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控制

时间:2022-05-28 01:15:40

浅谈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建筑行业的进步也有效的提高了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深基坑支护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就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展开分析与研究,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深基坑技术目前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一)支护方法种类多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方法类型比较多。按照基坑支护方式,深基坑支护有悬臂式支护结构、混合式支护结构、重力式挡土结构等;根据深基坑的支护型式,支护结构主要有支挡型和加固型。支挡型支护结包括桩排支挡结构、土钉支护结构以及地下连续墙等,加固型支护结构有水泥搅拌加固结构等。这样支护方式给实际建筑基坑工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对于不同种类的深基坑建筑工程来讲,需要根据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和建筑自身的建筑特点来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支护方式,当然有需要的话可以结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支护方式进行支护,进一步保证建筑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二)深基坑施工特点

深基坑施工的特点决定了深基坑施工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首先,施工时技术手段要先进可靠,确保基坑受力可靠以及支护的保护作用完全体现;其次,大型高层建筑通常都建在城市中心,周围建筑物繁多复杂,地下市政管线众多,所以施工必须充分保证不能影响周围相邻的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不能破坏周围的地下管线等。再次,基坑开挖期间,地下水控制也属于基坑支护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合理运用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形式控制地下水。保证基础施工安全。最后,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选取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实现工程最优化。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主要是由支护体所保障。所以深支护体系的设计、施工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工程整体的安全可靠。

(三)基坑建设的特殊性

我国各地地质条件的不同,要求基坑能适应不同的地质环境,这使得我国的深基坑支护具有十多种的的形式,具有多样性。用地的紧张使得我们的工程建设越来越高,这使得基坑的挖掘不得不在宽度上和长度上有所增加,这对我们工程建设的支撑系统带来了考验。在一些不是很硬的土层上开挖基坑,会引起地表的位移和沉降,对地表建筑和地下管线造成威胁。最后,工程的同步建设,使得各个工程的建设都面临着相互的制约和影响。

二、建筑工程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一)土钉墙施工技术(如图1.)

1.适用范围

土钉墙支护工艺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的非软土场地,地下水位以上或经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后的人工填土、粘性土且深度不大于12m的基坑支护或边坡加固,当土钉墙与有限放坡、预应力锚杆联合使用时,深度可适度增加。

2.材料要求

(1)土钉:土钉钢筋宜采用Ⅱ、Ⅲ级,直径宜为16~32mm,并有出厂合格证和现场复试的试验报告。

(2)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面层厚度不宜小于80mm。

(3)注浆材料:宜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

3.主要机具设备

(1)成孔机具设备:冲击钻机、洛阳铲等;在易塌孔的土体钻孔时宜采用套管成孔或挤压成孔设备。

(2)注浆机具设备:注浆泵、灰浆搅拌机等。

(3)混凝土喷射机具:混凝土喷射机、空压机等。

4.作业条件

(1)土钉施工前应清楚施工场地的土层分布和各土层的物理力学特性。

(2)进行场地平整,拆迁施工区域内的报废建(构)筑物和挖除地面以下3m内的障碍物,保证水源、电源畅通。在施工区域内已设置临时设施,修建施工便道及排水沟,各种施工机具巳运到现场,并安装维修试运转正常。

(3)已进行施工放线,土钉孔位置、倾角已确定;各种备料已到场并经复验合格。

(4)已采取降排水措施排除地表水、地下水,满足施工作业条件。

5.施工工艺

土钉墙支护工艺流程如下:

开挖工作面修整边坡并埋设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标志喷射第一层混凝土钻孔安设土钉、注浆、安设连接件绑扎钢筋网喷射第二层混凝土设置坡顶、坡面和坡脚的排水系统

6.施工要点

(1)在钻孔过程中,应认真控制钻进参数,合理掌握钻进速度,防止埋钻、卡钻、塌孔、掉块、涌砂和缩径等各种通病的出现,一旦发生孔内事故,应尽快进行处理。

(2)钻机拔出钻杆后要及时安置土钉,并随即进行注浆作业。

(3)土钉安设应按设计要求,正确组装,认真安插,确保安设质量。

(4)注浆应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水泥浆、水泥砂浆配合比,做到搅拌均匀,并使注浆设备和管路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5)施工中应对土钉位置,钻孔直径、深度及角度,土钉插入长度,注浆配比、压力及注浆量,喷射混凝土厚度及强度等进行检查。

(6)每段支护体施工完后,应检查坡顶或坡面位移,坡顶沉降及周围环境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图1.

(二)排桩支护的施工技术

在实际的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挖掘基坑时,排桩支护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用来保护基坑的措施。一般情况下,就是在基坑的四周安置排桩,以便于稳定基坑,并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而排桩的方式依据在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可以分为:内撑式的支护结构、悬臂式的支护结构、拉锚式的支护结构以及锚杆式的支护结构。其中,锚杆式的支护结构主要是采用钢筋水泥以及土壤的粘结来进行排桩的挡土,以便于稳定土层的钻孔。一般而言,它的承压力极强,适应性极高,不容易变形,所耗费用也特别低,主要被用于对不容易支撑的大型的基坑或者是土质比较松的基坑进行排桩支护。

(三)地下的连续墙的施工技术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地下的连续墙就是运用各种挖槽的机械,并结合水泥浆的护壁效果,在地下挖掘出一条深而窄的沟,并浇筑上合适的材料从而形成一条能够防渗、承重能力强的地下的连续墙体。而在此程中,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不仅仅是只作为防身防水的维护墙,而更主要的是被用作代替基桩,使其可以承担更大的负重。而实际中在实施此项技术时,应该非常的注意墙体的问题。

(四)咬合桩支护

咬合桩是相邻混凝土排桩间部份圆周相嵌,并于后序次相间施工的桩内署入钢筋笼,使之形成具有良好防渗作用的整体连续防水、挡土围护结构。

咬合桩是在桩与桩之间形成相互咬合排列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桩的排列方式为一条不配筋并采用超缓凝素混凝土桩 (A桩)和一条钢筋混凝土桩(B桩)(采用全套管钻机施工)间隔布置。施工时,先施工A桩,后施工B桩,在A桩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B桩的施工。A桩、B桩均采用全套管钻机施工,切割掉相邻A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从而实现咬合。

(五)桩锚支护

桩锚支护体系其主要特点是采用锚杆取代基坑支护内支撑,给支护排桩提供锚拉力,以减小支护排桩的位移与内力,并将基坑的变形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桩锚支护体系主要由护坡桩,土层锚杆,围檩和锁口梁4部分组成,在基坑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支护桩后还有防渗堵漏的水泥土墙等,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开挖前沿基坑周边打一圈竖直的桩,用桩来阻挡土的坍塌。为防止开挖时桩倒塌,用水平方向的锚杆来拉住桩,锚杆也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的桩。

三、有效控制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

在施工的过程控制中,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及时的解决。严格的依照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在工程的开工前,需要施工人员熟悉当地的施工环境、施工设计的标准以及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在具体的施工中确保施工设计适应施工的现场的情况,施工单位不得随意的更改设计方案,如果设计方案需要变更,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在审核通过之后才可以变更。基坑支护施工单位需要和挖土单位进行密切的配合,依照分层分段开挖和分层分段支护的原则进行施工。在深基坑的施工中,对于施工的顺序和施工的工艺要严格的依照设计的要求进行,严格的遵守“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面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在具体的施工中尽量的减少土体的扰动。而且需要缩短开挖卸荷载后基坑的暴露时间,需要合理的进行基坑的开挖,对称和均匀开挖,并且充分的考虑土体开挖过程中移位的可能。在深基坑的开挖中,防止出现对支护结构的碰撞、扰动基地原土的情况。在施工中出现异常的情况需要停工,及时的查找原因,并且采取补救措施。在深基坑开挖完工后,需要建设单位组织勘查、质检和监理,严禁基坑的长时间的暴露。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在城市之中的建筑物的规模和范围也在不断增加,综上所述,根据对我国现代化房屋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中的技术控制要点进行细致的研究,从实际角度出发,深入的论述了其核心点和关键点,旨在不断促进现代化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更好的提升房屋建设的施工水准,为我国新时期的建设项目稳步向前发展奠定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尹光明.城市隧道临近建筑物超深基坑支护理论与安全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

[2]孙丽锋.深基坑支护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3.

[3]董慧.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重点与方法的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

[4]秦勇,魏瑞兵.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160-161.

[5]张庆海.浅析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245.

[6]宋玉峰.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3:275.

上一篇:浅谈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施工技术 下一篇:论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