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氛围

时间:2022-05-28 07:06:42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氛围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兴趣激发出来, 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气氛

0 引言

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五方面的探究:

1 宽松课堂的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师生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师生之间有了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在于此,语文课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同一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千差万别、异彩纷呈,这就是创造力的表现,也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意培养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往往能产生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活力。

2 赞扬优秀的欣赏激趣法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清代学者颜元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讲的就是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课堂上老师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点头,微微一笑。有了赞赏,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学习效果好。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也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3 倾听心声的表达激趣法

老师要从“话语霸权”,扼杀了学生的天性的辛勤园丁和抹杀学生个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变成一个倾听者多倾听学生的发言。让学生多讲,学生讲老师听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二是通过“听”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三是通过学生讲可以锻炼学生,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学生为了说几乎都会认真阅读文章,仔细体会文章内容,新课程要求“自主学习和协调学习”的教育观,由知识传授向学生终生发展延伸,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而这种学生讲老师听的教学,正是授之与渔的有效途径。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做主角,极大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使学生状态保持活跃和热烈,使语文课堂呈现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4 自我认识的评学激趣法

不论是何种作业形式,过量的作业或罚抄、罚写,只会使学生不堪重负,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反感和厌学情绪,最终使得课堂生态被破坏,教学环境被人为地恶化。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最高裁定权,忽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方法使得学生的自觉意识得到高度强化,内在的进取热情已得到激发,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权交还给他们,激发其活跃的主体意识,感受班集体内平等、和谐、信赖的自由氛围。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诸如抄写默写背诵等客观作业交给学生自检互评,学生在评改时既能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也感受到当一回老师的快乐,还把知识又复习了一遍,真可谓一举三得。作文的评改也可以将本次作文评分标准板书在黑板上,先由学生独立评改一篇作文,要求有勾画有旁批有总评有分数并有签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补充,目的是多学习他人的作文写法及评法。最后由各组推荐出一两篇优秀作文或评文,师生一起复评,选出最佳作文或评文。这样不仅让教师从繁重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以往死气沉沉的作文评讲课变得活力四射。

5 教师精讲的魅力激趣法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有魅力的教师。自然大方亲切随和的教态、时尚端庄搭配得当的衣着、龙飞凤舞刚柔相济的书法、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诵、委婉动听相得益彰的轻唱,这一切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特点,都会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对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带人美妙的文学殿堂,最重要的还得用语文的真正学识去感染和熏陶学生,教师满腹经纶、才气横溢、宏论滔滔、妙语连珠、精点略评、字字珠玑自然让学生如饮甘醇,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辞约意丰的简明性、和谐悦耳的音乐性、严密准确的逻辑性、教师用这种语言描景状物、述说人事、说明特征、品味诗文、剖析事理等定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仅要对典范的名篇佳作记忆成诵,而且应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真功夫能常教常新,给学生以艺术熏陶与美的享受,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从教材的字里行间发现各种静态美、动态美、形态美、色泽美、韵律美,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教材横生的情趣。教师匠心独运的板书设计也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尊重和信任学生,要赞赏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摈弃以往把语文课堂变成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施舍知识的场所,摈弃家长制、霸道者的教风,要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有了足够的兴趣,才能喜欢语文,语文教学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上一篇:培养自学能力 奏响语文新课改主旋律 下一篇:浅谈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