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蒙古策克口岸金融服务情况的调查

时间:2022-05-28 05:41:18

关于内蒙古策克口岸金融服务情况的调查

内蒙古阿拉善盟策克口岸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阿拉善盟乃至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贸易通道,对促进中蒙经贸发展和加强各领域的合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深入了解口岸金融服务情况,笔者对此开展了调查。

一、策克口岸贸易发展基本情况

策克口岸位于中蒙边界572号界碑附近,距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76公里,对外辐射蒙古国南戈壁、巴音洪格尔、戈壁阿尔泰、前杭盖五个矿产资源较为富集的省区,是内蒙古西部及陕、甘、宁、青四省区共有的陆路口岸,1992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季节性口岸,2009年1月实现了双边性常年开放。截至2010年底,策克口岸过货总量 866万吨,其中原煤861万吨;进出口贸易额 42093万美元,其中原煤39159 万美元;出入境车辆 22万辆次;出入境人员 28万人次。进口商品主要是原煤,出口商品主要有摩托车、汽配、电力等。

二、策克口岸贸易金融服务情况

由于策克口岸2009年前长期实行季节性开关,各金融机构在口岸没有设立正式的服务网点。2001年额旗农业银行在口岸设立临时代办点,办理代保管及现金存取款业务,其后工商银行、农村信用社也均尝试在口岸设立服务站,但运行一段时间后相继撤消了服务站。原因有:一是业务量小、服务成本高。策克口岸过货量的99%以上为原煤,其他货物量季节性强,且小额贸易闭关期间口岸区人流、资金流均大幅减少,对金融业务的需求量也很小,设置网点的服务成本过高。二是存在安全隐患。在口岸区设立金融服务网点,要从70余公里外的达镇地区调运现钞,口岸季节性开关期间,流动人口多,成份复杂,各行设在口岸区的服务网点设施简陋,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策克口岸发展速度较快,短短几年内有多家企业落户口岸从事原煤进口业务,而且原煤运输全部为公路运输,所以各企业都聘用了大量司机,蒙方每天也有一定数量司机入境。原煤入境后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公路运输流通到用煤企业,大量内地司机滞留口岸,这就使口岸地区的人员迅速增加,与之相适应的餐饮、住宿、修理等相关服务业也迅速发展起来。2011年,额旗农村信用社在口岸设立了一个营业网点,并在3月份开始试营业,目前除贷款以外,在旗政府所在地农信社能办理的业务在口岸网点均可办理。口岸金融网点的设立填补了口岸金融服务的空白,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必将推动策克口岸的整体发展。

三、策克口岸贸易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缺位

除额旗农村信用社2011年3月,在口岸设立一个营业网点外,其它金融机构没有网点在此提供服务。随着口岸贸易日趋繁荣,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和从事口岸小额贸易的第三产业、个体工商户迫切需要银行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金融机构的缺位已严重制约了口岸贸易的快速发展。

(二)支付结算业务开展滞后,相应的金融服务功能缺失

由于中蒙双方金融部门没有开展双边金融合作,口岸双边金融部门没有建立账户结算往来关系,国际结算渠道不畅,资金不能直接汇划。策克口岸的贸易形式有易货贸易和合资合作两种形式,结算方式主要有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两种方式。策克口岸开关初期主要以小额易货贸易为主,随着口岸贸易的逐步繁荣,小额贸易中现金交易逐步取代了易货贸易,现在策克口岸小额贸易全部以人民币现金方式进行结算。转账结算的主要是煤炭采集与运输的大企业。这些企业在额旗工商银行开立账户的,资金从工商银行额济纳旗支行汇入二连浩特工商银行,然后通过二连浩特工商银行汇入蒙古国银行进行结算;在农业银行开户的要通过自治区分行统一结算。

(三)金融机构缺乏对现金活动流的信息监测

策克口岸通过多年发展,口岸经贸往来日趋活跃,但中蒙边境双方的金融机构仍未达成行协议,边贸结算和边民交易仍采取现金结算方式,边贸结算方式单一,直接导致口岸地区的现金流通量增大。由于人民币现金结算在中蒙边贸结算中占比大,其他国家货币结算渠道不畅通,蒙币汇率不稳定,海关的查处不严,所以私自携带人民币出境的现象较普遍。非正常的现金流入流出,大量现金体外循环,使金融机构对现金存款的来源、用途、流向无法进行监控,易造成当地现金流通秩序的混乱,给当地现金管理和反洗钱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四、改进金融服务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两国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层面的交流

一是加强政府高层间的互访,推进经贸合作,搭建企业合作平台。二是相关部门针对两国现汇贸易逐渐增加的现状,积极磋商,建立和完善适合两国贸易需要的结算制度,为发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贸易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定期举办各种贸易洽谈会和学术交流会,促进两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交流。

(二)立足实际、把握节奏,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围绕口岸建设进程,各金融机构要立足实际、把握节奏、突出重点、积极行动,完善机构网点设置,加快推进金融相关服务配套建设。积极向上级行及地方政府、财政、税务等部门反映情况,积极争取出台有利于引进金融机构的金融、税收、高管待遇等各项优惠政策,吸引银行业机构在口岸设立机构和服务网点,不断完善口岸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为口岸建设提供更大的金融支持。

(三)加快人民币区域化结算进程

应在对边境口岸两地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合作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的基础上,加强两地金融合作。在口岸建立两国金融机构间人民币账户往来结算关系,加速双边行试点及推广进程,尽早在口岸区建起功能完备的金融服务网点,满足口岸客商的兑换、提现、汇兑及使用银行卡等金融服务需求,为双方边贸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的人民币跨境流动监测预警体系

一是建立外汇管理部门、外汇指定银行、境外投资企业、商务、工商、海关等政府相关部门的定期联系协调机制。二是构架完备的人民币跨境流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建议政府部门开发多部门联网的境外投资管理信息系统,设置科学、合理的监测指标,全面评估境外投资企业经营状况,准确把握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提高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监测效率。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阿拉善盟中心支行)

上一篇: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下一篇:审美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品牌:品牌风格与品牌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