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点与手术治疗的体会

时间:2022-05-28 11:33:40

新生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点与手术治疗的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急腹症的X线影像特点以及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新生儿急腹症患儿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例,采用非手术法进行治疗(保守疗法),而观察组6例,则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5例,好转1例,无效0例,死亡0例,总有效率为100.00%,而对照组治愈0例,好转2例,无效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40.00%,可见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急腹症;新生儿;影像特点;手术治疗;疗效

急腹症主要是指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了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的症状和体征为主,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急性腹痛。其中,新生儿急腹症的发病率较高,其泛指需要紧急处理的各类腹部疾病,包括了炎症、梗阻、穿孔以及出血等病理变化[1]。其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腹胀、呕吐、腹壁皮肤水肿发红,本病的病程极其凶险,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过去常采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但是疗效不佳。因而手术治疗成了其主要的治疗方法[2-3]。本文通过对新生儿急腹症的X线影像特点以及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探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新生儿急腹症患儿11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经检查均确诊为急腹症。其中,观察组6例,男性占3例,女性占3例,日龄介于2-18d不等,平均日龄(6.8±2.2)d,发病时间介于4h-78h,住院时间5-25d,平均住院日(12.8±3.1)d;而对照组5例,男性占3例,女性占2例,日龄介于4-19d不等,平均日龄(6.9±2.3)d,发病时间介于3h-71h,住院时间7-27d,平均住院日(13.2±3.3)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的5例患儿采用非手术法进行治疗(保守疗法),而观察组的6例患儿则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11例新生儿急腹症的X线影像特点,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

1.3疗效评价本次研究对两种治疗方法的评价分为四个等级:治愈,治疗后,新生患儿的急腹症症状完全消失,无全身反应;好转,治疗后,新生患儿的急腹症症状基本消失,偶见全身反应;无效,治疗后,新生患儿的急腹症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并且全身反应明显;死亡,治疗后,新生患儿急腹症恶化致死。(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新生儿急腹症X线影像特点11例新生患儿各种急腹症的分类以及其X线影像检查特点如下表1。

表1新生儿急腹症分类及X线影像特点

分类胃肠穿孔隔疝胎粪性腹膜炎肠闭锁闭锁

例数/%4/36.361/9.092/18.181/9.093/27.27

X线影像特点可见横贯全腹腔的巨大液平面胸腔可见充气肠管呈“蜂窝状”改变可见巨大液平面以及有“钙化斑”的改变左右上腹出现“双气泡”或“三气泡”等现象患儿生后1天,倒立位可见气于直肠盲端

2.2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可见,观察组治愈5例,好转1例,无效0例,死亡0例,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治愈0例,好转2例,无效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40%,可见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生儿急腹症的X线影像各有其特点,其主要还是以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最为常见。胎儿期发生的腹腔内脏畸形或者腹腔感染等均可以引发本病,但因为新生儿各种器官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与成人具有较大的差别,因而急腹症的发生症状和体征也有所差异。国内外研究表明,某些X线影像只能在新生儿处看到,而成人却无这一现象。比如胎粪性腹膜炎、肠闭锁以及闭锁等等。正是因为新生儿急腹症的X线影像具有其特殊性,从而有利于其诊断鉴别。也有文献报道,即使新生儿和成人患同一种急腹症,其两者也有一定的鉴别特点。如胃肠穿孔,新生儿往往可发现腹腔内有横贯全腹的巨大液平面,而成人却没有这一现象。因此说,新生儿的各种急腹症的X线影像均具有其特殊性,这对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新生儿相对于成人,各种器官功能均非常低下(如防御和代偿机能等),因而一旦发生了急腹症,后果不堪设想。严重者可致新生儿死亡。本文对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发现新生儿急腹症手术治疗的效果远优于保守治疗[4]。因此,对于本病来说,一经诊断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并且要选择时间短、损伤小的术式。同时在手术治疗时,室温要25-28摄氏度,并在新生儿辐射台上进行手术,术后需要注意使用广谱抗菌素来控制感染,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患儿的健康及其功能的恢复[5-6]。

综上所述,尽管新生儿急腹症的病情凶险,发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但是只要做到根据各种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及其X线影像的特殊性作出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其疗效还是非常显著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吕忠船,郭吉田,胡金晨,荆鹏程.急腹症患者急诊腹腔镜检查与治疗―附364例报告[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03):34.

[2]杨铁成.17例新生儿急腹症的影像特点与手术治疗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1996,5(1):34-35.

[3]赵颖,王秋英.11例新生儿急腹症影像特点与手术治疗的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下):225.

[4]史明春.辐射台在新生儿开腹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1(8):118.

[5]时爱华,杨铁成.新生儿急腹症的诊治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2(2):12-18.

[6]杨华.小儿急腹症的临床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313(8),113-125.

上一篇: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初探 下一篇:现代汉语“取得”类双宾语结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