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04 09:25:40

茶道文化

茶道文化范文第1篇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本来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矩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品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 茶道文化丰富多彩,但可归结为茶趣、茶德、茶禅几类。茶趣,即饮茶的乐趣,包括物质乐趣和精神乐趣。佳茗,清泉,茶具,良辰,美景,知音相聚品饮,雅俗共赏。茶趣有雅俗之分,无高下之别。茶德,即茶之功德。与陆羽同时代的刘贞亮提出“茶有十德”: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驱雇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散闷气,以茶利礼让,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茶禅是用以阐释与佛门之密切渊源的。真意乃茶禅结合而达到的一种境界。禅在梵语中意为“静虑”、“思维修”、“弃恶”等。在品茶的精神境界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感受到一位西方诗人的“从一粒沙看世界”的境界。但每位爱茶的东方人都不难停会出从一片茶叶品尝出山川风景与大自然的精神。从茶中领会山川风景,与不断地微妙变化着的真味、真香、真气……不失为一个回归自然的一个简单的法门。那么,茶是如何能给予人这一切的呢?除了自然的奥秘就是人为的配合。茶可独酌,也可共饮。一杯在手,清香满室,消除烦虑,使人拋弃是非心和名利心。“寒夜客来茶当酒”,以茶奉客,虽不及酒后令人豪情万丈、意气风发,但三两良朋,佳茗共饮,闲话家常,天南海北,是何等的惬意。 茶道中蕴涵了丰富的哲理。最突出的是中庸与和谐。有人说,国人之性格如茶,总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人与人互助相依,在友好、和睦的气氛中共同迸步。这话颇有些道理。从表面上看,中国的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形式和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佛教在品茶时,伴以孤寂的清灯,要义在于明心养性;道家茗饮时,寻求空灵寂静雕世超尘;儒家则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各家茶文化的精神有一共同点,即和谐、平静,实际是以儒家的中庸思想为提携的。 在社会生活中,国人主张有秩序,相携相依。多些友谊和理解。早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儒家把这种思想引入茶道,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情。饮茶可以更多的审己自审,清清楚楚的看自己,也清清楚楚的看别人。各自内省的结果是加强理解增进团结。常见酗酒斗殴的却鲜见茶人喝茶打架的,哪怕品饮终日也不会抡起茶杯翻脸。这种和谐的友谊来源于茶道中的中庸精神。 除此以外历代的茶礼处处体现着和谐,中国乃礼仪之邦,所谓礼,不仅讲究长幼伦序,而且更有广阔的含义:对内部而言,表示家庭、乡里、友人、兄弟之间的亲和礼让;对外而言,则表明中华民族和平友好、谦虚的美德。中国茶文化“以茶表敬意”正是这种和谐精神的体现。由于茶文化的广泛发展,在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上都烙下了茶道文化的烙印。由于茶富有大自然美,具有提神益思的功能,饮茶使人心旷神怡,产生美的联想,因而茶也自古就成为了诗欹的吟咏的绝好素材。早在《诗经》中就有了“谁谓苦茶,其甘如荠”。而在诗歌发展的鼎盛的唐代,又是茶文化发展的兴盛时期,饮茶成为一种高雅的时尚。同时也成为一种陶冶情操和交流友谊的方式。杜甫曾有诗写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诗人把他同友人品茶的心情愉悦与环境之优美描绘得如同一幅清新雅致的品茗图。韦应物在诗《喜园中茶生》中写到,“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此物性灵味,本自出山原……”在这里韦应物把茶的高贵品质升华到人生哲理的高度来赞美,可见茶对诗人的重要影响。既是茶促进了诗歌描写内容的拓宽,又是诗歌的流传促进了茶文化的更为广泛的传播和茶饮的推广。 提到茶道就不能不提到日本的茶道。中国虽然没有如日本那样一整套严格规范的茶道规程仪式,但中国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层次复杂、内容丰富,并且有清心、净气、养神、助智等内涵,所以中国存在着与日本茶道明显不同的茶道文化。集中起来,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主要有这样几点明显的区别:第一,中国的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儒、道、佛思想为一体。而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的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利礼让”、“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仪、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公开声明“茶禅一体”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相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第二,日本茶道仪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的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的心物如一的清净之美。但它的“四规”(即:待客亲善、互相尊敬、环境雅静、陈设高雅)和“七则”(即:点茶的浓度、茶水的质地、水温的高低、火候的大小、煮茶的炭料、炉子的方位、插花的艺术)却似乎过于拘重于形式。严格的茶道规程使人难免感到烦琐。中国的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清净无为的神仙世界有很大的渊源。第三,中国的茶文化包含各个层次的文化,日本的茶文化尚未具有全民文化的内容。中国茶文化自宋代就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便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茶馆、茶亭、茶室。在这些场合中,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友人聚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成为生活本身不可或缺的内容。民间各地区则有更为丰富的“茶民俗”。日本崇尚茶道的多为著名的世家,茶道虽在民众中也很有影响,但就其社会性、民众性而言都尚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地步。也就是说中国的茶道更具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典型性。 在现代生活中,茶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表示深情厚意,不仅深入千家万户,而且适用于机关、团体、国家的礼仪。新年常举行茶话会,领导以茶对干部、职工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谢意;群众团体时而一聚,以茶表示彼此相敬;家中父母、姊妹、妻儿相聚小饮,也透露着无限的亲情。甚至许多宾馆饭店,客人入座未点菜,服务员先泡上一杯茶以示欢迎,近年来,各地又纷纷举办国际国内茶文化研讨会,不仅为好茶之人交流心得、交流信息、经济贸易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国内、国际茶人们的友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总之,茶文化中包含了礼让、友谊,体现了亲和、和谐的中国传统精神。#p#分页标题#e# 我国数千年积淀下来的茶文化,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一方面一些学界的有识之士,多方整理搜集茶文化的相关资料,整理出版了不少茶文化的专著,使得中华民族这一优秀文化得以保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传统的茶艺茶道都有不少变化。许多城市中,音乐茶座、京剧茶座、花鸟茶座等不断涌现;高档的茶楼、市民化的茶馆、符合都市快节奏的茶餐厅也日益红火。茶文化这些新的变化,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看,既应肯定其应有的变异性,同时也要注意对传统茶文化的新的变化,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看,既应肯定其应有的变异性,同时也要注意对传统茶文化的继承性。只有大力提倡既继承又创新,我们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才会始终长盛不衰,源远流长,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茶道文化范文第2篇

茶道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

在中国茶道的发展历程中,佛教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唐代《封氏闻见录》载:“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伽,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又唐诗人杜牧的:“今日鬓丝禅塌畔,茶烟轻扬落花风”生动描写了老僧煮茶时闲静雅致的情景。饮茶在大小寺庙的风行,僧人加强对茶叶采制的研究,于是出现历代名山大川寺庙出名茶的现象。如碧螺春,产自江苏洞庭山的碧螺峰,原名“水月茶”,首先又洞庭山水月院山僧制得。武夷岩茶,为武夷寺禅僧制作的最佳。君山银针产于君山白鹤寺。饮茶与佛教的结合,极大的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古书记载唐宋的古寺都设有“茶堂”、“茶寮”,僧人们都在这里讨论佛理禅道,切磋经论,招待施主宾客,啜饮香茗。寺院崇尚饮茶、种茶的同时,将佛家清规、饮茶读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融为一体,“茶佛不分家”、“茶禅一体”、“茶禅一位”由此产生。茶与佛有相通之道,均在主体感受,非深味而不可。饮茶需心平气静,讲究井然有序地啜饮,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净、安逸

中国茶道的发展历程中,涌现了许多茶叶著作。自唐代陆羽《茶经》到清末程雨亭的《整饬皖茶文牍》,专著共计100多种。包括茶法、杂记、茶谱、茶录、茶经、煎茶品茶、水品、茶税、茶论、茶史、茶记、茶集、茶书、茶疏、茶考、茶述、茶辩、茶事、茶诀、茶约、茶衡、茶堂、茶乘、茶话、茶荚、茗谭等。

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为唐代陆羽的《茶经》。陆羽,名疾,认真总、悉心研究了前人和当时茶叶的生产经验,完成创始之作《茶经》。因此被尊为茶神和茶仙。《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中国茶道的先河。自陆羽著《茶经》之后,茶叶专著陆续问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茶事的发展。代表作品有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明代钱椿年撰、顾元庆校《茶谱 》、张源的《茶录》,清代刘源长《茶史》等。

茶道文化范文第3篇

何谓茶道,茶文化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玲教授在其著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对茶艺与茶道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也包含着对茶道概念内涵的阐释。王玲教授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我们从王玲教授的论述中不仅明确了茶道与茶艺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茶道概念的内涵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即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茶道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见性,需要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中如果缺少了茶道精神,茶艺便会无精、无神,就会失去茶艺的真正意义,行道是艺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国唐代著名的爱茶诗人卢仝更是以诗的形式生动且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自身艺茶行道的体会,揭示茶道概念的内涵。卢仝在其著名的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总之,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正如已故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陈香白教授所说:“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有人说,虽然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但却不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不仅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也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茶道”概念的提出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在其著名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茶道”这一概念,使其不仅成为中国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而且也成为世界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该诗的全文是: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虽然对“茶道”这一概念的内涵没有具体解释和说明,但在其诗中应该说已作了很好的诠释,人们如果用心去细细品读该诗不难体会其中的茶道精神。

继诗僧皎然之后,唐时的封演在其编撰的笔记——《封氏闻见记》中再次提到“茶道”这一概念,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我国明代张源在其著的《茶录》中也讲到“茶道”。他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我国不仅是“茶道”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将茶人精神规定为“精行俭德”。陆羽《茶经》中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具有俭朴美德之人。在陆羽看来,喝茶已不再是单纯地满足解渴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对饮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陆羽的茶人精神其实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说陆羽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创始者。

继陆羽之后,唐末的刘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对茶道精神有所表述。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将茶道精神表述为:“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从文化角度把茶道精神升华出来。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矣。冲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可见,宋徽宗赵佶将茶对人的情性的陶冶和饮茶的心境概括为“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八个字,这也就是茶道精神。

由于我国古代茶道将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在一起,使得古代茶人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这样也给茶人留下了选择和发挥的余地,各层次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思想内容加以发挥创造,艺茶中所修之道可以是懦家之道,可以是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以是禅宗及佛教之道,具有因人而异的特征。尽管如此,中国古代的茶道精神还是为后世茶道精神奠定了基础。古代茶人虽然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但基本精神则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后来茶道精神的发展都没有超出上述所说的茶道之要素和内含之精神。

[摘要]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唐时的皎然最早提出了茶道概念;唐时的陆羽则最早创立了茶道精神。正是由于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且最早提出了茶道概念和创立了茶道精神,从而把茶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这也是中国对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茶道文化范文第4篇

日本茶道文化:和敬清寂,一期一会

陆羽写下《茶经》之时,日本尚无人饮茶。日本饮茶,至今不过800余年的历史。日本茶道从形成伊始,便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初期,茶叶由遣唐使传入日本。《日吉社神道秘密记》记载,日本僧人最澄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入唐学习,回国后,于弘仁六年(公元815年)进奉煎茶给嵯峨天皇。此时,传统日本茶道的形式还没有形成,饮茶只是天皇、贵族、高级僧侣等上层社会模仿唐风的一种高雅之事。镰仓幕府时代,日本禅师荣西到中国学佛,同时学习了有关茶树、茶具、点茶方法的知识,回国时带回了茶籽,而且带回了《茶经》手抄本。受中国宋朝的末茶冲饮法影响,日本茶文化的内容丰富起来。在镰仓新佛教的影响下,茶与禅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日本茶道完成了它的草创期。室町时代,日本茶道得到飞速发展。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设计了地面用榻榻米铺就的茶室,形成了茶室的传统。室町时代末期,奈良僧人村田珠光创立了新型的点茶法“茶之汤”。其后,日本茶道经由村田珠光的弟子武野绍鸥的进一步推进而达到“茶中有禅”、“茶禅一体”的意境。通过禅,茶道提升为一种艺术、哲学和宗教。江户时代日本的茶道艺术达到巅峰。村田珠光的第三代弟子千利休创立了“陀茶道”。他将日本的饮茶文化与禅宗、神道等宗教理念相结合,对原有的茶道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对冲茶、献茶等规定了固有的程序。日本茶道有专用茶室,茶室中只有茶具和简单的装饰,茶室中不能高声说话,更不能谈笑喧哗。“茶道中的茶庭,不是供人们欣赏的,而是修行的道场,人们进入茶庭以后就要忘却俗世中的烦恼、私欲,洗清心中的尘埃,露出自由的佛心。”[7](P152)千利休希望通过茶道营造一种礼敬、寂静的环境,使人们随时反省、自律,以期消弭纷争。他提出的“和、敬、清、寂”四字,被称为日本茶道的四谛。“和”指人与茶事的自然融合,“敬”指敬爱之心,“清”源于禅宗的“六根清净”,“寂”即“本来无一物”。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都是紧密联系的。到了20世纪,日本茶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茶人们的发展,日本茶道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等。同时,茶道在平民中也逐渐普及。

中日茶道文化之异趣

中日两国人都喜欢品茶,但在品饮方式上完全不同,对茶艺的诠释也各有千秋。日本茶道一举手、一投足的精心苦练,都是在追求禅境的寂灭与超越。“和中国那种旷达任性、不拘礼节的煮茗清谈式的饮茶风习恰好是相反的。”[8](P236)细观中国和日本茶道的发展轨迹,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二者同源殊途的原因。茶在中国经历了一个由药用到食用、饮用的过程,在历史上也曾受到佛教的影响。但中日茶道文化对禅的参悟之道并不相同。李泽厚指出,中国禅的特点是“由禅而返归儒道”[9](P191)。中国茶道伴随文人们的身影,他们将洒脱不羁、品茗悟道的逍遥的精髓融入了茶中。正如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歌》中曰:“(饮茶)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在茶道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人重“生”的特性,使得饮茶具有了较多的现实目的。相对于品茶本身,更注重通过品茶达到娱情舒性、交友的目的。并不注重品茶形式,而是充分地享受品茶过程所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及精神的愉悦。汉语以茶字当头的四字熟语“以茶会友”、“以茶代酒”等无不反映了茶道文化的社会功能。茶被引入日本后,没有历经药用、食用、饮用的发展过程,一开始就被看作是一种奢侈品和文化的载体。日本茶道在中国宋代禅院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从创立伊始就与禅有着紧密的联系。禅宗认为“生为梦幻,死为常住”,茶道文化对禅的解释迎合了武士“勇武”、“无畏而死”的心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茶道受到统治阶层的推崇,与权势和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日本茶道各时期的代表人物如村田珠光、千利休、片桐石州、松平不昧、井伊直弼等,大多具有政治家和茶人的双重身份。到了现代,日本茶道则成为了一种以身体动作为媒介进行表演的艺术。日本茶道具有严格的规则和仪式,茶道提倡的“和敬清寂”、“一期一会”、“独坐观念”等宗旨,强调了日本茶道修身养性的功能。

茶道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和”文化;中国茶道;核心精神

[中图分类号]B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1)01-0041-03

中国自古就有“香草美人”的文化传统,许多平常的物质生活深深地溶注了高深的文化内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茶了。茶首先是一种饮品,有着自然的物质属性,发展到一定时期,便注入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将饮茶艺术化即茶道。茶道使人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营造美妙的境界。茶道中贯穿着儒、道、佛的深刻哲理,其高雅深沉、形神兼备,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的精神。

一、物质与精神中的“和”文化

茶这种物质上升到精神境界,就成为精神的载体,物质和精神的介质,物质和精神的“和”文化体现。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其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即“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陈香白先生给茶道下的定义是:“中国茶道包涵茶艺、茶德、茶礼、茶情、茶学说、茶导引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日本学者把茶道精神归纳为“和、敬、清、寂”。台湾茶人则认为是“和、静、怡、真”。现代茶道名人林治则把“和、静、怡、真”定义为茶道精神等等,不一而足。在饮茶的习俗中,将“茶”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

在茶道中心灵和谐宁静。人们围坐一起,一杯香浓清馨的茶自左至右顺时针自然传递,没有尊卑,没有身价。没有人身上所赋予的社会属性,只有人本身,人的自然属性,人们回归自然人的这一本性,心情自然而放松,忘却了人世间的纷争。心灵得以净化,仿佛融入了宁静的大自然般,感受着和清风、花草、山川的自然风景,品味着山川、自然所凝结的甘露,甘露的甘甜和滋润,五脏六腑似都得到自然之气,冲涤着人的心灵,让浮躁的灵魂得到安宁,使纷乱的人身得到休憩,让心灵在此时升华。并在清香、水声和杯壶的传递中,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梳理,顺应自然法则的需求,和谐、平静。

在茶香的氤氲中修心、修德、修性。茶香修心,在茶香中,似置身于武夷山秀美的自然风光中,怡人心脾;似置身于潺潺的小溪中,心境自然流淌而宁静;似置身于清寂的道家仙山,聆听道家清静无为所带来的内心的平和及了然于心的轻松和美好。茶以修德,在茶香中似沉浸在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创造和谐气氛,沟通思想,增进彼此友谊;似领略佛家的自修和内省。而以茶修性,正如陆羽眼里的茶汤,它包含孕育了大自然最洁净、美好的品性。把个人融入大自然中,情景合一,茶道中的“和”文化精神在此时展现。

素有“茶痴”之称的唐代诗人卢仝饮茶,感受到的是清风细雨向身上飘洒,可以“情来爽朗满天地”。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更把整个汲水、烹茶过程与自然契合。他的《汲江煎茶》诗云:

活水还需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呼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诗人临江煮茶,首先感受到的是江水的情意和炉中的自然生机。亲自到钓石下取水,不仅是为煮茶必备,而且取来大自然的恩惠与深情。大瓢请来水中明月,又把这天上银辉贮进瓮里,小杓入水,似乎又是分来江水入瓶。茶汤翻滚时,发出的声响如松风呼泻,或是真的与江流、松气合为一气了。然而,茶人虽融化于茶的美韵和自然的节律当中,却并未忘记人间,而是静听着荒城夜晚的更声,天上人间,明月江水,茶中雪乳,山间松涛,大自然的恩惠与深情,荒城的人事长短,都在这汲、煎、饮中融为一气了。茶道中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的精神,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人们从茶中领略自然的箫声,尽量“忘我”,求得心灵的某种解脱。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茶道中得到充分体现。

茶作为一种饮品,一种客观物质,演变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并由生活方式,上升到精神,演变为文化,深深扎根于“和”的传统文化的记忆中,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在人类的生存方式中,还没有哪一种物质如茶那样,在茶道中成为个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介质文化,茶体现了“和”文化的重要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

二、茶礼中“和”的文化气质

中国人做事历来讲究“以和为贵”、“和气生财”,主张“外用儒术,内示阴阳”,不说硬话,不做软事,取“中和”以待人,行“中庸”以理事,表象是事,实质体现的是人的世界观和处世观。这些深奥的哲理,正如一杯淡淡的茶水,使人们在日常的平凡生活琐事中感悟人生大道。历代茶人也都以“和”作为一种襟怀,一种气度,一种境界,在品茗中不断修习,细细体悟,不懈地追寻自我,超越自我,完善人格。

以茶敬客是中国普遍的礼仪习俗,是礼仪之邦的礼让、友谊、亲和的象征,是人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奉茶明礼敬尊长”是中国家庭茶礼的主要精神,家人闲暇或宴请宾客、过年过节,小辈们就会给家长敬茶,给来客端茶,从品茗中享受和敬亲睦、天伦之乐,加强彼此的亲和力,体现礼让和节制、包容和尊重的文化传统美德。 无论贵胄显达,黎民百姓,释道教徒,雅士武夫,虽“道”不同,皆能遇茶相安。

中国人饮茶受儒、释、道三教一贯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支配,言谨行慎,不偏不倚,保合太和。无过及而无不及,凡事都合乎中庸,和谐自然,绝无造作。不管你是有事找茬,无事闲坐,还是有求于人,上门一杯茶,先稳定情绪,拉近感情。边喝茶边论事,说理讨结果,道实情寻帮助,天南海北侃大山,事说毕茶喝完,该干啥还干啥,心平气和,和颜悦色。

宴前饮茶。大凡红白喜事,主柱乔迁,升官折桂,都要宴前饮茶。婚嫁时,娘婆二家的亲朋好友、七姑八姨坐在一起,敬茶奉烟吃喜糖,大家说些祝福和希望新人“白头偕老”、“早生贵子”的吉利话,气氛温馨融合,人人和美亲睦,热热闹闹,其乐融融。办丧的,外家人、本家人围坐在一块,追忆死者生前功德,商量丧葬办理规格,一杯茶喝得大家满意,和气之中善后敲定。不管是喜也好,悲也罢,一杯茶总能让人涤滞雪燥,冷静下来,顺顺当当地把事办好,各方如意。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友情,在审己、自省中加强理解。

说事摆茶。中国人性格像茶,总是清醒、理智地看世界,不卑不亢,执著持久,强调人与人相互依存,在友好、和睦的气氛中共同进步,这是主流。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或为名,或为利,难免磕磕绊绊,就是同床共枕的夫妻也会反目为仇,但中国人相互发生利害冲突后,大多君子动口不动手,采取说理的方式解决。热茶一泡,找来仲人,双方道情,互找不足,于说理调解中化干戈为玉帛,和风细雨地让大家心悦诚服,重新走上友好共处的道路,茶起到了一种加速和解的催化酶的作用,更多唤起人类善的本性,能使这纷乱的世界更加清凉、安定而祥和。

总之,通过茶净化思想,纯洁心灵,求静、求豁达、明朗、理智这方面,儒、佛、道三家都在茶道中得到精神的寄托而达到一致,是“和”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

茶道以“和”为最高境界,亦充分说明了茶人对儒家和谐或中和哲学的深切把握。无论是宋徽宗的“致清导和”、陆羽谐调五行的“中”道之和、斐汶的“其功致和”,还是刘贞亮的“以茶可行道”之和,都无疑是以儒家的“中和”与和谐精神作为中国的“茶道”精神。

茶道文化范文第6篇

在自然山水的幽静清雅中,茶和蝉、竹一起构成了象征峻洁高志的意象,这正是文人们追求的精神境界。至宋代,茶在文人雅士之间更为流行。宋徽宗以皇帝的身份著《大观茶论》。上行下效,文人间盛行斗茶之风。斗茶是品评茶水倒入碗中的形状、颜色等,要求能真正品玩鉴赏饮之“真味”,文人气息浓厚。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体察民情,为减轻百姓负担,下令贡茶改制,使制茶、饮茶方式走向简约化。穷工极巧的斗茶之风衰退,盛行了几个世纪的煎茶法也变革成用沸水冲泡的瀹饮法。因瀹饮法冲泡简便,民间茶馆兴起,饮茶在酒肆勾栏等娱乐场所开始普及。自明清以来,这种大众化的品饮方式广泛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植根于广大平民百姓之中,成为整个社会的生活艺术。据《儒林外史》记载,明清时,南京城“大小酒楼有六七百所,茶社有一千余处”[6](P254)。在中国茶道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各地区的饮茶法也逐渐吸收了地方特色而发展成为某些有独特讲究的茶文化。例如起源于宋代的功夫茶文化,至今仍盛行于广东的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饮茶方式。

日本茶道文化:和敬清寂,一期一会

陆羽写下《茶经》之时,日本尚无人饮茶。日本饮茶,至今不过800余年的历史。日本茶道从形成伊始,便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初期,茶叶由遣唐使传入日本。《日吉社神道秘密记》记载,日本僧人最澄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入唐学习,回国后,于弘仁六年(公元815年)进奉煎茶给嵯峨天皇。此时,传统日本茶道的形式还没有形成,饮茶只是天皇、贵族、高级僧侣等上层社会模仿唐风的一种高雅之事。镰仓幕府时代,日本禅师荣西到中国学佛,同时学习了有关茶树、茶具、点茶方法的知识,回国时带回了茶籽,而且带回了《茶经》手抄本。受中国宋朝的末茶冲饮法影响,日本茶文化的内容丰富起来。在镰仓新佛教的影响下,茶与禅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日本茶道完成了它的草创期。室町时代,日本茶道得到飞速发展。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设计了地面用榻榻米铺就的茶室,形成了茶室的传统。室町时代末期,奈良僧人村田珠光创立了新型的点茶法“茶之汤”。其后,日本茶道经由村田珠光的弟子武野绍鸥的进一步推进而达到“茶中有禅”、“茶禅一体”的意境。通过禅,茶道提升为一种艺术、哲学和宗教。江户时代日本的茶道艺术达到巅峰。村田珠光的第三代弟子千利休创立了“陀茶道”。他将日本的饮茶文化与禅宗、神道等宗教理念相结合,对原有的茶道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对冲茶、献茶等规定了固有的程序。日本茶道有专用茶室,茶室中只有茶具和简单的装饰,茶室中不能高声说话,更不能谈笑喧哗。“茶道中的茶庭,不是供人们欣赏的,而是修行的道场,人们进入茶庭以后就要忘却俗世中的烦恼、私欲,洗清心中的尘埃,露出自由的佛心。”[7](P152)千利休希望通过茶道营造一种礼敬、寂静的环境,使人们随时反省、自律,以期消弭纷争。他提出的“和、敬、清、寂”四字,被称为日本茶道的四谛。“和”指人与茶事的自然融合,“敬”指敬爱之心,“清”源于禅宗的“六根清净”,“寂”即“本来无一物”。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都是紧密联系的。到了20世纪,日本茶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茶人们的发展,日本茶道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等。同时,茶道在平民中也逐渐普及。

中日茶道文化之异趣

中日两国人都喜欢品茶,但在品饮方式上完全不同,对茶艺的诠释也各有千秋。日本茶道一举手、一投足的精心苦练,都是在追求禅境的寂灭与超越。“和中国那种旷达任性、不拘礼节的煮茗清谈式的饮茶风习恰好是相反的。”[8](P236)细观中国和日本茶道的发展轨迹,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二者同源殊途的原因。茶在中国经历了一个由药用到食用、饮用的过程,在历史上也曾受到佛教的影响。但中日茶道文化对禅的参悟之道并不相同。李泽厚指出,中国禅的特点是“由禅而返归儒道”[9](P191)。中国茶道伴随文人们的身影,他们将洒脱不羁、品茗悟道的逍遥的精髓融入了茶中。正如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歌》中曰:“(饮茶)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在茶道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人重“生”的特性,使得饮茶具有了较多的现实目的。相对于品茶本身,更注重通过品茶达到娱情舒性、交友的目的。并不注重品茶形式,而是充分地享受品茶过程所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及精神的愉悦。汉语以茶字当头的四字熟语“以茶会友”、“以茶代酒”等无不反映了茶道文化的社会功能。茶被引入日本后,没有历经药用、食用、饮用的发展过程,一开始就被看作是一种奢侈品和文化的载体。日本茶道在中国宋代禅院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从创立伊始就与禅有着紧密的联系。禅宗认为“生为梦幻,死为常住”,茶道文化对禅的解释迎合了武士“勇武”、“无畏而死”的心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茶道受到统治阶层的推崇,与权势和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日本茶道各时期的代表人物如村田珠光、千利休、片桐石州、松平不昧、井伊直弼等,大多具有政治家和茶人的双重身份。到了现代,日本茶道则成为了一种以身体动作为媒介进行表演的艺术。日本茶道具有严格的规则和仪式,茶道提倡的“和敬清寂”、“一期一会”、“独坐观念”等宗旨,强调了日本茶道修身养性的功能。(本文作者:舒敏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茶道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中日茶道精神;茶文化差异;两国关系

在日语中,“道”作为“汉语造语成分”用法很是广泛,除表示道路(国道、轨道、铁道、隧道……)、准则、道理(王道、佛道、邪道、正道、常道……)等外,更多地是表示专门的技艺、学问。如日本茶道、剑道、柔道、书道、花道、艺道、香道、歌道、武道等,都是作为日本人的一种素养而专门学习的技艺。在我们中国,一般说来人们是不会轻易称"道"的,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道”是一种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带有崇高性。而日常可以称之为"道"的,恐怕只有茶道了。喝茶,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日常行为,但是它已经形成了中国人自己的一种文化,一种意境。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茶业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茶道兴于唐代,盛于宋、明。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的巴蜀,当时的巴蜀,以茶作为一种贡品,在茶业史上已有突出的地位。两晋三国时期,巴蜀增强了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长江中游地区茶业开始发展壮大,随后波及到了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到了唐朝,茶业传播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且当时的制茶技术也发展到了一个高水平,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当时的茶叶成产技术中心,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而“茶道”一词也在当时产生。

中日文化交流始于7千年前,但中日茶文化的交流是随着遣唐使的出现才开始的。日本开始学习引入中国古老文化,奈良时期,中国朝廷赐茶给日本,日本从此开始接触到茶。公元805、806年,日本日本最澄、海空禅师来中国留学,回国时带回了茶籽,开始建立茶园,开始了日本的茶业的发展。但是中国的茶叶开始传入日本时,只作为“药”来饮用。但中途由于宇多天皇下令终止与中国的交流后,中日茶文化的交流也因此中断,直到宋代的荣西禅师又从我国传入茶籽种植。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茶道。

中国茶道融入了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三者相互结合,体现了“礼义仁德” 等道德观念。自古以来,各寺庙历代都有种植自己的茶园,来满足僧人对茶的需求。因为僧人们都把茶作为修身养性时的伴侣。高僧们竞相以茶为题,吟诗作对,把佛教中的哲学思想和理念运用在茶上,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给茶文化更增添了一种神韵。而日本茶道则主要讲究中国的“茶禅一味”的思想,吸收了部分中国茶文化的思想,表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与美德。它告诫人们要修身养性,平等待人,和平共处。

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神理念,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达到精神和人格上的洗礼,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台湾中华茶艺协会表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讲究的是“清、敬、怡、真”。“清”指“清洁、清廉、清静、清寂”。不仅要讲究事物外表的清,更重要的是讲究内心的宁静、明廉、知耻。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有着渊源关系。 “敬”是万物之根本,是指对人尊敬,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要诚恳待人不能带有轻视虚伪之意,谨慎行事。“怡”则带有愉悦之感,是指茶道中人的一种身心的享受。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纷争,培养自身的宽阔胸襟,远大目光。“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要以科学的方法求取饮茶的真谛,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总而言之,就是感悟人生的真谛,用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待人,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

日本茶道的茶道虽然起源于中国,但远不及中国的历史悠久,但是发展至今,它也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名族色彩。日本人把茶道视为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将日常生活与宗教、哲学、伦理、美学融为一体,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文化艺术活动。日本的茶道不是个人的茶,而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和审美观。通过茶道使人们摆脱现实社会的制约,从内心得到共鸣。

日本的茶道要求严格,步骤繁琐,而且,根据来宾身份,地位的不同或是季节的不同,室内装饰摆设也要有所改变。同时,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流畅到位,并且与音乐相融合,伴有节奏感,这样才能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体现了“和、敬”的精神。而日本某些有地位的家庭有专为品茶或举行茶会而建的茶室。大小以“榻榻米”四叠半为标准,面积大于四叠半的称做“广间”,面积小于四叠半则称作“小间”。一般在茶室旁有一个“水屋”,用来准备和清洗茶具。茶具要保持清洁,同时品茶之人的心情也要清净。泡茶时,茶室要求气氛怡静,茶人表情庄重。体现了“清、寂”的精神。总之,“和、敬、清、寂”就是希望我们在品茶之时扫除心中杂念,去享受茶室的宁静,好好地去喝一杯茶。

日本茶道中,客人入座后,茶师就按规定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沏“抹茶”。泡茶过程中,有时会使用一种圆形竹刷的茶具,搅和茶叶末起泡方可饮茶。客人在品茶时,要将茶碗放在胸前顺时针转两次,每次约30度,然后开始品茶,每次一小口,不能一次喝完。品茶完了,右手指在品茶处稍稍擦拭,再逆时针转两次以还原。日本茶道在服装方面,也很有讲究。必须穿黑色的带有白色纹饰的和服。

日本茶道讲究之典雅,礼仪,使用茶具之精,恐怕与茶道元祖中国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很难想象日本的茶道的严谨,复杂。它已经超出了品茶的范围,可以说是精神上的享受。

然而,中日茶道也存在着相同之处,那就是茶道都体现着生命的生生不息,体现着生存的喜悦之意。因此,在茶室可以安放一些小生物,譬如:插花或养鱼,养鸟之类的。但不宜多放,以免破坏了茶室原有的纯朴之味。品茶时可以相约几个茶友,边品茶,边体味这些小生物的美好。但这些小生命即将凋谢之即,大家也可以相互交流,感悟生命的凄凉与衰败。通过友人之间互通心得,进一步培养对生命的无畏。

同样是品味生命的枯竭,日本茶道重在欣赏其死亡,而中国茶道则重在使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这就是中华文化高于日本文化之处,更是中国茶道胜于日本茶道之处。

中国的茶文化可谓在各个阶层都很普及。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茶文化甚至深入到了市民阶层,茶成为友人之间交流的媒介,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日本的茶文化尚未到达全民化程度。但是日本的茶道却具有典型性,具有相当程度的民族特色,相比中国茶道,由于太过普及,无仪式性,所以一说到茶道,往往首先会想到日本。

中日茶文化的交流经历了一千多年,也可谓历史悠久。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发展主流,中日两国在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关系由紧张慢慢发展到和平友好往来,中国的茶文化在其中也有着一定的带动作用。中国的茶文化现在正一步步走向世界,走入各国文化中。中国茶文化一定程度上缓解中日两国紧张的局势,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喝茶能缓解心情,舒缓压力。独自倚在窗边,静静地品上一杯茶,回忆过去的时光,构思美好的未来,甚是惬意,让人陶醉。“萦萦茶香,伴我一世;悠悠岁月,与茶共度。与细品慢啜中体会茶之神韵,追求人生的泰

然!”

【参考文献】

[1]漫谈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茶叶通讯》2004年03期

[2]中华茶艺的基本精神--《农业考古》1993年02期

[3]罗国中《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4]姜天喜 邓秀梅 吴铁 《日本茶道文化精神》

茶道文化范文第8篇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层次复杂、内容丰富,而日本茶道自成体系,有其严格的程式。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取茶的清心、静气、养神、助智等精义,应该说都是健康向上的。

有学者认为,日本的茶道与中国的茶道有渊源关系。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主要有以下几点明显区别:

1 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多、相互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可以做出宏篇大论来。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公开申明的“茶禅一位”,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2 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的清静之美是顺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规”、“七则”似乎过于拘重形式,打躬静坐,世人是很少能感受到畅快自然的。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神仙世界很有渊源关系,作为艺术层面的中国茶文化强调自然美学精神便成了一种传统。但是中国的茶道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无道了,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所以一说茶道,往往首推日本。

3 中国茶文化包含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日本茶文化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中国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便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茶馆、茶亭、茶室。在这种场合,土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友人欢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民间不同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日本人崇尚茶道,有许多著名的世家,茶道在民众中亦很有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尚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也就是说,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四规”:待客亲善,互相尊敬,环境幽静,陈设高雅。

茶道文化范文第9篇

摘要:

茶道是一种古老的饮茶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柴烧工艺作为一种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最古老的陶瓷烧制技艺。上面两者都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延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从茶道和现代柴烧茶具自然回归、环保养生、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浅析现代柴烧茶具对茶道文化的影响,希望能从更多的方向和角度对茶道文化和柴烧工艺进行研究。

关键词:

茶道;现代柴烧茶具;自然回归;环保;精神文化

1茶道文化的概述

“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出自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的《饮茶》篇,意思是:有个叫常伯熊的人,根据陆鸿渐(陆羽的字)的论说作了大量补充,于是茶道盛行,王公朝臣没有不喝茶的。这是“茶道”一词被首次提出。茶道是饮茶文化的最高境界,融入了哲学和人们对生活的思想、精神的一种文化。茶树,是东方一种神奇的植物,它原产于中国,中国也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顾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说明中国人在秦统一巴蜀以后就有饮茶的习惯。茶道文化始于唐,兴于宋。唐宋年间,我国的茶道文化已经十分成熟,人们对饮茶的流程、习惯等已经很讲究,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圣”陆羽的《茶经》记录了唐代人们煮茶的技艺、制茶工具和方法等等,非常清晰地反映了唐代大兴茶道的情况。到南宋年间,日本僧人将中国的茶叶、茶具和饮茶的方式带回了日本,自此,中国茶文化传到了日本,日本茶道文化逐渐形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具就是茶道这件“事”的“器”,是茶道文化最关键的媒介。器为茶之父,对茶道而言,茶具不仅仅是一种盛放茶汤的容器,更是人们在享受茶道时把玩的器物,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每个时代的喝茶习俗不同,茶具呈现的特点也不相同。陆羽在《茶经》中详细地介绍了茶道所需的二十几种器皿,包括规格、结构、造型、用途和使用方法,这是对茶具最清晰、最完整、最系统的记录。唐朝的茶具配套齐全,略显繁琐;到了宋朝,大兴“斗茶”,相应的茶具则有罗茶、候汤、点茶、品茶等工具;元、明以后,人们饮茶就开始简化,茶具也随之简化为茶壶、茶杯、茶罐等。中国的茶道文化吸收融入了我们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以及佛学的禅宗文化。道家学说崇尚“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回归、环保养生、质朴极简的生活,笔者认为这便是茶道的灵魂,也是现代柴烧器的精髓所在,而现代柴烧茶具和茶道文化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现代柴烧的发展

柴烧,是以木柴为燃料的一种陶瓷烧制工艺。有传统柴烧和现代柴烧之分,传统柴烧是一种较为纯粹的以柴烧制的工艺,为了避免坯体烧制过程中直接接触火焰和柴灰,人们将坯体放置在匣钵内进行烧制。而现代柴烧则追求自然落灰的效果,坯体直接放置窑内,木材作为燃料,燃烧产生柴灰,高温下,落在坯体上的柴灰和泥土中的金属发生反应,形成天然的柴灰釉。现代柴烧器种类越来越多,主要涉及到茶具、花器、食器等生活用器。茶具主要包括茶碗、茶托、茶壶、壶承、茶盘、茶叶罐等等。

3现代柴烧茶具对茶道的影响

黑格尔曾说,理念的最浅近的客观存在就是自然,第一种美就是自然美。现代柴烧茶具采用天然的泥料和木材,自然落灰,呈现出自然材料最本质的样子,追求自然的和谐之美。自然的材料、原始的工艺,加以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是大自然最美的馈赠。饮茶文化也是一样,取人工种植和制作的茶,配以自然的泉水,三五好友聚集,饮下这自然的香甜。不管从工艺材料还是文化的角度,柴烧茶具和茶道都不谋而合。自然健康的器,才配得上人们对茶道的追求。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茶道可以暂停我们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慢下来,坐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享受精神上的追求和愉悦。被快捷的高科技包围的我们,渴望回归自然,现代柴烧茶具从材料到工艺,反映了更高层次的回归,遵从质朴的原始美。现代生活中,茶是健康的绿色饮品,也是环保养生界的翘楚。喝茶不仅仅为了解渴,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茶道是快节奏生活中的一丝清凉,一抹绿色,修身养性。现代柴烧茶具恰恰契合了茶道这一特点,自然环保,无工业添加。具有手工温度和人文气息的现代柴烧茶具,盛装着最健康的茶水,是我们追求绿色环保、健康养生的良选。柴烧器盛着茶,茶水滋养着器,茶道文化和现代柴烧茶具就这样相辅相成,给我们最好的体验。过去,人们追求工艺精致、装饰精美、色彩华丽的陶瓷,现代柴烧工艺的出现,表明人们的审美在发生变化,开始追求自然淳朴之风。人们逐渐以一种包容、随意的心态看待周围事物。茶道经历改朝换代的发展,逐渐变得简单,不仅是一种仪式,一种礼节,还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追求。茶道不再循规蹈矩,而是以更多的形式存在,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人们越来越包容的审美,让茶道文化的发展有更多的可能性。

4结语

伟大的思想家、哲学老子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而庄子尊重天道,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就是我们中国的道家思想,其“清静无为,顺应天道”的主张正是柴窑烧制的诠释,顺应自然,崇尚自然,土和火的自然结合,便有了素雅脱俗的柴烧器。一件不起眼的柴烧杯就能体现老庄思想的人生哲理,这就是现代柴烧器的精髓。而我们的茶道可以体现一个人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属于一种东方文化,包括道家的“天人合一”。现代柴烧茶具与茶道文化密不可分,相得益彰,柴烧茶具对茶道文化来说是点睛之笔,而茶道文化也是柴烧茶具的一种完善和升华。

参考文献:

[1]丁佳青.大巧若拙———现代柴烧陶艺的美学分析[J].上海工艺美术,2014(4):56~58.

[2]刘祥.论柴烧的过程美[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

[3]徐德龙.浅谈陶艺中偶然性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J].才智,2009(10):184~186.

[4]南芳.器为茶之父———中国茶具的历史文化变迁[J].茶博览,2006(6):14~15.

[5]高进.浅谈中、日茶文化中陶瓷茶碗的差异及成因[J].中国陶瓷,2009(09):55~57.

[6]鹿鸣.当代柴烧:纯粹之美[J].艺术市场,2013(21):33~40.

茶道文化范文第10篇

它们更加注重茶之人文精神的表达与呈现,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或是传达一种时代的精神。

“世博”十大名茶

2009年,经过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上海市茶叶学会和“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招管会的评选,安溪铁观音、都匀毛尖、湖南黑茶、西湖龙井、武夷岩茶、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天目湖白茶、“张一元”花茶、福鼎白茶(太姥银针)戴上了“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桂冠,进入世博会联合国馆,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代表“中国茶叶国家队”集体亮相,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茶的无限风采和无穷魅力。

这十大传统名茶都是“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招管会从现有16家传统历史名茶中确定的,人选联合国馆的中国名茶严格限制为10种,并涵盖六大茶类。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开播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是中国首部全面探寻世界茶文化的纪录片,一共分为六个篇幅,为“土地和手掌的温度”、“路的尽头”、“烧水煮茶的事”、“他乡,故乡”、“时间为茶而停下”以及“一碗茶汤见人情”,分别从茶的种类、历史、传播、制作等角度完整呈现的关于茶的故事。

纪录片从确定选题到完成,历时两年,其中前期策划就有半年。摄制组穿越了遍布全球的茶叶国度,深度走访了全世界200余位“茶人”。最终,摄制组精选了其中60余位“茶人”的茶话茶事,讲述了茶地的自然奇观、神秘的制茶工艺、各国的茶道以及茶与人的故事。2013年11月18日央视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首播。

央视十套《茶叶之路》开播

由中国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主导录制的《大型媒体行动-茶叶之路》于2012年7月6日在中国茶乡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发车仪式。

“茶叶之路”是中国古代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最著名的国际商贸通道。它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由山西商帮主导,途经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穿越蒙古国,最终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全程近两万公里。《大型媒体行动-茶叶之路》以重走“茶叶之路”的方式,沿途拜访茶路遗存,探寻湮没在历史中的中俄茶叶贸易盛况,展现中国茶文化魅力。

云南马帮进京

300多年前,云南普洱贡茶进京,在云南产地上驮时有些是生茶,历经马帮运行过程中5个多月不同地域和不同气温下的“自然发酵”,其色味“誉享京华”。为再现普洱茶这一神奇的品性,2005年5月1日,一支打着“云南普洱・瑞贡京城”旗号的马队,从云南出发,历经5个多月的时间,马背上驮着普洱茶,行走了4100多公里,于当年10月10日进入北京地界。

这支由120匹马、43名赶马人、20多名管理和后勤人员组成的普洱茶马队重走了300年前的贡茶之旅。通过此次事件,越来越多人关注茶马古道与普洱茶文化。

《印象大红袍》首演

2010年3月29日,由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总导演的《印象大红袍》在福建武夷山正式公演。

《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的推出,打破了固有的“白天登山观景,九曲泛舟漂流”的传统旅游方式与审美方式,把悠远厚重的茶文化内涵用艺术形式予以再现,使之成为可触摸、可感受的文化旅游项目,和美丽的自然山水浓缩成以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

与其它4个“印象系列”作品不同的是,《印象大红袍》突出故事性和参与性,不仅展示了茶史、各个制茶工艺,还讲述了大红袍的来历,一杯茶所带来的幸福和感悟。

全民饮茶日

“全民饮茶日”的倡议于2005年春天。在“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期间,在杭的八家国家茶叶科研、教育、文化专业机构和社会团体提出了“倡导‘茶为国饮’,打造‘杭为茶都’”倡议书,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人、爱茶人以及专家学者在杭州西子湖畔建议设立“全民饮茶日”,专家们呼吁,通过“全民饮茶日”,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年轻人爱上饮茶,“使饮茶真正成为国饮”。2009年,作为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活动之一的首届“全民饮茶日”活动,于4月20日(谷雨日)举行。此后,全国各地许多城市也相继举办了“全民饮茶日”这一活动。

福州茉莉花茶申遗成功

福州将两大特产茉莉花和茶结合在一起,产生了著名的福州茉莉花茶,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2014年4月29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遗产指导和科学委员会会议,经过投票表决,福州茉莉花种植和茶文化系统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此次申遗成功,强化了福州作为茉莉花茶世界发源地的地位,并将推动茉莉花茶的保护与发展。

名茶传统制作技艺“申遗”

中国人植茶、制茶、饮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茶叶在历史上长期作为连接中国与东西方世界重要的贸易产品和文化纽带。因此,承认茶在中华民族文化史的重要地位,保护中国茶传统制作工艺,意义重大。从2006年开始,国务院公布的数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青茶、白茶、花茶制作工艺赫然在列。中国主要茶类制作工艺能够从文化遗产的高度被重视和保护,不仅日渐成为传播茶文化、丰富大众生活的重要内容,也必将成为茶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单

2010年,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网联合组建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连续开展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评估工作。2011年年底,最终完成了对93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评估,并于2012年了“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与以往单纯以面积、产量、产值等要素衡量产业发展实力不同,品牌价值综合考量了品牌的成长性、累积性和稳定性等多方面因素,并通过品牌收益、品牌强度乘数和品牌忠诚度因子等品牌指标得以实现品牌价值的量化。数年来,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重要性已得到了品牌建设主体与消费者的共同认可。

茶艺培训热

上一篇:增值税法范文 下一篇:企业增值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