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计算机教学方法浅论

时间:2022-05-26 10:39:11

中专计算机教学方法浅论

摘 要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迅猛发展的社会,而计算机作为各个行业必须要用到的一个载体,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而中专学校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成为中专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做好中专学校计算机教学,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专业的、具备应用能力的计算机人才。因此,如何在学校中改进中专计算机教学,更多地培养对社会有贡献、具备专业计算机技能的人才,成为当今社会中专教育的重要课题。我根据自身的计算机教学经验,谈谈切身体会。

关键词 中专 计算机 现状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2-0083-02

一、目前中专生现状

在非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课程作为文化基础课与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相提并论,但其开设目的只是为了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而一旦通过考试,计算机课就不再开设;而在计算机专业中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则比较纷乱,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如VB语言、微机原理、数据库等较复杂的基础课程。我们不能说这不是计算机课程,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不会或学了一点皮毛,结果只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由于计算机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历史比较短,没有经验可循,又误认为计算机可代替人们思考,因此在计算机知识的不断更新情况下,教师拼命“紧跟”而忘记了思考,表现在教学上自然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随着普教和高教的扩招,目前中专生源素质不容乐观。因为素质、成绩相对较高的学生进入普教和高教,相对较低的学生才进入中专进行技能培养,而这此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一般较差,加上有此中专专业技能教育不系统,没有针对性。

二、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探讨

(一)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学生的基础功底不一样,对课程的安排和教学方式也要有所改变。首先,对所教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进行摸底,划分不同的层次,了解学生的大致情况,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分层来调整教学老师所要教授的课程。如学生整体的基础较好,对于一些基础性的、普遍了解的知识一笔带过,侧重于后面的课程讲解;当学生的基础总体较差,对基础性的知识就要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对于知识水平高于一般同学的学生,在对基础课程进行讲解时,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实际应用,引导这部分学生进行自学或是巩固知识。

(二)合理的分配教学课程,突出重点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发展潜力很大的专业,因此其学习的重点就是基础知识和创新,一切的创新皆来源于基础知识。在中专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选用一些比较新颖的教学手段,一改传统教学模式照本宣科的作风,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经过调查,北大青鸟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科学的安排教学课程,适当的增加了实践课的比例,因此,其为社会提供的人才都是全面性的人才,在各方面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任务驱动法”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的“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规划按照一定的教学模式把教材内容分割成具体的任务形式,然后把这些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解决问题或者是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规范的教学任务,设置的内容应该符合具体的教学方案。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分解成简单易学的教学模块,使学生可以充分地学习任务模块中的知识。这样可以加快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速度,使学生可以更透彻地学习任务模块中的知识要点。教师在利用“任务驱动法”时应该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任务模块进行合理的划分,使学生一步步吸收知识要点,任务模块中知识要点的划分应该层次分明,使学生可以快速理解任务模块中的教学内容。

(四)加强教学观念转变,促进实践教学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由原来的灌输式教学转变成以培养学生实践力与创造力为基础的教学,不仅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还要发展学生认知力,充分调动学生对认知过程的参与,由理论知识传输转向学生自主学习力与创新力方面的提高。计算机的教学互动性较强,师生间应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过程,在传授有关理论知识时,还应协助学生进行计算机实际内容操作,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耐心讲解及指导,让学生可有效掌握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总之,目前中专计算机的教学现状,还有待改善与提高,很多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上去解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潜在能量,也可以提高中专计算机教学效果。中专的计算机教育是一个朝阳专业,相信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中专计算机教育一定会蓬勃发展。

上一篇:加强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下一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传统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