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风险管理理念下高校内部控制问题

时间:2022-05-28 04:15:24

浅谈基于风险管理理念下高校内部控制问题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度也在不断的提高。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教育事业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有了跨越性的发展。尤其是高等学校,无论是从办学规模上还是教学质量等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与此同时,高校在资金、内部资产等方面也同时面临着风险危机。本文就是基于在风险管理理念的视角下,来谈高校的内部控制问题,力求控制好高校内部风险,保护高校内部的各项资产安全、完整,从而维持一个良好的内部秩序。

关键词:风险管理;高校;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01

一、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关系

(一)高校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这一概念的最初制定是为企业管理所服务的。而后又扩展到其他的许多领域中,运用于其他的领域。内部控制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一个组织为了更好的维持企业内部良好的秩序、达到内部管理的既定目标,从而在企业内部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管理,来保护企业内部资产及资金等安全完整。而高校的内部控制即在高校内部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管理,保护高校内部资产及资金,化解资产风险。内部控制的阶段也分为三个,通常是事前、事中、事后。同时还要注意,进行高校内部控制一定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从企业整体布局出发,具有整体性和发展性。

(二)风险管理的内涵

风险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风险进行管理。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即在一个组织内部,将组织所存在的风险以及组织可能存在的隐性风险降到最低甚至将其消除的一个动态过程。在风险管理中,包括对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估、风险的规避等等。而对高校的风险管理即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等对高校内部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将高校中所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的一个过程。高校内部进行风险管理有利于保护企业的资产,使企业内部资产处于安全的状态,从而使高校保持健康良好的秩序。

(三)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两者是密切相联的,二者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首先,二者执行的主体是一致的,客体也是相同的。高校进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主体都是高校的管理者。他们负责对高校内部经济活动、经济支出收入等进行管理与控制,从而保证学校内部的经济往来业务正常。这些管理者具体包括学校的高层领导者、学校专门的行政人员、学校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等。客体都是学校内部的经济业务。其次,无论是高校的内部控制还是风险管理,都是指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他们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的灵活多变的过程。再次,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执行时所遵循的某些原则是相同的。例如:法律法规、高校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等等。

二、基于风险管理理念下分析高校内部控制现存的问题

(一)部分管理者风险管理理念淡薄,对风险的认识与防范还有所欠缺

企业开创的目的是为了盈利,所以企业在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等方面也做的相对要完善很多。而高校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开设的,而且高校内部主导的是教学工作,所以相对于企业来讲,高校内部的各项风险管理机制以及内部控制措施要相对落后很多。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管理者的风险管理理念淡薄,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到位。高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也会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风险,如果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就会在风险来临时无法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风险或将风险降到最低。这样不仅会使高校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而且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也会严重的阻碍高校的发展。所以,提高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理念的认识势在必行。

(二)多数高校都缺乏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一个良好的高校内部控制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就会容易引发高校内部的控制风险。虽然国家早已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但是这些都是专门为企业颁布的,对于高校的内部控制并不是十分的吻合。所以从目前来看,高校还缺乏一个良好地内部控制环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在构架结构上是校园系,学校作为一个整体,由学校自己来进行管理。这样的“独揽大权”就会容易造成风险。因为学校自己进行内部管理,而国家对其的监管也不足,这样以来,就会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另外,在人员管理方面,也远远不如企业做的更加到位。包括从员工的招聘引进、培训晋升等各项工作都还比较落后,多数高校采取的都是以前传统的人才管理方法,这样是非常容易造成风险的。因为这会容易造成员工工作积极性缺失、干劲不足、想跳槽等现象的发生。

三、改善高校内部控制现存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对管理者的教育与培训,增强其对风险管理的全面认识

在上述中我们已经提到了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理念认识的重要性。如果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的意识缺失,就容易导致风险的发生。所以,要想加强内部控制,控制风险,就要加强对高校管理者的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只有让他们对其有一个全面的、充分的认识,他们才能在工作中真正的重视起这个问题,做好高校的内部控制,将风险降到最低。高校可以专门让管理者去企业内部学习,同时也可以定期请外部的专业培训师到高校对管理者进行培训。

(二)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要想做好高校的内部控制,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就要建立起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控制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严格化。在上述中我们已经分析了目前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缺失的表现。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高校并没有建立起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制度的约束,就会造成种种问题的出现。因此,要想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就要先建立区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样才能让人们有章可循。只建立制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建立制度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其的监督管理,这样才能督促人们更好的去遵守规章制度。所以,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与加强对其的监督管理是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赵帅.高等学校内部控制问题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13.

[2]何文兵.浅谈高校组织层面内部控制的构建和完善[J].教育财会研究,2014.

[3]樊珂.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3.

上一篇:城镇化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再思考 下一篇:关于提升铁路班组管理水平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