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生如何互动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时间:2022-05-27 11:23:30

论师生如何互动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由于种种原因,课堂教学中严重缺乏充分的师生互动。如何提高教师互动水平,是摆在提高教学质量层面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师生互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089-01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是不可分离的。我们不难发现,有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过多,学生的思考和训练偏少;有的课堂教学老师讲的少,而让学生重复做题和训练时间过长。这两种课堂,往往会使学生感到索然寡味,不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

当代教学理论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更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更是明确地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 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因此,我们应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通过师生的有效交流、沟通、反馈,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课堂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的原因及后果

1.由于高中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迫、知识点多、信息量大,教师急于赶课时,注重教学进度,忽视教学质量。课堂教学除了公开课、示范课稍微关注课堂师生互动外,平时不太注重课堂师生交流、沟通。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平时对学习缺乏兴趣,缺少主动学习的求知欲,对老师的评价也不会高。

2.当前高中教学仍存在应试教育、重成绩和结果,不注重教学过程的重要性。这种倾向导致很多教师仍秉持成绩至上的教学理念,急于就成。在平时表现在急于结束课程,满堂灌,然后搞题海大战,让学生反复做题。这种做法会使学生感到疲惫,缺乏独立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思维方式上也不会有所创新。

3.教师偏重选择与优生互动。考虑到教学进程的顺利完成,处于对不同学生的偏爱,他们更容易选择优生、性格活泼的学生作为互动对象。优生容易配合教师进行成功的互动、差生无论在互动的速度上和质量上都比优生逊色,因此优生占有较多机会,中等生机会不多,差生机会太少。

以上教学方式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不能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质量,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无法达到国家教育目的。

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

师生的互动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深层次交流。新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平等和民主、尊重与信任、友善与理解、宽容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师生的有效互动。

1.创造宽松、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

课堂上师生地位是平等的,这是创造师生良好互动的前提。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需要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环境,因此教师亟需转变角色。在态度上,教师不要在课堂上摆架子、发脾气,要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老师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甚至把老师当做自己的“伙伴”、“朋友”。在知识上,教师也要放下身段,不能逞权威,“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应该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学生交流学问,不懂的问题可以倾听学生的观点,由知识的权威变为平等的参与者与合作者。在过程上,教师学会用倾听的方式聆听学生的想法、观点,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由发言、畅所欲言,通过讨论、辩论方式,解决争议的问题。这样,教师由课堂的管制者变为课堂的组织、引导和促进者。

2.要全面分析了解班级的学生特点,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班级学生整体特点包括班级人际关系及班级氛围如何,这对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也有影响。教师与学生的整体互动过程中,要善于倾听、用心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妙用学生的问题资源,带学生一起分析、探讨、分享。班级个别学生特点包括这个班级哪些学生比较活跃,哪些学生发言比较主动,哪些学生敢于质疑。全面了解学生有利于对学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主要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应答 、要求与反应 、评价与反馈 ,以及个别辅导 、 眼神交流 、 直接接触等过程中”。

教师要主动建立师生双方相互信任、良好合作的关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促使学生以愉快乐学的心情投入到教学之中去,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参与互动。这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大有裨益。

3.运用表情、肢体语言和激励手段参与师生互动

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已的表情语言、肢体语言,与学生互动。表情和肢体语言会起到比口头语言更好的效果。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也许会使学生更心领神会,增强发言的信心,对问题理解得印象更深刻,会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弗朗德斯认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情景中的行为可以分为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间接教学是指,教师接受学生的感受和提出的问题,或给予学生一定的赞许、鼓励。这些表情和肢体语言会起到提示、肯定、鼓励、赞许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明显的有效影响: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明显。

教师要充分运用表扬这中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根据皮格马力翁效应,对学生的肯定和表扬,会使学生信心倍增,对未来充满自信,从而积极进取。学生在课堂也会表现为主动、大胆、果断地发言,积极地思考,配合老师的发问、暗示。

三、充分的师生互动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充分的师生互动意味着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充分思考、调动了眼、耳、口、手、脑等感官参与课堂,有利于自己加深理解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促进因材施教。

充分的师生互动增强了师生的亲近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鼓励、帮助,在学生成功时给予赞成,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教师的良好形象,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充分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使优生主动发言,也可调动差生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整体发言中查漏补缺,从而使课堂氛围活跃、融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改进教师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殷宗华,硕士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现工作单位江苏省阜宁县陈集中学。

上一篇:以媒介素养为视角论当代大学生教育现状和对策 下一篇: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