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高于一切警示西部开发

时间:2022-05-27 07:14:29

经济效益高于一切警示西部开发

编者按:目前,贵州、云南等省正在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灾,人们在鏖战旱魔的同时,心存疑问:在西南这样的丰水区,缘何频繁出现旱情?百年不遇的重旱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如何彻底解决中国山区农业“少雨就旱,多雨就涝”的困局?从长远治本来看,人们还要重新省思对于西部的认识,那里是生态脆弱地区,能不能像目前一些地区那样大肆开发?本刊选编了部分媒体的反思,这些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t望东方周刊》“四季如春、山清水秀”的美丽西南,突然以“西北黄土高坡”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时,除了痛苦之外是否要反思点什么?

《新世纪》周刊:中国降雨量最为丰富的西南地区,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旱,不仅大片农作物绝收,甚至人蓄饮水都面临威胁。据云南省气象局通报称,因秋、冬、春三季连旱,云南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已为80年以上一遇;其中,滇中、滇东、滇西东部的大部地区为100年以上一遇。另据云南省气象局资料显示,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2月23日,云南省的平均最少降水量、平均最高气温记录以及同期降雨日数,都打破了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极值。这也正是目前高度“干渴”西南五省所共同面对的窘境。

《财经》杂志:干旱对云南的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并非只有今年。2005年云南曾遭遇了此前50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初夏干旱,因旱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超过42亿元、工业经济损失近80亿元。在那之后,所有地方的防灾抗旱部门都应声出台了“抗旱救灾”等等这样那样的预案、成立了这样那样的抗旱机构。现在,西南地区又面临持续干旱了,不知这些“预案”能否达到设计效果?不知这些抗旱机构是否发挥了应有作用?电视上说,云南、贵州等地都在组织灾区村民外出务工“弥补旱灾损失”。请问,如果每次旱灾到来都是“灾到人退”,该不该对“预案”的无力和抗旱机构的无为进行问责?

重庆华龙网:中国古话“亡羊补牢”、“痛定思痛”。2006年“百年不遇”旱灾之后,就有权威部门得出两条教训:一是水利设施有欠帐,无法保证缺水地区人畜用水和生产用水;二是不少地方结构性缺水,由于水资源被污染,“有水不能用”。今年西南地区旱灾,上面提到两条教训中的现象继续仍在。

四川新闻网:我们长期以来投工投劳建设农业水利设施,不就是为了在或旱或涝的年份,还能够保住一份口粮吗?结果怎样,抗旱的战争一打响,我们不但看不到被寄于厚望的各种农业水利设施冲锋在前,却仍然要面对群众肩挑背扛这种最为原始的抗旱方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西南诸省多山地与高原,雨水储藏不住,地下水用不上,农村人畜饮水只靠小水窖蓄积。而大部分地区水利设施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年久失修,几近失效。设施如此落后,一旦遇灾,只能听天由命。水利设施破败并非仅存西南,而属全国现象。这种传统农业生产显然在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的时代无力应对自然灾害,而农业与粮食自给则是支撑中国奇迹的基础,可见危险之巨。

云南云网:西南的旱情揭示出的正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的欠账,有调研报告显示,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我国大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50%,中小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40%。绝大多数泵站的灌排水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有的只有设计标准的40%左右,有的完全失去了灌排功能,全国大型泵站中急需改造的比例高达85%以上。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农田面积的48%,有一半以上的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才导致一些地方在干旱面前束手无策,民众唯有“靠天吃饭”。所以,这才是西部大旱旱情严重的根本所在。

金融网:是国家对水利的投入不够吗?其实不是。近30年国内在水利方面的全国投资之大,每年的审计署都有专门的报告。数据显示,中央水利投资资金和全国水利投资分别超过十一五规划投资的158%和116%,2009年达到1427亿元。为何国家年年都加强水利投资,仍然出现大面积的旱情?有几个原因:

第一,水库投资集中在大江大河方面,对中小水利投资相对减弱,或投资不到位。中国建成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但是对于中小工程,政府投入还是不够。这一次在西南,凡是有小水窖工程的地方,这一次干旱带来的困难就少了很多,但是很多地方没有修。第二,对于部分地方官员而言,兴修水利在政绩中的效果太小。在时下的基层,最时髦的一个口号是招商引资;最瞩目的政绩是招商上项目,水利设施渐渐地被搁置在一边。

大渝网:目前,云贵山区的小型水利设施,多数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年久失修,设备老化的现象比比皆是。媒体的报道称,“除了大型水利工程由国家直接建设以外,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缺乏固定的投入机制,农业大县、产粮大县一般都是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很难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而农民个人又很难投入大量的钱去自建水窖。从上到下,极容易陷入越穷越旱、越旱越穷的怪圈。

《经济参考报》:比新建水利设施更加困难的,还有节约用水不能力行。中国目前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在48%左右――这意味着,在传送过程中,多一半的水被浪费。而在发达国家,农业灌溉利用率可达70%。

大河网:落后的灌溉方式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有专家表示,“云南省的农业灌溉多采用渠灌的方式,这些沟渠以土渠为主,输水过程中漏失的现象比较严重。”

《燕赵都市报》:不管是以往的旱灾,还是此次的西南大旱,都有个显着的特征,那就是农业缺水。而此次西南大旱,都到了农民缺水的程度。因为水资源分配的逻辑,就是重城市重工业,轻农业轻农民。记者深入灾区采访,愈来愈明显地发现一种城乡两极分化、完全不公的受灾格局:一方面,旱灾给农民生活带来了重创,另一方面,当地市民对干旱没有深刻感受,用水未有限制。

由于人畜饮水困难、田地绝收,云南许多受灾严重的农村,大量村民一方面不得不四处找水、背水,一方面又无奈选择贱卖牲口、背井离乡出门打工。与此同时,旱围城的昆明,却“似乎与干旱无关”,一直未限制用水,高耗水的洗车、洗浴等行业依旧正常开门营业。据悉,专供昆明主城区用水的云龙水库,目前蓄水2.5亿方、水量充足,但是守着这一水库的附近农民却没水吃,无法“分一杯羹”。有农村人抱怨,村子“守着水库没水用”。

北京和讯网:而最近十多年来,国内城市中的缺水,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水源地严重污染。比如吉林石化的爆炸导致松花江的污染,太湖蓝藻暴发导致的自来水恶臭,内蒙古赤峰市部分区因水井污染引发腹泻导致的缺水。无论何时的大旱,也不曾见过城市有过缺水的体验。和城市享受同等待遇的,就是工业。工业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然而即便是地下已经被抽出了大漏斗的河北地区,也未曾见到炼钢、发电等高耗水企业因缺水受到影响。相对而言,农业同样是高耗水的产业,可是就很难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在这样的水资源分配思路之下,本身中国旱灾的发生率就大,而缺水的地方也多,因此,一旦面临干旱缺水,农业生产就首先被牺牲掉。

《中国青年报》:水务的口号是“民生水利,惠泽民生”,可许多地方的农民想修条管道,将山沟里的水引到水窖里,得到的答覆往往是没有钱。这里面有政策原因、技术原因,更有经济原因。不少村民居住在山上,水要往高处走很困难,购买抽水泵等供水设施需要钱,可农民穷,他们掏不起这个钱。很多住在大山上的人,看得见水却喝不到,基本生活生产用水对于他们来说是种奢侈。

《燕赵都市报》:显然,此次空前的西南大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农民之旱,而非包含城市市民在内的整个灾区都能感同身受的全民之旱。作为天灾的干旱,所以如此具有“选择性”,当然并不是老天爷厚此薄彼的结果,而是我们人为的社会管理制度安排的产物。这正如有专家指出的,“长期以来以城市为中心,向发达地区优先配置资源,一旦受灾,不发达地区最先受损失,最先感觉到,而发达地区和城市感觉却不明显”,“修水库牺牲了上游居民的利益,保证了下游居民的生产生活,旱灾来临水源地农民因此承受了旱情”,“农民只有土地的补偿,却没有水的补偿,他们是吃亏的”。

就此而言,这场大旱所以会危害如此严重,尤其是给农民造成的损失如此严重,见证的既是气候气象之旱,同时也是制度之旱。

新加坡《联合早报》:表面看,旱灾主要是因降水过少造成的,属于天灾。但一个地区的气候变化,往往与本地生态系统的改变有紧密的联系。此次西南旱灾中的一些“人祸”因素的蛛丝马迹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犹如一个加速器,不计社会与环境资源代价地追求经济发展,对经济有利的事业迅猛发展,而经济效益较低或回报较慢的工程乏人问津,最终不论是社会、环境都不堪重负,结构性矛盾不断暴露。

央视网:对原始森林的大量砍伐,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出于经济目的任意改变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都对此次旱灾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已经到了无处可寻水的地步。看看日益干涸的嘉陵江和漓江,看看已经“瘦”成几根线的黄果树瀑布就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

《新京报》:这些年,西南地区的水电站建设密集上马,一座水电站,就会对河流的流域生态带来重大改变,金沙江上游现在有“一库八级”电站在修建中和将要修建,上游对江水的蓄积,不仅让下游的河道干枯,也会使地下水位降低。而西南水电开发的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几十个三峡大坝的水平,如此巨大规模的水电开发,将造成怎样的生态影响,它是否也是大旱的一个原因?

2000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环境使者”的汪永晨评论说,水电站对水资源的“挟持”,已明显成为旱情加剧的一大原因,水资源成了电站老板和产权人控制的砝码。农民灌溉用水必须看水电站老板的脸色。水电站的快速建成,加剧了当地民众与水电站产权人的水源争夺。

湖北荆楚网:这次云南的大旱,被归结为“百年一遇”的大旱,虽然目前并没有资料显示百年前云南有过如此严重的大旱。不过,可以确信的是,今天的云南,已经完全不是百年前的那个云南了。云南的整个生态环境,已经被完完全全的改变了。

天津北方网:为了经济效益,西南一些省份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而这两种速生丰产林都被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涵水能力很差。此外,桉树还是“霸王树”,它生长了,其他物种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生态遭受颠覆性的破坏。

江苏网:中国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信息传播规律,尤其是在面临喜事之时。去年10月份,国家举行盛大庆典,这个事情可以延缓一下,年底又是双节,节日气氛要维持到位。过完年又是两会,这个话题才渐渐被公众知道。大约是两会的头几天,CCTV采访了云南团代表,我们才知道,有些地方的县委书记大年三十还在基层给群众送水。大规模对于旱灾的报道,则始于3月16日。倘若未雨绸缪,受灾人口不至如此之众,受灾面积也不至如此之广。

《新京报》:大力开发西部,曾是各级政府呼吁和努力做的事。西部的矿产在挖掘,西部的河流在开发,西部的原生态林变成了桉树林、橡胶林,西部的荒原变成了城镇。让西部的人民也富裕起来,无可厚非。但是西部生态的脆弱,西部物种的珍惜,以往西部人与自然是如果相处的?在挖掘时,开发时,种植时,建设时,我们认真地研究过西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吗?

上海东方网:把干旱全部归咎于天灾,是最省事最不负责任的做法。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眼下抗旱的问题,更重要的也许是对水资源战略和水利模式的反思与改进。

上一篇:事业是男人的“姿色” 下一篇:穷人最缺乏的是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