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维度

时间:2022-05-27 05:41:28

试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维度

摘要: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反映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总体目标,直接影响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理念、内容与组织实施。当前高校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存在着技能化、德育化和智育化的几种偏差问题。科学确立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维度,可以从基础价值取向、核心价值取向、根本价值取向和目标价值取向等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价值取向

作者简介:徐振祥(1974-),男,湖南岳阳人,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副研究员,(湖南?岳阳?414000)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基地委托项目(项目编号:11JD30)、2010年湖南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0YBA1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85-03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实施十年来,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建立各级学校相互衔接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深入开展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建设高素质艺术教育教师队伍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6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出台,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一直处于发展探索期。一直以来,加强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进一步明确课程的目标、课程结构以及课程标准等,推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必须要解决重要问题。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涵义

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课程对教师与学生以及社会所体现出来的目标追求和发展指向,是“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教育需要对教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①换言之,就是指课程主体在课程活动中围绕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的价值判断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关于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学术界普遍将其归纳为“个体本位价值取向”、“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知识本位价值取向”三种基本论断。“个体本位价值取向”的核心理论观点就是强调教育要根据个体的需要来确定,教育是人本性发展的内在需求,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个体本能的自由成长。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则强调课程和教育目的是要满足社会需求,个体的发展服从于社会的发展,使受教育者社会化是其最终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的则是学科本身的逻辑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把知识传授等同于教育本身。

之所以对以上课程价值取向的三种理论进行分析,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三种课程的价值取向都一定程度影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或者直接存在于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之中。“传统的课程价值观试图像原子排列一样对艺术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进行正确详尽的划分和评价,把人的主观因素、情感作用排斥在这一过程之外,就必然很难满足艺术课程中属于人的、难以预测和控制的本质属性如非标准化和不确定性等的要求。”②因此,传统的课程价值取向强调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以及对知识获得“显性”素质的体现,忽视了个体行为规范的确立以及新观念的形成与更新等“隐性”素质的形成。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实施美育教育的最主要途径,强调的是学生个体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个体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和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目标是为陶冶学生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这需要上述“显性”与“隐性”素质的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形成。

通过与传统课程的价值取向相比较而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应该具有这样的特性与内涵:一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受价值主体(学生和社会)需求的影响。高校培养的不仅是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是需要培养具有个人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丰富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具备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社会性”人才。二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一种从艺术本性出发的价值系统,与其他的课程相比,更加注重课程的主体性和人格性。三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素质影响。与其他课程的技能和知识价值相比,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更多地强调一种个体审美素养的提升。

二、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存在的几种偏差

由于在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观念认识上的不统一,当前一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客观存在一些偏差,这些偏差反映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带来的是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手段、方式方法等一系列的异化发展,直接影响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技能化的价值取向

有学者从艺术教育的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来分析高校艺术教育当前发展存在的技能化问题。③认为专业艺术教育主要培养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这是艺术教育的直接目的;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创造能力和以艺术创造为核心的审美心理结构,这是艺术教育的间接目的。在当前高等教育背景下,非艺术专业院校开展的公共艺术教育,其最大的特点是“公共性”,是一种普通的、普及的、基本的、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但在现代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支配下的传统艺术教育模式中,人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艺术教育的间接目的,只重其直接目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的上具有明显的技能化指向。这种课程的价值取向突出特点是:一些高校把提高大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作为“公共艺术”课程的最大任务,强调艺术技能术的传授与训练,强调艺术知识的灌输,评价中常常以艺术技能熟练和艺术知识点的记忆程度作为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评价标准。学生在“公共艺术”课程中缺少主动性、体验性和获得审美偷悦的机会。这种技能化价值取向与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作为高校素质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以传授高深的理论知识和训练某种艺术技能为目的,而是通过艺术这一独特手段,潜移默化,感化心灵,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理解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武汉大学艺术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彭万荣教授的言论也是一语中的:“一个人所学的专业只能保证在这个领域进行创造,但创造能力有多大,能进行什么程度的创造,不取决于专业素养,而取决于感性能力,创造能力的强弱由感性能力来决定。所以看到很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同时也是很杰出的艺术家。”④

上一篇:医学院校硕士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下一篇: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促进电机学实训课程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