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妇科护理工作安全影响因素

时间:2022-05-26 08:37:04

浅析妇科护理工作安全影响因素

【摘 要】妇科临床护理工作是医学界一个较为重要的话题,本文中根据笔者自身的经验,首先从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事故分类和原因入手进行探讨,之后分析了引起妇科护理安全工作事故的常见原因,最后提出了避免妇科护理安全事故的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妇科临床工作的开展,为业内的研究和应用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妇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

妇科临床护理主要由质量事故、技术事故、责任事故三个部分组成。这些事故的根本原因都是护理人员的自身因素。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主要是指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不让患者出现法律法规外的各方面损伤和障碍甚至是死亡。妇科护理的对象相对特殊,从而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在工作中必须找到适当的工作方式才能正确有效的处理这些安全事故。下文将具体介绍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事故以及相应的避免方法。

1 目前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通过对护理安全事故的分析能够发现,临床上妇科护理工作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主要为责任事故、技术事故和质量事故。

1.1 责任事故

责任事故是护理人员因未按照相应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规范进行日常工作,导致患者服错药、换错药等安全事故,这类事故大约为妇科护理事故总数的15%。

1.2 技术事故

技术事故是护理人员因对工作熟练程度不够或对工作岗位操作流程经验不足,对患者采取反复的静脉穿刺、血压测量等并得到不准确结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这一类事故大约为妇科护理事故总数的10%。

1.3 质量事故

质量事故是护理人员因服务态度不积极主动而导致的安全事故,这种事故在临床实际中最常见,大约为妇科护理事故总数的75%。

2 引起护理安全事故的常见原因

2.1 护理人员的自身原因

护理人员作为护理工作的主体,其自身因素也就成为了护理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本文中将这些原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部分:

2.1.1 主观因素

容易引起护理安全的主管因素主要为以下一些原因: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风险意识薄弱、工作中对待操作流程不够严谨、工作时不够专心、专业知识欠缺、服务态度欠佳、对基本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不够等。

2.1.2 客观因素

客观上,近些年随着需要妇科护理的病人逐渐增多,医院的护理人员往往没有因此增加,从而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加大,长期的疲惫和加班导致工作人员产生厌倦感,进而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部分医院对妇科护理工作的管理还不够科学和严谨,也在客观上加大了出现妇科护理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2.2 其他原因

2.2.1 患者的原因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很多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了解程度不足,对护理人员提出的要求和建议不以为然,这样的不配合对治疗和护理有很大影响。部分患者不遵守医院的相关制度,在住院期间擅自外出,也使得安全事故的比例上升。

2.2.2 实习护士的原因

实习护士作为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会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中,这些实习护士由于工作经验较少、技术水平和责任心也较为缺乏,极易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3 避免妇科护理安全事故的方法

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需要对各个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将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才能够防患于未然。具体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避免安全事故:

3.1 加强对妇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

从教育的层面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对于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要给妇科护理人员灌输正确的护理理念和规范的工作准侧,通过这些规范护理人员的言行和举止,让他们正确的看待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问题;其次,要加强对妇科护理人员的法律法规教育,组织她们进行集中的培训和统一的学习进修;最后,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宣教,让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通过共同努力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确保护理工作过程的安全。

3.2 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护理人员的理论基础和护理技能对护理的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各大医院应当从两方面同时着手,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多进行理论培训,并且通过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实践知识和沟通技巧,提升他们的护理水平,改善护患沟通的基础,不断完善护理人员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建立常见病种临床护理路径,规范护理行为

妇科护理的过程中,有很大部分的工作是在一些常见病症上的,因此临床上可以建立一些常见病护理规范路径,将这些病症的护理过程和护理重点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出院指导、出院随访等内容进行明确,从而降低护理人员因理论缺失或实践经验不足导致的安全事故。

3.4 强化前瞻性控制,加强细节管理

前瞻性控制强调在护理造作之前消除护理风险。前瞻性控制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造作过程前对患者的综合情况有一个合理的评估,并能够根据护士的能力和技术情况确定合理的护理方法。同时,应当对护理操作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进行详细的监管,尤其对于实习护士的操作过程更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把关。

3.5 加强对药品和设备的管理药品和设备是进行抢救的关键

对于部分急救药品和设备,妇科护理人员应当进行专人专管,对设备的状况和使用情况进行定时的检查和记录。对于妇科护理病房中的其他设备,也应定时进行检查和修理,以防这些设备在关键时刻出现意外问题,引发安全事故。

3.6定期检查,严格监管

为了保证妇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医院妇科的管理人员应当建立一套全面的安全监管机制,从各个方面对安全问题进行定期检查和严格监管,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需要对各个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将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才能够防患于未然。相信在业内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下,妇科护理工作一定会发展的更加规范、和谐,取得更加满意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郝凌云.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34).

[2]蒋燕.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1(30).

[3]蔡瑾瑾.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11).

[4]侯纪湘.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和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03).

上一篇:减少政策波动 下一篇:宋卫平赌赢九龙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