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让学生爱上语文

时间:2022-05-28 05:51:17

趣味教学,让学生爱上语文

一、教师趣味性的语言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剂

以低年级教学为例: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是我们应达到的总目标。所以我们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学生对汉字都真正地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恰当发挥趣味语言这一剂的作用,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情境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生动有趣、扣人心弦的教学情境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启学生学习的闸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科学的创设形象、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就可以让学生轻松地在情境氛围中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般可以创设以下几种教学情境:

创设活动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故事情境;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时,就可以创设旅游的情境,因为本单元主要介绍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可以让学生以担当导游的形式来开展,看谁是最佳导游。学生为了能担起责任,都会把课文预习好,搜集相关资料。这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营造了融洽、和谐、适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舒适的教学情境中自由地徜徉。

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真实的体验,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效率提高。所以在课堂上要尽量多地创设情境,善于“抛锚”,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三、课堂作业趣味性能够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提升语文作业趣味性,是增强语文学习效果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教师布置作业要尽可能让我们的语文作业内容更生动有趣些,让我们的学生爱上作业,爱上语文,满怀兴趣地把语文学好、用好。因此,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要使学生一看到作业就有想去实现的“冲动”。例如我们学了几篇有关描写秋天的课文后,就可以布置“我眼中的秋天”这一作业,让学生在浓浓的兴趣中拓展了“秋”的知识,体验了“秋”的魅力,激发了对“秋”的喜爱之情,同时学生的欣赏、想象等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不如对其有兴趣的接受得快。所以趣味教学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作者单位 河北省高阳县建新小学)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中求异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试论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