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轨改革的博弈分析

时间:2022-09-01 04:26:07

并轨改革的博弈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是基于2015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并轨改革决定方案的基础上,分析政府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之间的博弈。本文得出政府如需使改革顺利进行下去则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因改革带来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阻力。

关键词:并轨改革;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01

一、养老保险并轨改革势在必行

在我国,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国内的相关学者也一直致力于研究改革的必要性,并轨改革的阻力和相关的探讨。郑秉文(2015)指出机关事业单位并轨改革是必然的,而且较之前还有三个不同的改革环境:一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变缓,财政收入减少,压力加大。二是劳动力流动速度逐渐加快。三是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赡养率提高将加重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所以养老金并轨是大势所趋。[1]徐梅,黄雯(2014)基于公平性的视角研究认为。“由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度的碎片化设计,养老保险的再分配效应只局限于企业职工,养老金远远不能起到保障作用,并轨改革可以增加养老保险的覆盖群体,因此能够增加养老保险基金。”[2]

二、并轨改革的博弈分析

养老保险并轨改革是政府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之间的一个博弈的过程。政府希望能够通过改革来增加社会群众的公平感,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养老金支付压力等。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作为一个被改革的对象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主要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同时考虑改革对自身既得利益的损失。

为简化分析博弈过程,先提出以下假设条件:

假设1:改革的主体是政府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他们都是理性经济人都有着各自的利益最大化目标。

假设2:政府面对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一个目标和行动都一致的利益群体。在养老保险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往往采取先保证整个大群体的“利益”,在对个别群体进行相关“补偿”的措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假设3:参与者具有完全信息,对每个参与者所采取的战略及各类战略组合下给自己和对方所带来的结果都充分认识,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既是养老保险的拟定者也是养老保险的利益者。

假设4:一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接受改革,不参加养老保险,那么政府就要承担国家机关组织正常运行管理的压力、巨大的财政压力和强烈的社会舆论压力。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政府的策略是选择补偿或者不补偿,以此来达到并轨改革的顺利进行。机关事业单位职员的策略是选择妥协或抵制。是以我们可以建立政府与工作人员的混合策略矩阵模型,如下表1。

在以上模型中,假设用A表示用补偿的模式得到的收益,B表示工作人员妥协得到的收益。C表示政府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执行成本,F代表政府不补偿与工作人员抵制的冲突成本,并假设政府补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执行成本和冲突成本为零。b代表政府不补偿下预期的额外收益,b1表示工作人员选择抵制时的额外收益,b2代表政府不补偿的情况下工作人员的收益损失。

当政府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一次静态博弈下,分析政府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为选择及原因,得到以下几点:

(1)若A+b-F>A,政府不补偿的收益大于政府补偿的收益,此时政府不补偿的政策是政府的占优策略。当政府占优策略下,工作人员的行为选择则要考虑B-b2和B+b1-F的大小。当B-b2〉B+b1-F时,工作人员会选择妥协。当B+b1-F〉B-b2时,工作人员会选择抵制,他们认为这样会增加政府的执行成本,希望政府能妥协。

(2)若B+b1-F〉B,则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抵制的行为则是他们的占优策略。在这一情况下,政府则要考虑A-C与B+b1-F的大小是否要进行补偿政策,因为并轨改革大幅度的损害到工作人员的利益,导致工作人员不能接受这一改革,这样当A-C〉A+b-F,政府选择在政策下补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降低执行成本。

(3)若A>A-C>A+b-F,政府的行为选择则要依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行为选择。当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择抵制的时候,政府选择补偿政策是最佳策略;当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择不抵制的时候,政府的最佳策略则是不补偿。

(4)若B〉B+b1-F〉B-b2,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行为选择需要依据政府的行为选择。当政府选择不补偿的时候,工作人员的最佳策略是抵制改革政策,其纳什均衡是(A+b-F,B+b1-F);当政府的策略是补偿的时候,工作人员选择顺从,其纳什均衡是(A,B)。

(5)若B+b1-F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政府想要较为顺利的实行并轨改革就要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较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用缴纳任何养老费用,改革后要缴纳工资比例的12%的情况下,政府可以考虑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的工资水平等措施用以缓解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的负担。

三、结束语

笔者在分析不同群体的博弈中,更让人清晰地了解养老保险并轨改革下,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利益牵扯和相互博弈,为我国后续更好的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相关可参考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郑秉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改革:从“碎片化”到“大一统”[J].中国人口科学,2015(01):2-14.

[2]徐梅,黄雯,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评价――基于公平性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09):61-65.

[3]张艳纯,曹张志,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博弈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10):144-146.

上一篇:探索补充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积极路径 下一篇:事业单位怎样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绩效考核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