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时间:2022-05-27 05:58:49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 目的 考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探讨自尊、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等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对1~4年级的300名大学生进行幸福感指数量表、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等问卷测量。结果 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9.71)。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总分:t=2.239,P

【关键字】 主观幸福感;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生活满意度

追求幸福,享受更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愿望。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有很多人感受自己是不幸福的。那么,什么是幸福呢?可能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幸福是一个复杂而又主观的概念,每个人对此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概括起来,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可认为以下3种:①以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这种观点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观察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之上,而不是被观察者的自我判断。②以内在情绪体验为标准界定的幸福。它认为幸福就是体验到较多的积极情感和较少的消极情感。③以个人自我的主观判断为标准界定得幸福,即幸福使评价者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地综合评价。这一观点已被研究者们普遍认同并将以个体的主观判断为标准界定得幸福定义为主观幸福感[1]。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成分。情感成分是指情绪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方面;而认知成分即生活满意度,是指人们将其生活看作一个整体时,对其生活质量做出的一个整体性的判断。大学生是一直受人们关注的特殊群体,如今大学生自杀事件或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愈来愈严重。

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个体的自尊、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等因素对SWB的影响。这对于分析、预测及引导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以及帮助解决其心理方面的问题等都有重要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以1~4年级300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完成全部量表的有272人,其中男生136人,女生136人。大一78人;大二86人;大三88人;大四55人;城181人;乡113人;被试年龄17~25岁,平均为20.26岁。

1.2 测量工具

1.2.1 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 -Being,Index of General Affect,Campbellet al,1976) 用于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包括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问卷。前者由8个项目组成,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而后者仅有一项。每个项目均为7级记分。计算总分时将总体情感指数之平均得分与生活满意度问卷的得分(权重为1.1)相加。其范围在2.1(最不幸福)和14.7(最幸福)之间。总体情感指数与生活满意度的一致性为0.55。总体情感指数与另一种幸福感测查的相关性为0.52[2]。

1.2.2 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 Rsenberg,1965) 用以评定受试者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该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分四级记分,1表示非常符合,2表示符合,3标是不符合,4表示很不符合。总分范围是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3]。

1.2.3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用于评定受试者在近12个月生活事件发生频率和应激强度的评定。分为6个因子。①人际关系因子:包括条目1、2、4、15、25。②学习压力因子:包括条目3、9、16、18、22。③受惩罚因子:包括条目17、18、19、20、21、23、24。④丧失因子:包括条目12、13、14。⑤健康适应因子:包括条目5、8、11、27。⑥其他:包括条目6、7、23、24。对每个生活事件的回答方式应先确定该事件在限定时间内发生与否,若未发生过仅在未发生栏内划“√”,若发生过则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分5级评定,即无影响(1)、轻度(2)、中度(3)、重度(4)或极重度(5)[4]。

1.2.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由10个条目构成,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等3个维度[5]。

1.3 施测程序 团体施测,主试向被试团体发放量表并发出指导语,被试团体按照指导语在量表上如实回答。量表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幸福感指数量表、自尊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主试由心理学专业学生担任。

1.4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1.5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一般资料 统计分析得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指数得分的平均数为9.71,大学生“幸福感指数”在总分和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性别差异(总分:t=2.239,P

2.2 幸福感指数与自尊、社会支持及生活事件的相关见附表。

由表1可知各项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除作为主观幸福感的两个维度的总体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之外,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最高,达到0.330,其次依次是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相关值分别为0.205和0.134。说明自尊对主观幸福感有很大影响。我们还发现,自尊、社会支持及生活事件与总体情感的相关与同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相比较明显偏高,我们推测这3个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情感来发挥作用的,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3 自尊、社会支持及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检测自尊、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是否可以有效的预测主观幸福感并考察其预测力的大小,我们把主观幸福感作为因变量,其他3个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技术,结果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只有自尊和社会支持两个,其β值分别为0.308和0.163。说明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更好。

3 讨 论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这个结果同Eagly Wendy & Nanvy的研究结果以及严标宾、郑雪等人运用《国际大学调查》(ICS)问卷对314名广州大学生所做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6]。这可以用男女在社会角色上的不同来解释。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男性、女性的期望是不同的。男性所受到的生活压力更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其体验的幸福可能低于女性。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自尊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自尊越高的人体验到的幸福越多。这个结果与张雯、郑日昌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7]。还有许多研究结果也表明,自尊与主观幸福感有密切关系。Fuhrman通过实证性研究表明自尊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最有力的预测因子。高自尊者对自我持肯定态度,乐观自信,对于消极影响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并试图适应或改变情境,而不像低自尊者那样,回避现实,所以对幸福的体验要高。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ook(1984) Landis(1988) Goyne &Downey(1991) 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可提高主观幸福感。而我国学者汪向东(1988)解亚林(1993)研究也发现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显著相关。由此可见,社会支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呈显著负相关,但回归分析却说明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没有很大的解释力。我们认为这可以用适应理论来解释。适应理论认为,第一次出现的事件,由于其性质的好坏,使人产生幸福感与不幸感,但当事件重复出现时,它就会失去激感的能力,因为人们既可以适应好的环境,不再感到幸福;也可以适应坏的环境,不再感到不幸。这时,只有事件的改变才可再次激感的变化。但是人们的适应能力又是很迅速的,以至于有时根本感觉不到事件的影响。这个理论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小。

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时,应有针对性地正确引导他们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周围的社会支持,有困难多向老师、同学或朋友求助。应该让大学生们懂得:请求别人帮助并不表示软弱,而恰恰显示了你的虚心与对他人的信任。这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个人主观幸福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厨房也时尚 下一篇:中学生学习动力适应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