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谱系

时间:2022-05-28 07:14:04

“影子银行”谱系

8月,民间借贷市场处于风暴眼之中。

先是江苏泗洪疯狂的高利贷案件被曝光;再是8月初,温州巨邦鞋业老板王和霞失踪、闽北担保链崩溃、福建建阳刘斌案爆发;8月中旬,南京的高利贷者人间蒸发,一家银行的支行财务经理也相继失踪。8月14日,浙江丰华木业有限公司老板封庆华被警方押回衢州。就在一周前,他因上亿元高利贷无法归还而潜逃至江苏丹阳。

8月底,温州传出48亿高利贷资金链断裂,当地公安机关已经立案调查。

随着高利贷案件的不断曝光,一条传销式的多层次金字塔式高利贷集资链条被呈现出来,将民间资金与众多担保公司、典当行以及其他非银金融机构,联结成一个游离于传统监管体系之外的“地下金融体系”,也有人形象地将之称为“影子银行”。

野村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称,2010年中国“影子银行”放款规模达到8.5万亿元,为银行贷款总量的18%。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以外的融资规模占到整个社会融资规模的46.3%,所谓的地下钱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其他非银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进入2011年,为调控通胀预期,央行逐步收紧市场流动性。银根收紧后,企业融资从原来的银行体系大幅转向民间借贷市场,担保公司、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成倍增长。

与此同时,银行间的资金也存在流向民间借贷市场的现象。不仅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甚至连治理结构甚严的上市公司,也进行民间借贷业务。这些大型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的一个简单操作链条,就是从银行搬运贷款资金,再到民间放贷,从中赚取丰厚息差。

有研究人员认为,伴随着非银金融机构的大发展,来自“影子银行”的大量资金,扰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而且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潮,这个游离在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体系,可能引发一场前景难测的金融危机。

不过,也有意见认为,应该理性地看待“影子银行”,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民间借贷更多时候是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子银行”提供的资金是我国以银行为本的金融体系的有益的补充。

8月20日至21日,国务院副总理王歧山在甘肃省考察时表示,“当前要严打非法金融活动,重点是社会非法集资和市场金融传销,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目前,银监会已开始严格监管银行机构的业务规范,对银信业务以及票据融资业务从严控制。但对银行之外的资金,监管之手至今尚无力触及。如何制定整体性的监管政策框架和法律,将“影子银行”纳入监管体系,彻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当前亟需应对的考验。

上一篇:读者鉴 第19期 下一篇:中国“影子银行”的特点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