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化增速与M2/GDP双高值得关注

时间:2022-05-26 01:45:41

货币化增速与M2/GDP双高值得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与金融市场化进程滞后和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经济高速的货币化。2001年底,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达8000多亿元,商业票据和贴现发生额近3万亿元,外汇交易750亿美元,上市公司1100多家,市值总额4.35万亿元。黄金交易所也在上海开始了试营业。金融的超常规发展既是成就也是问题,相对于实体经济的疲软和社会投资回报率的低下,信用的膨胀可能预示着经济泡沫。

银行信贷活动的过分活跃,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1985年全国各项贷款仅为6000亿元,到2001年仅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额就达到7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8%。这个增长率几乎是经济增长率的两倍。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的结果就是M2/GDP值的不断上升。衡量货币化的指标M2/GDP,1985年为60.8%,2000年就高达152%。无论是货币化的增长速度还是M2/GDP的比例,都创下了世界纪录。

中国20余年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为什么一直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上升速度?这么多货币到明P/乙去了?

从M2/GDP的数据看,中国和日本的广义货币对GDP的比率都很高,中日两国在货币市场上有哪些共同之处?不良资产比率较高。日本由于泡沫经济而形成了大量的呆坏账,中国因为国有经济的软预算约束而形成大量无法回收的贷款;又由于中日两国居民储蓄率高,存款都集中于银行等储蓄机构,投资失败或其他原因贷款收不回来,居民不直接承担财务损失,这就很自然地表现为高的不良资产比率和高的广义货币对GDP的比率。

从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的比值(MJM2)上也可以得到上述结论:中国狭义货币占广义货币的比重由1985年的64%下降到1995年的39%。广义货币不仅增长快,而且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居民储蓄增长最快,比重不断提高。这说明居民收入中扣除消费的资金,全部压在银行的存款上。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金融机构的存款(或称准货币)与流通中的现金的比例越来越高。可以推定,构成银行主要资产的储蓄存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呆滞的贷款,而且货币使用效率比较低。

这些包含大量不良资产的银行存款的利息最终需要由企业来支付,中国企业信贷资金的实际成本是很高的,不仅远高于银行贷款的名义利率,甚至还高于许多企业的经济回报率。这种情况造成了企业“赖账”和银行不良资产比例居高不下。

单纯金融规模的扩大并不能说明市场化程度,甚至不能说明金融深化的问题。因为金融深化更重要的是金融结构的变化和利率的市场化。

中国广义货币(M2)的增长,及其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不断提高,有可能并非金融深化的标志,而是金融泡沫积聚的征兆,因银行存款和市场流通中的现金乘数效应不一样。居民把手持现金存到银行,银行就可以利用贷款渠道把资金转到贷款人手里,而当这部分资金再以存款的方式转到银行体系时,就构成了一个货币再创造的过程。因此现金或存款对个人来说只是一个资产调配的考虑,但对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却会造成巨大影响。(摘自2003年3月25日《中国证券报》)

上一篇:今年金融运行中值得关注的三个问题 下一篇:新资本协议与银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