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时间:2022-05-27 06:47:29

地震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摘 要:5.12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数众多的幸存者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创伤,面对灾区灾民出现的心理障碍,如何安抚其情绪及进行心理矫治,成为心理工作者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 灾后重建 心理危机干预

一、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

心理危机干预,简称为危机干预,近几十年 来在西方取得很大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在简单的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殊的心理技术的领域。概括来说,危机干预指的是给处于危机中的个人或家庭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的一种技术,通过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和恢复其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发展到今天,危机干预己经成为一个既包括应急性反应又包括长期预防在内的综合性概念。做好灾区人民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不但应是国家的一项安民政策,更是心理学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应该关注和为之努力的任务,做好地震灾区人民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意义重大。

1、灾后心理干预是人道关怀的具体体现

四川汶川地震灾难发生后所造成的心理危机,不但危害大,而且涉及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每一个见证地震灾害的人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心理干预不能及时跟上,一些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就可能会出现急性应激反应,即面临应激情境或遭遇应激事件出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和行为的改变。如果在一个月内还未恢复,就会转变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慢性),而创伤后应激障碍不是短期就能治愈的,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影响几年、几十年,甚至伴随其一生。唐山大地震震后二十年,一批心理卫生工作者对当年的受灾人员进行心理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人当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称为“急性应激障碍”),有些人至今还没有完全摆脱地震所造成的心理阴影(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一个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的老人现在几乎不敢面对雷雨天气,地震在他的心理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疤。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死者生命终止的声音其实是生者听到的,生者的不幸最需要关照,我们需要通过心理干预这种人道关怀来抚慰不幸的生者。

2、灾后心理干预是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

震后第二天,《中国青年报》和新浪教育考试频道联合推出了一项“如何看待地震带来的心理创伤”的调查,截止到5月15日下午3点,有86.94%的网上参与者认为,此次地震肯定会对幸存者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88.24%的参与者认为,相关部门有必要对灾难幸存者进行心理干预;86.83%的参与者认为,心理上的创伤比身体上的创伤对人的危害更大。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因而社会的和谐与社会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谐有着密切关系,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和谐的社会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向心力,不和谐的社会心理带给社会的是离心力。所谓“哀莫大于心死”。经历一场特大灾难刺激后,心理素质再强的人,都会留下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如果不进行心理引导,他们就会沉浸在伤感中无法自拔,这将间接导致社会上忧郁、自杀倾向的心理疾病患者增多,对全民心理健康很不利。及时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干预,能够体现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努力做好受灾群体的心理抚慰和精神救援工作,能够促使民众朝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能够促进受灾群众的心理和谐,维护好人民的利益,能够增强受灾地区的发展活力,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建立

为受难者和失去亲人的家属及目击者进行心理救灾,为伤痛的心灵点亮明灯,已成为灾后精神重建的一个重要内容。心理救援和物质救助在重大灾难后的同时到位,是公共救援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它有利于将灾后的长期损失降到最低。对灾难的心理救助工作,不仅指灾后的现场干预,还包括广泛的培训、媒体宣传与研究等项工作。为此,建议完善心理救援机制,改变重大灾害事故救援只重“身伤”忽视“心伤”的传统模式。

1、确立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的理念并构建相应的机制,重视心理干预方面的立法和运作机制,在救助保障体系当中,应该把心理救助整合其中。进行心理干预方面的立法,从法律上确定心理干预的必要性。加快完善和落实灾后精神卫生救援预案,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干预的中国城市版本”和“开展心理干预的农村版本”这两种不同的“心理干预”救灾方式,建立地方性的“灾后心理干预行动”的救灾体系,从组织、人员、经费和措施上提供保证,并提供积极治疗,降低灾后精神疾病患病率。

2、建一支适合我国的心理干预救援的队伍。培养建立一批既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又有制订计划、现场干预能力的骨干,最终建立一支国家级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心理干预工作服务形式相对个体化,做心理干预的人,应该至少具备以下条件: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面对真实的灾难场景、血腥环境)、此刻自我心理健康(没有类似的心理创伤经验)。灾后心理干预队伍应由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社会学和其他人员组成,可以招募参加心理咨询培训并取得资格证的志愿者帮助处理语言交流等具体事务。

3、注重宣传工作。平时可将灾后心理干预知识制作成一些节目,编印各种小册子(针对不同的群体需要制作),相关教材,包括录像,幻灯和文本材料,结合科普宣传行动进行普及以加强群众对其的认识和接受度,培养群众进行心理干预的主动意识。在灾害发生后,媒体报道和社会宣传时要谨慎,不要过于放大,不要让普通群众因受到不良心理刺激引起恐慌;其次在宣传报道中应充分体现出政府和其他群众的人文关怀,这是大面积地对灾后干预对象进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尽快从麻木的状态中走出来的物质基础,人与人间的关心帮助、邻里间的守望相助,党和政府的关怀体恤,会极大增强受灾人群战胜灾难的勇气和力量,有信心,不灰心,有希望,不绝望;第三,灾害发生后,及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电视、广播和手册)进行大面积的心理干预和提供电话咨询、门诊治疗等一对一危机干预服务。

4、加强研究工作。收集和评估受灾人群精神卫生需求,制定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阶段的心理干预方案,积累我国灾害后干预对象反应程度和严重程度等基本材料,研究不同程度灾害后有多少人会出现问题,相应应配备什么样的人力,从物质上来提供什么样的保证等,灾害发生后要注意对心理干预工作信息的监测和汇总,从而为制定政策的打好基础。

5、注重后期干预工作。心理危机干预需要时间和过程,心理治愈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受灾者具体的指导和关心,给他们鼓励,接纳并处理他们出现的一些烦躁和的行为,这些都是需要救援者事先做好准备的对危机的心理干预,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能完成的。除半个月后的心理服务外,心理专家们还要对灾民进行长期心理追踪和电话干预,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甚至一年两年的回访,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避免心理危机后遗症。

参考文献

[1] 顾丽萍,许百华.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2] 朱海娟.心理治疗中相通的干预机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10)

[3] 叶浩生.心理治疗领域的本质论与社会建构论[J].心理科学.2007(3)

作者简介:张省,男(1981-)绵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上一篇:苏州工业园区出境报检业务问题浅析 下一篇:刍议编辑出版成果内容的信息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