者甚至会选择放弃学业。

2.4自制能力及学习习惯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娱乐软件和游戏越来越丰富。面对极富吸引力的游戏和新奇的娱乐软件工具,大学生极易因为自制能力不强而迷失自我,沉浸其中,影响课程的学习。此外,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同样是决定其专业课学习质量的又一原因,错误认识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考前阶段的"突袭"便能够通过考试,从而导致不认真听讲,作业抄袭完成等。

2.5教学时间安排和教学方式的影响

大学专业课教学时间安排较为分散,并强调自我学习,使得原本在中学阶段习惯灌输教学模式的大量学生无法接受,未能及时转换学习方法的学生不可避免的出现脱节现象。加之专业课程知识广泛、专业课程理论性强和教学时间相对较少导致的课堂教学内容量大,强度高,使得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吸收;另外,由于一些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照本宣科等使得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随着时间的累计也就逐渐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

3. 大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思考

3.1学生入学初期的思想引导

在学生入学初期,通过讲座、交流座谈等多种形式宣讲大学阶段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对一些典型学生事例进行客观分析和示教,从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例如,在新生入校时召开专业教师和新生的座谈交流会,加强新生对专业认识,以及采用报告或讲座的形式,为大一新生开设知名教授专业引导课。

3.2优秀毕业生成长足迹分享,了解专业发展前景。

优秀毕业生成长足迹的典型分享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所学专业具有的广阔发展前景,同样作为调配录取学生的成长经历能够引发其对于大学所学专业的深层思考,继而转换对于所学专业的态度,从而更积极的投入专业课程学习。

3.3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引导

需要引导和辅导学生做好正确的职业规划,重点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实际需求进行职业规划,避免学生以点代面盲目制定不切自身实际的发展规划。

3.4大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1)从总的方面来说,教学要做到言可承领

教师上课首先要让学生爱听,如此学生对于课程学习才会充满兴趣。功夫不分课堂内外,如今的学生接受信息量大,要让学生爱听,教师就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巧,知识面宽,更要有针对性地找准"知识点"与实际"热点"的"衔接点",在讲深讲透的同时,增强课题的时事性和趣味性。

(2)引用丰富的案例和采用探讨教学方式

大学生多都性格活泼、好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使作为主体主动参与到专业课程学习中,既提高系统思考能力,又能系统地掌握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时,应注意技巧。教师既要让学生畅所欲言,特别是想发言又不敢或不好意思发言的同学,要用适当的方式鼓励其说出自己的看法,还要注意倾听学生的观点,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做最后的总结。

(3)多采用视频短片或实物模拟等趣味方式

对于专业知识,由于其理论性、专业性和深奥性,很多概念晦涩难懂,使得大多专业知识教学显得呆板和枯燥,大多同学只能理解皮毛而失去学习兴趣。因而采用一些有趣的视频短片或实物教学,让学生在趣味中理解概念和原理。例如,在物联网导论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物联网的概念和特征,可以播放《苹果眼中的未来世界》短片,让学生在轻松观看中构建起物联网的概念体系;在讲授RFID技术时,可以先让学生参观实际的RFID系统和各种形式的RFID芯片,从而建立起感性的认识,再加上课堂上概念的讲解,使学生能轻松的掌握复杂的知识。

(4)改革教学考评方式

对学生的考核需要基础理论知识测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相结合,把出勤、课堂表现、小论文、读书笔记、课外实践等都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抛弃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对于老师的考评,要将学生对其的评价作为一个重要测评指标。

4. 结语

学生专业课程掌握的好坏对未来的继续深造或就业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专业课程学习质量是高校教学应抓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学生专业课的学习需要接受正确的引导减少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思想观念、录取结果、职业规划、自制能力及学习习惯、教学时间安排和教学方式等几个对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提升策略。

参考文献:

1.周建旭.关于保证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高教论坛,2008年01期

2.肖丽.学生专业课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以《工程计量与计价》专业课为例.中外企业家,2012年15期

3.王明旭,王中营,阮竞兰.提高大学生专业课学习积极性的研究.出国与就业,2012年01期

4.王静.专业课教学要有为而治.职业,2013年02期

专业课学习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高等职业教育;激发;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5-0165-02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其积极愉快地接受知识。当学生对专业课感到有兴趣时,他们才会有学习的动力[1]。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上努力的方向。

1 思想引导,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

学生在进入职校后,可能会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能力差,是考试的失败者,学习了也没有什么用。有的学生甚至可能会认为高职教育不好,读了高职后也找不到工作。错误的思想导致错误的判断,会造成一些错误的行为。因此,学校要从根本上扭转学生的思想误区,告知学生高职教育的培养方案,让学生知道他们是被社会需要的。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上,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生家长,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哪类层次人才,毕业后去向等问题都不清晰。在人才培养方案上,高职教育受到中国教育传统模式的影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普通高等院校学科本位的特点。学科本位培养模式强调专业对社会需求的广泛性,不仅注意应用还强调理论研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但这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单一类型的学科本位教育已经适应不了时展的需要,社会对高职教育提出强烈要求,不断加速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能力本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使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为学生分析职校的优点,强调专业特色和职业定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做到学习与实习相互结合,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感精神。大力宣传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技能人才需求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当学生知道自己学有所用时,将会大大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引发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当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后,学生将会对专业课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性。在此之后,课程的开篇在专业课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必须上好绪言这一课,让他们端正学习的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当学生自己认为这门课至关重要,必须认真学,才能把压力变成动力。

2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源于《论语》。以人为本在教育中体现为坚持以学生文本,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承认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教育的功能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受教育者的各种才能,因材施教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校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过去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已经使学生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产生一定的厌学心理,面对新的课程学习,学生刚开始既想学、又怕学。要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讲授难度。对于他们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求不能太高,教学中必须由浅入深,层层分解。譬如在讲授建筑面积计算时,要先从规则的形状入手,让学生先掌握计算规则并加深记忆,然后再练习稍复杂的计算。对学习基础相对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同时,提出更深、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掌握最基本的内容,做到各有所学、各有所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内容上根据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是普遍、基础的素质。要求培养具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的人才。同时,经济社会发展还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具备与其定位和功能相适应的一些独特素质,包括职业技能素质、职场应变素质、专业创新素质。因此学生无需掌握很高、很多的理论知识,理论教学内容要少而精,做到不宜太深或太浅、不宜太多或太少,这样既能合乎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提问引发思考,采用启发式教学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填鸭式”教学,在课堂中要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过程中,如果由老师全程讲述,过程可能会比较枯燥,学生不容易记住整个教学内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预先设置疑问,向学生提问,会激发学生好奇和思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寻找答案,参与教学,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定额换算中的系数换算时,自卸汽车运土,使用反铲挖掘机装车,先叫学生查找定额计价表。学生查找到相应定额后,用台班量乘相应系数时,不做提示。等到学生发现结果不正确后,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再提示学生由于机械费的变化,导致管理费和利润发生相应变化,最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学生在适应了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之后,慢慢地会习惯自己思考学习提出问题。当学生会在课堂学习之后发出疑问,他的学习兴趣将会渐渐提升。在师生共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了课堂互动,或许能够就专业上的某个方向另辟蹊径,提高创新学习能力。

4 现代化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内容方法公式都比较抽象,教学中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工程结合起来。在计算工程量清单编制的过程中,如果对各分项工程的构造不了解,可能造成对计算公式的错误套用。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使用施工现场拍摄的照片,播放施工录像,截取图片等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分项工程构造、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有更深的了解[3]。在生活中也处处有工程项目,如果以周边事物举例会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基本建设项目的划分包括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这时候可以以学校为例,整个学校的建设是一个建设项目,教学楼是一个单项工程,教学楼中的土建工程是一个单位工程,等等。

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充实自己。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继续教育,关注学科类的前沿知识动态;深入企业一线,参加工程实践,积累自己在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是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岗位技能,也就是既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又要有相应的职位岗位资格证书。

5 增加课堂实训内容,案例作业巩固教学

课堂讲授理论知识是多年来课堂教学的主打曲,但《工程计量与计价》等专业课是应用型的课程,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向要求培养的是技能型应用人才[3]。而且单纯理论讲解、缺乏实体支撑,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还不能达到教学预期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穿插课堂实训内容。我们可以在计量、计价基础知识讲授完成后,给出小型案例,让学生编制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文件。在编制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练习,避免漏项;也可以采用分组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练带讲,练讲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把知识变为能力。使学生掌握编制预算的技能,成为用人单位需要的合格预算员。

在案例作业的选取上,可以选择实际工程的图纸,使专业与实际工程的轨,真正意义上地实行“项目化”教学,让学生更加贴近专业,贴近实际工程。看到专业知识学习转化成专业实践,做到学以致用,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6 适当表扬,建立自信

职校学生普遍缺乏自信,适当地表扬可以让学生收获成功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热爱学习。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时,要适时地进行表扬。学生回答错误时,也要给予相应的鼓励。在案例作业进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展示能力和表现的机会。作业过程的艰辛,成果的获得,会让学生产生巨大的成功感,这些体验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中,及时地将学生获得的成绩,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鼓励、表扬,要做到更好;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退缩时,迷茫时,告诉学生“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给予学生鼓励,激励学生。这些语言可能在我们看来很平常,但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其建立自信。

以上就职校学生专业课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提出了对策性建议。但仅择其要者而加以论述,在高职学校的教学中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更进一步去探索、实践。总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全方位的互动合作,共同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想、兴趣、能力和就业需求、需要去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心愉快地学习和生活,才能完成教育任务,培养社会有用之才[4]。

参考文献:

[1] 马洪新.专业实践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人才培育,2009,5(6):77-78.

[2] 刘福军,成文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代鸿顺.谈提高工程造价控制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J].信息与电脑,2010,(7):119-120.

专业课学习范文第8篇

关键词:烹饪专业;学生;学习障碍;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55-02

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其构成的复杂性,使得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其中大部分学生在专业课方面的学习,就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学习障碍,那么,对这部分学生如何开展教学、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引导他们克服种种障碍,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并终成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呢?对此,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造成中职校烹饪专业课学生学习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1中职校新生烹饪专业课学习障碍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1.1学习动机与目不明确、不端正。

部分新生,特别是未参加中考进入中职校的学生,他们选择职业教育的动机往往带有无奈、随意或无所谓的思想。比如某些学生对所报专业不甚了解,在报读时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而随波逐流;有的学生出于家长的压力,不得不来"混"个文凭;亦有的学生受初中阶段基础课成绩差的影响,抱着消极的态度来对待新课程、新内容的学习。在这些情况下,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和理想根本就不作过多的考虑,那么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动机与目的自然就是模糊、迷茫的。

1.2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淡薄。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指导老师。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显著相关,学习兴趣高的学生,学习动力大,则可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多数学生却因以下原因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厚:

1.2.1缺乏了解。

中职校学生在逐渐接触《烹饪原料知识》、《中式面点制作》、《烹饪技艺》等专业课以后,渐感抽象的理论多了,操作能力要求高了。而部分学生由于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开始跟不上进度,学习中的问题越积越多,成功的体验越来越少,导致学习兴趣逐渐减弱。

1.2.2缺乏恒心。

有些学生因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顽强拼搏的毅力,一遇到困难就退缩,长此下去,就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如部分学生在刚接触到《中式面点制作》时,还较有兴趣,但随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提高、时间的不断推移,部分学生渐渐觉得辛苦,觉得很乏味,不愿意再在专业课上下功夫了。

1.2.3对专业课课程性质的认识过于简单。

在报读烹饪专业的学生中有不少学生选择了"烹饪"专业,而当问及这些学生为何选择该专业时,有很多同学竟回答是"其他专业我不想学,而这个专业听说不难学"。而一旦学习到《中式面点制作》课程时才懂得,该专业并非想象中那样易学,还有很多相关知识要学习,从而学习热情大大下降。

1.3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

这种情况的学生占多数,主要是在初中就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进入职校后依旧"我行我素"。经观察,凡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的新生,大多这些学生惰性大,依赖性强,学习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内不作笔记,或根本不知如何听课;作业不规范,做作业喜欢抄袭;平时不努力,考试前死记硬背,或想法设法作弊,整个学习过程无计划,无目标,不懂装懂,不愿向老师、同学求教,无学习责任,把学习当成休闲。

1.4缺乏良好的学习心态。

表现为学习焦虑紧张,害怕测试考核,特别是操作性强的专业课;情绪惶恐多思、抑郁沉闷,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虽然思考,但不深刻,对自己的回答信心不足;感情脆弱、意志不坚强,无法经受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学习顺利时,信心十足,但稍有不如意,就消沉自卑,容易丧失进取心和学习兴趣。

2解决中职校新生专业课学习障碍的对策

心理活动是人类活动的基础,无论哪种教育都应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关键。专业课教学如何体现这一原则,解决职高新生专业课学习障碍,经过分析,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2.1为学生确立目标、树立信心,端正其学习方向,增强其学习动机。

作为专业课要把动机的培养、激发,强化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不仅要从专业课的产生、前景和发展,当前在生产、科研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入手,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学习专业技术的必要性,以及让学生明白他所学专业的内容。如果教学者介绍的内容与学习者的需求结合恰当,就会产生兴趣,就会对专业知识给予关注,慢慢地就养成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上课时重点讲专业热点问题,使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动态,使学生不仅明确从事某类职业的知识技能、具备从事某类职业的态度和行为特征,更为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深造打好基础。如烹饪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学生讲解这方面的热点问题,不仅让新生学习兴趣浓厚,更让学生感到专业课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的应用息息相关。

2.2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兴趣这种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只有对各门功课产生了兴趣,才能形成学习习惯,把学习搞好。

吃透教材,上好每一节课。专业课教师与学生的第一次接触应重视专业课的入门教学,在课程的绪论部分,要生动讲述该学科的产生、发展、应用及其深远影响。第一印象要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导学生探索专业课奥秘的欲望。教学中要给学生惊喜、好奇、实际之感,专业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多给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看到自己自己的成功作品,多给予学生鼓励,这样也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自信心。

2.3不断根据实际变换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新生质量参差不齐,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特点,确定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并结合专业课特点,选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这关系到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突出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把课堂教学的重点由学生记忆现成结论为主转移到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本身上来。加强实践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环境,多开设操作课,并有意识地把部分演示操作改成学生实验,引导学生研究、分析操作过程,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实践而寻求到根本规律的良好学习习惯,而且在实践的目的上要有所拓宽,不能仅仅为了根据课本上的理论和范例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应该拓展到发现课本上及课本外的理论和结果。

2.4注重对基础能力水平低的学生的课前和课后的个别辅导。

专业课学习范文第9篇

医学检验教育自主设计实验人才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又称实验诊断,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课是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环节和实验操作技能是医学检验课程的核心。检验专业课上所安排的实验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们按照实验指导菜单照方实验,这些传统的经典实验可以满足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只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索的目标和方向,实验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立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此,我校检验专业实验课开设了自主设计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是在系统学习完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验课程之后,根据已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和学科的前沿知识与临床疾病的诊断密切相关而实验课中没有涉及的,结合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自主创新设计而完成的实验。自主设计实验提供了一个初步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创新思维,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综合素质的平台,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实用性的实验题目后,借助老师、互联网、图书馆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找出实验的关键所在,设计实验方案,在方案中适当的改进实验技术与方法,之后将初步拟定的实验方案交予指导老师审阅,老师就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论证,提出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后,将实验方案再次重新修改完善后进入实验的实施阶段。实验方案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的基础要求、详细的实验步骤、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预期的实验结果、老师的评审意见。实验方案经老师讨论批准后,学生按实验方案所需的材料、试剂和仪器等用品申请单,主管教学老师审批签字后,交实验带教老师购买,领取实验用品后按照实验方案开始实施实验,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小组内讨论,必要时请老师帮助解决。认真做好原始数据的记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完成实验报告。

在专业课的自主设计性实验中,我们综合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系统理论基础,利用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形态学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及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等其他医学检验专业课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遵循“科学性、自主创新性、可行性、实用性”的原则,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如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及染色体G-显带制备方法、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影响因素、烯霉毒素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新生豆芽中酶含量的测定、洗涤剂中磷含量的测定、维生素C及抗生素对血液及尿液生化物质测定的干扰、竹纤维物品抑菌作用、林蛙油对肝纤维化的影响的组化免疫,这些自主设计性实验无论是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还是在医学科学研究中都是一些基础实验,同时也贴近生活,富有意义。自主设计实验不仅激发了我们主动参与实验的热情,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融会贯通,而且通过小组内成员的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培养了团队意识,增强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自主设计性试验中,我们充分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自主设计,亲自动手,从平时被动地按照实验指导机械地完成实验操作转变为主动设计实施实验,最终得到实验结果,分享实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们将实验结果发论文形式报告并向杂志投稿,有的一个实验小组发表了4篇文章。

我们小组在自主设计性实验中,选择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及染色体G-显带制备方法”这个题目,确定了实验题目后,我们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初步拟定了实验方案,经指导老师的审阅和修改后,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这个实验主要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和形态学技术,而且所需的实验器材与试剂、仪器设备实验室都能够提供。染色体显带技术在临床中对于遗传性疾病和恶性血液病的诊断举足轻重,临床上已用于疾病的诊断、分型、治疗方案的选择,在预后判断和微小残留病灶的检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遗传学和临床血液学检验实验课中却没有安排这一实验,所以我们选择本实验来补充我们检验专业的基础技能实验。在充分完成实验准备(包括试剂的配制、器材的清洗和高压灭菌)后,分别采集小组成员的静脉血加入植物凝集素在体外培养,72h后加入秋水仙碱应用液后经离心、低渗处理、固定、Giemsa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淋巴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当小组成员在显微镜下看到自己的染色体时,兴奋、自豪和喜悦的心情无以言表。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分子生物学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与核心,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有力地推动了生命科学向前发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就是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之前的许多课程都已经接触到了染色体,但一直都停留在感性认识,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有了切身的体会:一条小小的染色体竞包含了庞大的遗传信息,控制着复杂而精细的生命活动,生命的奥秘如此神奇。在这一实验中,我们没有采用先经过淋巴细胞分离后再进行培养这一步骤,大胆创新,直接将静脉全血在体外培养以获得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考虑到淋巴细胞占外周血的比例非常少,而且分离步骤繁琐,尚需要分离液,分离效果不佳,容易丢失,最终导致实验失败。通过简化实验步骤,节约了实验成本,取得了预期的实验结果。

自主设计性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并实施自己的实验方案。通过自主设计性试验,丰富了我们专业实验课程,充分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使我们初步具备了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让每一个同学都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1]李艳,郝峰,张磊,等.优化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内容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科技信息,2012,(22):200-203.

[2]李艳,曹慧玲,郝峰,等.PBL教学在检验专业教学中的探索及应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1):68-69.

[3]赵臣,李艳,袁忠海等.浅谈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11,(24):206.

专业课学习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汽车专业课 学习兴趣 教学法

在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有相同的感受,我们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似乎学什么都没有兴趣,导致在上课时有“倒下一大片”打瞌睡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二是我们教师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上做得不够。在职业教育中,由于学生的生源素质不断下降,对职业教师在教学技巧和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们应该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不同的学科有各自的具体特点和方法,本人针对如何激发汽修专业课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作一初步探索。

一、创设情境,做好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探求真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学习兴趣又是在好奇心、求知欲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就要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做好课题的铺垫,让学生对他尚不能解决的问题产生好奇,感兴趣,让其注意力指向学习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创设一定的情境,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比用口头解说要好很多。因此,我们在汽车专业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汽车故障的情境,把枯燥、刻板的汽车构造原理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实情境中,化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让学生在欢乐、活跃的氛围中学习,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们在讲述汽车有关气体压力过大造成的影响时,可拿气球不断加气,随着加入的气体越来越多,气球越来越大,最后气球由于气压过大而破裂。又如:当我们要讲解汽车的点火系统时,可找来汽车点火系统的有关零部件,把点火线路接好,在讲课前,先做火花塞点火现象让学生观看,使学生在观察火花塞点火现象中产生兴趣和疑问及求知的欲望,老师根据这些现象,一步一步向学生阐明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何连接线路及如何维修点火系统。

二、由旧导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中,每一门课程互相联系,同一门课程的不同章节也联系紧密,从汽车的构造原理来说,也是每个系统相互联系的。如果在教学过程直接宣讲要学的新知识,有可能让学生产生“苹果太高摘不到”的心理,教师可以由旧知识及经验导出新知识、新课题的学习,这样让学生产生“我能懂”的心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在讲授汽车专业课新知识时,如果与学生旧有的知识、技能、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与活动方式有联系,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教师在教授新知识之前,尽可能使学生回忆旧有经验并注意诱发一连串疑问。例如:我们在讲汽车电子点火系统时,可与传统点火系统对比;讲电子燃油喷射系统时,可与化油器的供油系统对比,在讲述自动变速器结构和原理时可与手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原理相比。

三、结合实际,应用实例,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汽车修理专业涉及的知识是非常广泛的,如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去先讲解理论,然后再进行实验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技能,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而中等职业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弱,学生很难听好课,记不牢。因此,可采用实例分析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觉得原来高深的理论知识和日常生活这么密切,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所谓实例分析教学法,是以“实例分析”为载体,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即在教师在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的需要,采用典型汽车修理实例进行分析,把教学目标要求的一些理论知识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融入到实例中去,通过分析实例,教会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例如:以“汽车被水浸,发动机缸体进水后的维修”此实例作为载体,引出与发动机相关的各系统构造及工作原理和处理发动机进水后维修的相应技能,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见,通过“汽车被水浸,发动机缸体进水后的维修”这样在生活中常见的故障实例进行分析教学后,学生能把汽车发动机各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及发动机的拆卸、发动机的总装、发动机的各系统的清洗等专业理论和技能掌握到。这样打破传统的按顺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动手实操,理论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现象的认识,没有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职业类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而汽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技综合体,它既含有配合精密的机械机构、液压控制机构,还有复杂的电子技术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底盘系统、电器装置、及其它附属机构等,并且装配在汽车上的零部件有成千上万。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先讲理论,再到实验室去做实验,往往收效不大。学生由于缺乏对汽车零部件的感性认识,教师在讲授汽车相关理论知识的时候,会令学生由于理解不了或听不懂而产生畏难的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讲新课时,结合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可先让学生在实验室动手去拆装汽车的零部件或总成,让学生对汽车的零部件产生感性认识,同时在动手过程中产生疑问,有些复杂点的甚至装不上去,或装上去了但使用不了等等问题的产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找出他们缺乏的知识和“还不能够处理”的情境。这时,教师就可针对学生的存在问题给予一一解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又轻松又快。

五、感受成功,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我们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特别是实操课中,可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一些实际操作任务,检验学生学习成效,让学生在检验自己的过程中,有自我成就感,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们在完成对汽车化油器结构原理及修理调整相关的知识教学后,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让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对安装在发动机上带故障的化油器进行调整维修,让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强化学习兴趣。另外,可利用学校办的汽修厂或可成立汽车修理兴趣小组,在教师或实验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一些实际故障汽车进行维修,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功感,这样可大大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基础医学课范文 下一篇:精品资源共享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