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微机组装教学平台的总体设计

时间:2022-05-28 04:45:59

基于网络的微机组装教学平台的总体设计

摘要:该文对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平台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微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的具体情况,对网络课堂的可行性,网络课堂的构建进行了论述。该网络课堂动态页面采用的是ASP技术,连接的是ACCESS数据库,完成后的网络课堂用于辅助《微机组装与维护》的教育教学,具有实用性。

关键词:网络教学;微机组装与维护;网络课堂;网页制作;ASP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3-9207-02

网络教育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用数字化技术传递教学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 这种教学平台的一部分被称作网络课堂,网络课堂是实施网络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此模块实现实时和非实时的网上交流。教师可以实现课程添加、修改,将课件上传等功能,而学生可以浏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课件等内容,也可以下载这些资料,观看优秀教师教学录像,通过此平台学生可以自主预复习,把传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方便灵活。

1 可行性与需求分析

这种网络课堂,可以结合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把教材中的知识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创造出了一个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于这种基于网络的教学很有兴趣,在这种网络课堂中,可以解决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师生联系、交作业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辅助日常教学。

在网页技术上,JSP技术运行平台比较广泛,PHP技术运用比较灵活,Asp技术相比较而言更为简单,一般来说,一个小型的网站用ASP+ACCESS就足够了。所以,根据所要制作的网络课堂的规模、适用性等因素,运行在XP系统下的以ASP+ACCESS结合的动态网页制作技术更为简便可行。

由于本网络课堂是一个较为小型的网络系统,所耗费的资源非常的小,学校的电脑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能够满足条件,因此,本网络课堂在学校电脑上的运行是可行的。

我院的《微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是为普及计算机知识并提高应用水平而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且十分必要的计算机基础课,属于大班教学,一个老师所教的学生大概有一百名左右。作为《微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的老师,面对这么多的学生,很难对其面面俱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平台是十分必要的,在辅助教学平台的网络课堂中,教师可以把与学科相关的课件等资料放在网页中,并在用于师生互动交流的留言板中对学生的疑问给予解答,这样学生在家或宿舍就可以通过访问网络课堂的网页来获取这些资料及解答。

为了解决学生的需求,一个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平台是必要的,在辅助教学平台的网络课堂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

在网络教学环境中,学生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资源须围绕学生学习来进行优化配置,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网络课堂的使用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用户(就是指学生),一类是拥有后台管理权限的管理用户(主要指教师),两种用户的访问权限不同。

普通用户,可以访问除与后台管理相关的其它网页,在网上可以下载课件、观看视频、上交作业、查看通知公告、阅读扩展知识、还可以在动画演示操作过程中更进一步地理解课上内容,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还能在留言板上提出问题。

管理用户除了拥有普通用户的所有功能权限外,还有添加修改或删除通知公告的权限,下载管理学生上交的作业的权限,管理回复学生留言的权限。

2 总体结构的设计

2.1 建设理念及风格

网站的建设要尽量精简;主页的作用好比一本书的封面,是为了吸引用户浏览你的网址内容。因此,主页的设计要简单醒目,令人一目了然。主页上最好有醒目的图像、新颖的画面、美观的字款,使其别具特色,令人过目不忘。

本网络课堂的文字为简体中文,颜色主要以蓝色为主。使整个页面显得清爽、专业,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为浏览者提供一个深远、广博、平静的空间。外部页面的背景使用photoshop制作的带有斜条纹的图片,图片颜色为偏淡的蓝色,这样给人一种有些宁静淡然的感觉,不至于太过死板,网页总体给人朴素、简洁的感觉。

2.2 网站的开发环境及使用技术

操作系统:Windows XP专业版

服务器平台:IIS 6.0

开发语言:html、asp

数据库:Access 2003

使用软件: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

IIS是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nternet信息服务器)的缩写,它是微软公司主推的服务器,是一种随Windows NT Server一起提供的文件和应用程序服务器,与Windows NT Server完全集成在一起,因而用户能够利用Windows NT Server和NTFS(NT File System,NT的文件系统)内置的安全特性,建立强大,灵活而安全的Internet站点。它的一个重要特性是支持ASP。IIS 3.0版本以后引入了ASP,可以很容易的动态内容和开发基于Web的应用程序。

2.3 网站的主要功能模块

1)课程简介:使学生对于《微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有个相关的了解,其中包括课程简介、教学日历、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验大纲这五块内容;

2)通知公告:老师在此修改或删除通知,学生通过浏览该网页获取通知;

3)学习园地: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地方,其中包括课程学习、课件下载、相关视频、扩展知识、动画演示等部分;

4)作业上传:学生在此上传作业,老师可选择下载或删除,并对下载后的课件进行审阅;

5)在线留言:学生有疑问在此留言,老师会定期查看留言,并给出相应回复,解答学生疑问。

前台功能设计如图2,后台功能设计如图3。

2.4 网站系统结构

整个系统采用多层结构,从系统层次上看,包括资源层(数据层)、资源管理(数据访问)和应用逻辑层、表示层(用户界面层)。从功能上看,整个网络课堂包含课程简介模块、通知公告模块、学习园地模块(课件的选择下载、相关视频的观看、动画原理的演示)、作业上传模块、在线留言模块。系统结构可用图4表示。

系统的资源包括教学资源(含课件、视频等)、用户资源和其它资源(如数据库等)。对于资源的管理包括资源的存放、组织和使用,其中资源的存放和组织是资源层本身要解决的问题。资源存放和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和使用的方便问题。资源的使用主要由数据访问层及应用逻辑层解决。

数据访问层可以通过访问数据库来使用相关的资源,包括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访问和访问权限控制等。数据访问层包括了网络教学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如通知公告模块,作业上传模块、在线留言模块等。应用逻辑层按照用户的逻辑将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及其相关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它协调各功能模块,使之按照用户的需要组合起来,以应用平台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有效的服务。

表示层主要实现整个网络课堂系统的用户界面,它通常采用Web页面的方式,给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美观、实用的人机接口,如网络课堂的首页。

3 数据库的相关设计

Microsoft Office Access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的桌面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它结合了 Microsoft Jet Database Engine 和图形用户界面两项特点。在网站的站点文件夹中,建立了一个名为database.mdb的数据库,用于储存《微机组装与维护》网络课堂的所有数据信息。由于在该网络课堂中,不是只有通知公告这个模块用到数据库,还有作业上传、在线留言的模块也需要用到数据库,为此在database.mdb这个数据库建立了多个表,以满足其它模块的需要,user表用于登陆验证;Newsdata表记录下教师所添加的记录集内容,并随着教师的相关管理操作进行相应修改;zuoye表起始时为空,当学生上传作业后,记录下学生的作业上传信息,教师则可根据文件路径filepath下载学生作业。liuyanban表起始为空,当学生或老师发表留言后,数据库记录下留言信息,并随着教师的相关管理操作进行相应修改,更新数据库。

4 结论

这种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平台,交互性较强,这就需要部分师生改变传统教学思想。要把教和学统一起来,把学生看作独立的个体,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不断构建师生交流的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认识、了解。基于网络的辅助教育平台下的网络课堂教学是信息时代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它可以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宽更广的学习环境。随着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将使日常教学真正达到因材施教。在网络课堂的学习中,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主动参与下完成的,这样的教学能够整合各个学科内在的知识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形成了长久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胡崧.网页色彩与板式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2] 温国锋,孙膺、郝军启,等.网页设计三剑客.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苟平章.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研究与实现.[J].教育信息化:学术版,2006(2).

[4] 孙盛军,安月国,车志刚.关于网络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8(11).

[5] 陈小波.互动式网络课堂的建立――新闻评论教学模式.[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

上一篇:浅谈下一代网络技术和发展前景 下一篇:透视Pointpower教学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