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的复古与创新

时间:2022-05-26 11:43:03

茶道的复古与创新

时代在变,不要说唐朝的人与我们现在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即使年轻的一辈也跟他们老爸老妈的说话方式不同。您会说那只是表现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事实还是不变的,就如宇宙运行的规律一样。现在我们要说的也只是表现的方法,不要因为表现方法的不适当而让别人认不清楚事物的本来面目。

如果您穿着唐朝的服装在大街小巷上过活,大家一定认为您脑筋有问题,要不就是爱现。如果您遇到有人到商店买东西,说的尽是唐朝时所使用的话语,大家也一定会说您的脑壳坏了。以上这些现象只适合在以保护历史为使命的博物馆或表演场所出现。现代人为什么不再依过去那种表现方式做呢?因为大自然的格局数万年看不出有什么改变,人类只好弄点新鲜事自娱,于是时代的变化就产生了。不跟着变化的人就会落伍,落伍到看不懂当代的事,听不懂当代的话。

也有人会说,我们不得不利用一些祖宗遗留下来的“图腾”,否则很难表明我是中国的、我是东方的,于是谈到中国的建筑就现出琉璃瓦与红柱子,谈到中国服装时就亮出旗袍与唐装。但是既然日常的言语举止思想都已经是当代的了,为什么不拿出自己当代的建筑与服装呢?有人会代为回答:还来不及产生当代的建筑与服装语汇嘛!

现在说说茶,现在的“茶”还是唐宋那时的“茶”,制法、种类或许有所不同。喝茶的道理,现代说的与晋代杜育、唐代陆羽所说的也相距不了百里,但是由于人们勇于创新,茶的种类、喝茶的方法、陪它一起玩的项目愈来愈多。这是好的现象,不但我们可以日新月异地过日子,宇宙或许因此数百万年后有了一些进化。因此我们不妨大胆地以现代的方式来述说当代的茶事,不必羞答答地穿着古人的衣服、走着古人的步伐喝茶,说“道”时也三句不离古人之语。但那总是别人的东西、古人的东西,不像前面所说的以古代的语言与别人交谈一样奇怪吗?还是您要说,咱们的当代茶道语汇尚未建构完成?

泡茶不一定要在唐式的建筑物或草庵式的茶屋里,喝茶不一定要穿唐装或和服,茶会“中席”的音乐也不一定要东方的古乐。我们期待以当代时空景象出现的茶道场景。茶道近三十年来,在各地茶人的努力下,不论制茶、泡茶、品饮、思想等方面都已具备“以当代语言述说当代茶道”的能力,只是前人的功绩显赫,害得我们有点心虚。

上述所说的创新并不表示一点历史传承都没有,但是我们鼓励拿出自己当代的东西,不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从旧书堆中找出来的。在这创新的手法与内涵上,不直接引用特定民族或地域的“商标”,但仍然能透露出自己想要表现的特质。就如同不一定要看商标,就知道是哪家公司的产品一样。

说到这里,不得不谈到能不能复古的问题,美术作品能不能复古?音乐能不能复古?茶道能不能复古?看了上文的讨论,好像没有复古的必要,即使复古了,是要人们把它当古人、古物看呢还是当他是今人、今物?俄罗斯画家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96~1944)说:即使企图使过去的艺术形态复苏,最多只能产生死胎作品。

对过去已经有辉煌成就的事物之复兴,如茶道,如水墨画,既然不能复古,再度的创新是更加困难的。我们要找出什么是茶道、水墨画永远有价值的东西,将它保留,并以适合当今人们应用的方式将它表现出来,这就是不必看“陆羽”招牌就认出是茶道的创新作品。

上一篇:那曾经时髦过的胡子杯 下一篇:烟霞天目山,山寺野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