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的导入方法

时间:2022-05-27 10:38:30

浅谈小学英语课的导入方法

经过几年的英语教学,我自己对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我对学生、课堂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些个人的感受,尤其是在英语课堂导入方面。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如何能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便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让活泼好动的学生尽快融入到英语教学的课堂气氛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课堂导入技巧,通过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

一、复习过渡,导入新课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以较低层次的知识掌握为前提才能保证与此相联系较高层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若是同类知识,要提升到新的台阶更需要原有的知识作铺垫。尤其是英语学习,更重要的是积累,提高语言的复观率,注意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以复习、提问、表演上节课学过的对话等开始,向学生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要点。这样导入,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大大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难度,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生“What’s this?It’s a…”一课时,可以利用图片先用已学的句型“This is a …”复习以前学过的单词,如book,pen,bag,dog,cat,bird,car,bus,bike等。通过出示图片、玩具和实物,请几组学生依次用This is a …句型进行复习。然后自问自答引出What’s this?It’s a …句型。在学生基本掌握What’s this?It’s a…句型这一结构后在引出单词panda和tiger。

二、谈话导入

谈话导入法是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范围最广、应用最普遍、操作最简便的一种导入法。通常情况下,新课之前,英语教师都会围绕一个或多个话题,与学生进行“Freetalk”。通过一番“Freetalk”,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带着丰富的热情进入新课。我认为师生间的谈话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自然而流畅地导入了新课内容。

三、直观导入

利用图片、声音和实物等进行直观导入,可以让学生对语言学习有直接和清晰的感受,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从而降低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导入包括以下几种:

1、视觉导入

小学生活泼好动,形象思维较强。当老师呈现一些直观的事物及其英语表达时,学生会对这些表达方式产生新奇感,并从中体会英语和母语的异同,充分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进而调动其学习的内在。视觉导入法可以细分为实物导入、绘画导入和肢体导入等方式。

(1)实物导入:直接用实物作为导入的媒介。

(2)绘画导入:包括简笔画导入和图片导入。如:(简画circle——pig)这一导入过程注重启发、比较和联想。通过与原有知识的对比,学生能直观、清晰地分辨出,从而逐步形成归纳所学知识的能力及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英语故事时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插图,猜测故事的大意,还可以围绕故事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导根据学生自己从图片中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3)肢体导入:可以准确地表达实物和图片不易表现的内容,如果恰当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如:表示动作的单词)。

2、借助歌曲发挥听觉作用导入

利用歌曲或音乐来导入新课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导入方法,即能让学生做好上英语课的心理准备,又能让学生从呆板、紧张和单调的学习环境解脱出来,有助于学生巩固和记忆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四、利用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导入

为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学习英语,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可用猜谜、顺口溜、捉迷藏、小哑剧、找朋友,藏东西等游戏活动导课,但要注意游戏的设计一定要新颖,并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

全身反应法TPR是常用的游戏方式,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培养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的有效手段,通常用在课前复习和导入环节中。(Touch your nose; Simon says)

猜谜游戏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得出结论,提高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衣服、物品的颜色、地方、动作、脚印是什么动物)一个难度适当且极具趣味性的猜谜游戏,可以引起广泛的参与和深度的思考。活动的设置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调整。

五、生活情境导入

创设一种与所学语言相关的生活场景,会将学生很快带进听课状态,学生会对教师所设语言环境进行猜想,同时也尝试着置身,于情境中,进而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模拟真实情境,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情境,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缩短进入语境和在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同时调动兴趣。

如:在上 “Can I help you? How much is…? It’s …yuan. It’s too expensive…”一课时,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参加拍卖会的衣物,并在小纸条上写出价格作为标签贴在衣服上。把教室布置成服装超市,挂满衣服,创设情境。然后对学生说:“This is a clothes supermarket. Which one do you like best? What do you want?”这时学生兴趣高涨,跃跃欲试,在下面纷纷讨论:I like the blue dress./I want the red T-shirt…这时,教师就很自然地走到一学生跟前,引出新授句子:Can I help you? 同时引导学生回答:Yes.并引导学生问:How much is that dress? 教师根据衣服上的标签回答:It’s 50 yuan.有了真实情境的烘托,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学习了知识训练了技能。

虽然导入环节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也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起始环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导入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特点以及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可行的导入方法,巧妙运用新课导入艺术,提高课堂效率,相信英语成绩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上一篇:中学英语趣味教学法探究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