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模拟对提升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5-27 11:41:28

企业经营模拟对提升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影响分析

摘 要:大学生创业日益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但创业成功率仍不高。缺乏创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经营模拟课程对实践能力的作用,讨论了创业实践能力对成功创业的影响,并针对企业经营模拟课程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企业经营模拟课程

一、引言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自主创业已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选择之一。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早在2003年5月29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凡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一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各大高校也逐渐开始注重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通过开展“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方式,增强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创业。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依然偏低。

二、实践能力缺失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分析

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各省市也相继为支持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许多便利的地方性政策:①税收优惠政策。2008年,杭州市政府在08年年底颁布了《关于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在杭资助自主创业的若干意见》,其中大学生新办的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允许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到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软件生产企业的工资和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等。②降低进入壁垒政策。2009 年成都市出台了八项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其中政策规定:高校毕业生或者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注册有限责任公司,其注册资本在500 万元以下的,实行公司零首付注册。即股东6个月内到位注册资本的20% 以上,且不低于《公司法》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的,可向工商部门申请核发经营期限为6个月的营业执照,其余注册资本两年内缴足。③商务支持政策。上海市专门设立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培训中心, 免费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项目风险评估和指导。但据统计,一般初次创业的企业的失败率在70%以上,而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却只有2%到3%,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教育部2004年的一项报告中显示, 全国97 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赢利的仅占17%,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Vivek Wadwha经研究发现美国成功的创业者的平均和中位数年龄39岁,他们的数量两倍于50以上和25以下的成功创业者。相较于大多成功的创业者,实践能力对大学生的成功创业具有以下影响:

(1)缺乏企业决策经验。决策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在企业决策过程中,需要正确地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战略。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虽然能接触很多创业教育,但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仅仅依靠创业课堂中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对于诸如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大学生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也导致大学生不能正确、理性、客观地确定企业未来方向。

(2)缺乏经营管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是指对公司运营的管理能力。它涉及到团队的合作和公司资金的管理等。许多大学生在对公司人员安排时,仅凭借着在大学社团中的学生管理经验,经常容易出现企业人员分工混乱,资源利用率低的现象。而对于资金的管理,由于前期资金相对较少,大学生在资金的预算上缺乏长期规划,时常出现因资金短缺而陷入困境。

(3)缺乏交往协调能力。交往协调能力是指能够妥善地处理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调下属各部门成员之间关系的能力。由于刚走出校园,许多大学生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大多停留在学生的思维方式,作为一名创业者来说,则略显不足。

三、企业经营模拟课程对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企业经营模拟课程是以战略管理实战模拟仿真系统作为实现企业模拟经营的载体,融合了统计学、会计学、运营管理学、金融学、战略管理等商业管理知识的精华,再现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课程将学生分成多组,每组代表一家虚拟公司。每组成员均有特殊的角色如总经理,财务人员等。每组在模拟实训中将面对来自其他企业的激烈竞争,对客户、市场、资源及利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做出一系列相互影响的经营决策。

这种模拟如同真实的商战。有助于学员透析企业运营与管理,认识各种商业决策与投资策略的市场效果,培养学生的群体决策及战略管理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大局观。课程通过软件设置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并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多轮博弈,给决策者提供了应用各种创新手段、理念和方法来实现创业目标的平台。使学生在各种变化中寻找规律,在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在应对多变的经营环境中培养创新理念。

(1)使学生了解整个公司的运作流程,提高全局和长远策略意识,了解各部门决策对企业业绩产生的影响。各组需要建立企业,了解企业运作流程,明确各个成员担当的角色。如在 “创业者”企业经营模拟软件中,共设立了5个职位,分别为总裁,财务总监,生产总监,销售总监和采购总监。每年年初,5人需在一起进行新年度规划会议,进行这年度的广告投放,参加订货会,支付应付税,支付长贷利息等。在整年的过程中需要每季出盘点库存,下原材料订单,订单交货,研发产品,开拓市场等。在年末之际,需要支付设备维护费,ISO资格换证,结账等。经过数年的操作能使每位成员清晰了解明白企业大概的运作流程,增强学生对经营公司的概念。同时,由于人数相对少而精,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及时地相互沟通,做出良好的决策。

(2)使学生认清企业资源运营状况,建立企业运营的战略视角,了解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如何做到协同统一。各组在企业经营模拟实训中,如果当公司的权益为负,公司即被视为破产。如在“商道”企业经营模拟软件中,企业经营模拟仿真系统设定:如果首先没有确定好战略组合,如产品战略,研发战略等等,那么,短期的战术决策也不会有效。所以小组成员需要一起寻找市场机会,分析规律,制定策略,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制定计划和战略,实施全面管理。虽然各个成员负责不同的部门,但是应明白自己的决策对企业的影响。如作为一名财务总监需要严格控制企业资金,做好生产,销售,采购所需要的费用的平衡点。在与其他公司的竞争中,每组成员需要共同建立企业运营的战略,针对不同的市场,做出不同的策略调整,协调统一好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3)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市场、销售、研发、生产等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对企业的兴衰举足轻重,从而提升战略性思考的能力。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如在“boss”企业模拟经营软件中,只有北部市场,中部市场,南部市场和国外市场,共4个市场,却有10只队伍相互竞争。在一样的初始启动资金的条件下,更要求团队里的每位成员对资金,市场,销售,研发,生产等环节有个全面的了解,明白每一个环节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在制定公司战略,需要确定主打哪个市场,做怎样的研发,买多少的原材料等等都是紧密联系的,不应只从自己负责的部门利益最大化出发,而应从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出发,提升每个组员的战略性思考能力。

四、完善企业经营模拟课程对改进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建议

(1)在创业教育中,企业经营模拟课程应提高所占比例。虽然各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但常局限于创业的理论知识,忽略了实战训练。应增加模拟课程的次数所占比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行良好的培养。同时,模拟实践教学采用的是体验式教学法,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教师不再只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针对参加者的特点及模拟教学的目的,应进行周密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并及时组织讨论,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保证学习效果。

(2)企业经营模拟课程应更贴近实际。在设置初始环境之时,大多由教师设置好固定的值,市场和产品的数量是有限的。每组在竞争中,至多只能在几个特点非常鲜明的市场中进行选择。由于经营的模式相对比较单一,遇到的经营也比较容易处理,每个市场与产品的特点在每一轮并不会产生变化,是学生容易产生惯性思维,只要经过几轮的训练,每组的经营模式与方法将逐渐固定。而且企业经营模拟课程大多只进行中短期的企业经营,使学生忽视企业的长远发展,容易出现短视行为,而在实际的企业经营中,情况远比模拟实训复杂,在面对社会且瞬息万变的各种复杂情况,大学生仍会束手无策。

(3)减少客观因素对企业经营模拟课程所选软件的应用限制。如在boss企业模拟经营软件中,能参与模拟实训的人数相对较少,至多只有10组共60人参与其中,对课堂人数有所限制,并且由于竞争企业较少,不能较好地模拟现实社会。大多企业经营模拟软件只能在局域网中完成,无法在互联网中应用,这只能使学生在每次课堂上得到培训,,而无法在课余进行自我训练。

参考文献:

[1]陈成文.大学生创业政策_评价与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 2011.8,30(7):24-30.

[2]杨莉.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02,31(2):65-71

[3] 尹忠红, 郝振河, 郝 欣.浅析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教育探索,2010.12,234:153-154

[4]李锦生.大学生自主创业状况调研报告[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12):138-140

[5]Pejic Bach,M.;Zoroja,J.;Strugar,I.Obastacles to using business simulation games in Croation Bussiness education institutions[J]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 Automation,2010,1:615-616

作者简介:

孙昕(1990~)男,浙江杭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王雷(1976~)男,浙江衢州人,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郭岩(1990~)女,安徽宿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企业经营模拟》项目资助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投入地学习 下一篇:英语专业大学师生关系良性发展态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