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答疑 第14期

时间:2022-05-27 03:38:00

专家介绍:

昝飞,供职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获心理学博士学位,多年来从事幼儿语言障碍及行为问题的研究,卓有建树。

陕西汉中东塔北路赵女士问:

我的孩子2岁2个月,哭闹的时候他会自己大声喊:“跪地下呀!”说完,他也不管是在什么地面上,马上就趴在地上不起来了。他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以前用关禁闭的方式惩罚过他,但因为他爷爷心疼孙子,所以这个办法用了几次就没有效果了。儿子很淘气,我气不过的时候就打了他几次,可是我越打他他越不怕我,最后脆让他跪着,不理他,也不准他起来,可是爷爷奶奶担心孙子着凉就悄悄把他抱起来。就这样,他到现在还改不了许多坏习惯,请您费心为我想想办法吧!

――2岁左右的孩子对各种事物都会表现出好奇心,有些孩子因此显得很淘气。此时,家长如果给了孩子不恰当的惩罚,反而会使孩子形成一些不良习惯。

惩罚这种教育方式对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有一定的效果,但一定要适度。惩罚方式要适合孩子的年龄、身体健康等情况。对于2岁的孩子,你让孩子跪地的惩罚可能重了一点,这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对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每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可以通过语言或其他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当孩子非要一样东西而这东西肯定不能给时,父母可以拿另外一件东西对他说:“哇,这是什么呀?我们一起来玩一下,好不好?”如果孩子仍旧不感兴趣,父母可以继续说:“哇,怎么这么好玩,这是什么颜色?这么好看?”慢慢地,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被父母吸引过来。如果此时父母轻易地被孩子的无理行为激怒,慢慢地,孩子反而会知道他可以通过怎样的反应来控制父母。另外,对孩子进行惩罚时,不同家庭成员应有统一的意见,否则惩罚的效果也会很差。

我从你的描述中发现,你在孩子的心目中似乎没有权威,孩子一点儿也不怕你。你有必要检讨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打骂不一定能够建立权威感。只有在亲子关系非常融洽的情况下,父母的一举一动才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好的影响。

广东番禺迎宾路江女士问:

我儿子1岁半,自己会咿咿呀呀乱说话,大人听不懂,但是大人说的话他都懂,也会听大人的指令去拿东西;他自己还会去学公鸡叫、小狗叫,可就是不会说话。爸爸妈妈的音他会发,可就是不叫人,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我该怎样帮助他开口呢?

――一般小孩在1岁左右开始开口说话,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在此时出现清晰的话语。很多孩子咿咿呀呀的话大人是听不懂的。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太着急。你说,你的孩子能够听得懂大人所说的话,听到指令也会去拿东西,表明他的听力、理解能力都比较正常,而且他也会模仿发一些音,说明他已经具备一定的发音能力。对于这一类的孩子,父母可能需要耐心地等待,还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孩子是否很调皮?

一般男孩子比较调皮,平常喜欢一些有很多动作的活动。这一类的孩子出现语言的时间可能晚一点。

2.孩子是否具有相同年龄孩子的理解能力?

如果同龄孩子能够理解的东西,你的孩子也能够理解,那么孩子今后语言发展正常的可能性很大。

3.咿咿呀呀的声音是否逐渐增多?

咿咿呀呀的声音事实上也是儿童在锻炼自己的发声器官,为第一批词的出现做准备。如果你的孩子类似的发音很多,而且语调越来越接近正常人说话的声音,那么离第一批词出现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如果孩子出现接近正确的发音,家长应给予积极的鼓励。虽然你们非常希望孩子能够说话,但千万不要逼着孩子说话,让孩子感觉到太多的压力,否则,孩子很容易对说话产生恐惧,反而影响孩子语言的正常发展。

上一篇:健康信息 第14期 下一篇:小小点心宝宝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