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星座流行心理的调查分析

时间:2022-05-28 07:43:38

大学生星座流行心理的调查分析

摘 要:采用大学生星座流行心理问卷,随机选取42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星座文化运用了巴纳姆效应、感染、暗示、从众等多种心理效应。(2)星座文化自身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自我认知、人际交往、信念系统等心理需要;(3)大众传媒以及情境因素是促使星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外部因素;(4)星座流行中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加迷恋星座。

关键词:自我认知;问卷调查;巴纳姆效应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3)10-97 -03

一、问题提出

星座文化起源于星相学,20世纪在西方出现,随后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大众流行现象[1]。西方心理学家对星相学的人格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科学检验,没有得到预期的研究结果[2]。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星座也成为我国年轻人追捧的热门时尚,在大学生群体中相当流行。我国学者把与星座文化相关的星座预测列为我国大学生五类迷信心理之一。不少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出生日期,进行星座归类,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预测未来的工作、爱情等诸方面的发展趋势,获取未来发展的忠告类建议。“星座流行”不仅在网络上有充分的体现,在大学生的日常交流中,尤其是寝室内部的“卧谈会”,星座成为一个重要话题。

针对大学生中的星座流行现象,从高校管理实践出发,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大学生中星座流行的现状,对大学生星座流行的内因和外因进行分析,以揭示大学生星座流行现象的心理机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某师范学院大一至大四的学生520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22份,有效回收率81.15%。其中男生184名,占43.60%,女生238名,占56.40%;文科学生232名,占54.98%,理科学生190名,占45.02%;被试年龄处于17-23岁之间。

(二)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为自编的大学生星座流行心理问卷,包括大学生对星座的了解程度(4题)、接触星座的途径和频率(2题)、星座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4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途径(3题)、大学生对星座的态度(3题)五个方面。

(三)数据统计及处理

使用SPSS13.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非参数检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星座在大学生中影响范围广,但程度并不深

有关“是否知道自己的星座”,80.6%的人回答知道,7.1%的人回答不知道,12.3%的人回答不是很清楚,总体来看星座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范围很广。有关“初次接触星座的时间”,57.3%的人选择“初中”,25.6%的人选择“高中”, 13.7%的人选择小学,可见大学生接触星座的时间比较早。但是,当问到“对星座的了解程度”时,46%的人知道自己的星座对应的主要性格特征,30%的人只知道自己的星座,而对星座各方面知识都比较了解的人只占2.8%,可见星座在大学生中的影响程度并不深。当问到“通常关注星座的频率”时,44.5%的人选择“很少”,42.7%的人选择“有时”,而选择“总是”的人只占到0.9%,这说明了大学生群体痴迷星座的程度并不深。

从情绪及状态、交友、择业三个方面考察星座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在情绪及状态方面,55.9%的人表示完全没有影响,37.4%的人选择轻度影响,而选择极度影响的人只占到1.4%;在交友方面,66.8%的人选择完全没有影响,26.1%的人选择轻度影响,而选择极度影响的人只占0.9%;在择业方面,46.9%的人选择完全没有影响,42.7%的人选择轻度影响,而选择极度影响的人只占到0.5%。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星座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并不深。

(二)大学生对星座的态度较理性,以娱乐为主

调查显示,81.2%的被试对于星座的态度“只是为了娱乐、消遣”。让被试者从0%~100%中选出两个百分数来评价其对星座的相信程度和科学程度,大学生的相信程度众数集中在0.10,平均数为0.2489,大学生认为星座的科学程度众数集中在0.10,平均数为0.1981。这表明大学生对待星座文化的态度是理性的。

(三)大学生关注星座的途径集中于大众传媒和人际交往

关注星座的途径,42.7%的学生选择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等),42.3%的学生选择报纸杂志,37.6%的人选择朋友聊天,20.2%的人选择专门关于星座的书籍小册子。星座文化主要借助大众传媒传递给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循环感染,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中。

(四)大学生自我认知的途径多样化,其价值观呈现多元化

当问及“一般关注星座的哪些内容”时,排在第一位的是性格,接下来依次是爱情、运势、职业、财富、健康,表明大学生希望通过星座认识自我。调查也发现大学生自我认知的途径中,心理测验和老师、长辈的评价这两个选项排在最前面,但是仍有少部分大学生通过生肖属性、血型、面相手相、生辰八字、塔罗等途径来了解自我。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调查,依次为崇尚民主和自由、认为金钱和利益最重要、不确定、相信星座命运、信仰宗教和其他,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五)对星座的了解程度及关注星座的频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独立性卡方检验的结果(见表1)表明男女生在对星座的了解程度上和对星座的关注频率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加迷恋星座。而性别、文理科与其他题目之间的独立性检验结果并不显著。

表1 “性别”“文理科”与问卷各个题目做独立性检验所得卡方值表

注:*p

(六)对星座的相信程度以及认为星座的科学程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曼·惠特尼U检验的结果表明在对星座的相信程度以及认为星座的科学程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文理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Scheidt提出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相信超自然的力量[3]。Sosis的研究也发现女性比男性更相信星相学,而且更多地参与与此有关的活动(比如查看相关书籍等),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多星相学方面的知识。相对于男生,女生更加理想化并追求浪漫,受暗示性强,尤其那些不够自信的女性试图通过星座来掌控自我的生活。

表2 性别、文理科对星座相信程度及科学程度的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表

四、讨论

(一)大学生星座流行现象产生的内部原因

1、大学生自我认知的需要

周舟等研究表明自我认知、自我认同的不成熟是造成青少年星座流行现象的主要原因[4]。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大学生处在发展自我同一性的阶段,关注对自我心理层面的了解。在大多数的星座网站中,只要找到自己的出生日期就可以直接快速地找到所对应的星座的主要性格特征以及气质、能力等,满足了大学生自我认知的需要。

Waterman等对大学生自我认同发展进行追踪,结果发现许多大学生在度过四年大学生活之后,仍然处于认同危机状态[5]。自我认同尚未完成的大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希望外界能够给他们提供确定性的东西,而星座文化中的各种解释和预测则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大学生根据星座建立相应的角色期待,通过角色扮演塑造自我。

2、大学生信念系统的需要

现实社会中,钱权至上的观念对主流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多元思想碰撞、良莠不齐,大学生受此影响,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星座的宿命论成为大学生构建信念系统的一种选择。

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

青年期正处于人际性自我发展阶段,人际交往是这一阶段自我的发源地,青年既寻求人际联结,又不想为人际关系所左右。星座文化为寝室内部及寝室之间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往谈论题材。同时,星座文化赋予不同星座的刻板印象也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了解变得简单、程式化,而在交往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的感染、模仿、从众等群体心理又进一步推动了星座的流行。

(二)大学生星座流行现象产生的外部助推因素

1、大众传媒的影响

星座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一方面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大众传媒的宣传和引导强化了星座的功能。星座文化借助大众传媒,在网络、报纸杂志,书籍上广泛开设星座板块,使星座文化更容易被大学生接触、接受。同时,大众传媒采用时尚的元素对星座有关的内容进行包装,对喜欢新奇的大学生更有吸引力。

2、不确定性情境以及压力情境

人们总是努力地解释、预测和控制自己周围的环境,而缺乏控制感却会导致人们产生无助感以及一些消极的心理和生理反应[6]。在不确定性情境和压力情境下,采取迷信方法可提高对情境的控制感。Keinan等研究发现压力情境对大学生迷信心理有重要的影响[7]。面临爱情困惑时,通过星座可预测两个人关系是否长久或预测适合自己的未来的伴侣所具有的特征。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业和就业的压力,星座中所显示的“运程、运势”,可帮助应对压力情境。星座预测为个体提供了心理安慰和“合理”解释。

3、星座文化本身具有的特征

首先,“星座文化”有一定的天文学渊源和理性基础。其次,星相学相比传统命理学重心理、个性分析,更易受到大学生的偏好。此外,网站、报刊杂志上对各个星座性格、气质的描述运用了“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并对此深信不疑。

五、结论

大学生对待星座的态度是理性的,更多是娱乐、个人喜好。星座流行的内因主要是大学生自我认知等心理需要,星座文化的特征、大众传媒、群体心理以及情境因素是其外因。在高校管理实践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等科学途径满足大学生自我认知等需要,同时开设讲座、主题讨论等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星座文化态度。

参考文献:

[1]张君.”星座迷恋”文化现象探析[J].广西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276-277.

[2]朱彤.20世纪对西方占星术的科学检验[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8(21):21-24.

[3] Wiseman R.Watt C.. Measuring superstitious belief:why lucky charms matters [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4,(37):1533-1541. (下转第67页)(上接第98页)

[4]周舟.星座文化下青少年的心理观[J].青年探索,2004,(02):39-41.

[5] Fitzpatrick,Jr O.D,et al.Belief in the paranonnal: does identity development during the college years make a difference? An initial investigation [J].The Journal of Parapsychology,1994,(58):315-329.

[6] Case T.I,Cairns D .R., et al. Coping with uncertainty: Superstitions Strategies and Secondary Control[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4, 34(4):848-871.

[7] Keinan G.The effects of stress and desire for control on superstitious behavior[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2,(28):102-108.

作者简介:

侯德娟,女,河南南阳人,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学;

张琳,女,安徽宿州人,安庆市第六中学、学士,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学。

上一篇:论民营企业高资产负债率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下一篇:资产证券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