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媒体与美的语文课堂

时间:2022-05-26 07:30:25

论多媒体与美的语文课堂

摘要: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使传统的语文教学如虎添翼。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快捷、图像清晰、色彩丰富等手段,有效地优化了教学结构,使语文课堂变得更美。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课堂;美的情境;美的空间;美的气氛;美的效果。

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在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在不断地提高。多媒体计算机在课堂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虎添翼,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是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快速、图像清晰、色彩丰富等优势,可以有效地优化教学结构,使语文课堂变得更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1]

首先,多媒体给语文课堂创设美的情境。情境教学历来被公认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其目的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合的具体场景或气氛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文质兼美,充满诗情画意,尤其是那些诗词散文所描绘的意境更是令人心驰神往,如雨中泰山的崔巍高大,长江三峡的雄奇险怪,月下荷塘的幽静朦胧,天山景物的珍奇神秘……阅读这些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无不令人“心向往之”。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不可能去“行万里路”读了这些作品,总觉得“隔了一层”。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化文字为图形、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情兼备,以创设美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讲《大自然警号长鸣》的时候,由于身处城市的孩子被高楼大厦包围着,很难感受到无限美好的自然风光,更不要说理解大自然被破坏所带来的灾难。如果利用大量明丽而又清楚的图片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并通过视频动画图像展现人们挥动着手中的斧头把这一棵棵高大的树木砍倒,大片的热带雨林在斧头的肆意纵横中逐渐消失,洪水泛滥,土地沙漠化。这样,直观形象与联想、想象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情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体验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从而给他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能力。

其次,多媒体给作文教学提供美的空间。过去,学生写作文只能从生活与书本中来积累素材,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不是特别丰富,所得的资料有限,学生的作文往往是“无米之炊”,内容陈旧、欠缺新意。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查询资料,去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源源不断的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丰富的材料,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给作文教学提供了美的空间。通过网络,学生可以学习一些优秀作品的语言、布局谋篇的技巧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且教师也可以在计算机上展示范文,让学生批改作文,这样就可以生动、直观、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学习和体会。比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写作文《爱心》时,他运用多媒体演示软件,制作了色彩鲜明的画面,辅以音乐和适当的解说,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洪水泛滥,一群战士——母亲在深夜中哺乳——大雨中,一个学生,一个残疾人——敬老院,一群学生,几个笑呵呵的老大娘,山中破旧的教室里,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一个犯错的孩子,一个严肃的父亲——在图音并茂的情境中,鼓励学生给这图画添枝加叶,增加色彩,或写人记事,或写景状物,让学生在不断的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产生写作冲动,构思和完成一篇有独特韵味、有深度的作文。结果,大多学生都写出了不同寻常的文章。总之,作文教学适当运用多媒体,把作文题以形象的图画再现,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发学生的思维点,进而更有效地促使学生产生写作欲望,这样的写作课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捂着作文本、咬着笔、苦思冥想的不佳状态。如课件:在大屏幕上,先出现一幅静谧的冬夜图,一座小屋静伫在风雪中,小屋里透出温馨柔和的灯光,照亮了窗外的天,雪越下越大,夜色越来越深。最后雪停了,天也亮了——在这动画中,一直配以清新幽雅的音乐,给学生的要求是:让学生根据这个动画片段任意发挥联想和想象,写篇作文加以反映。结果,刺激了他们的写作欲望,写作时,脑中始终有那幅画面,心中所想的自然也随笔而成。

再次,多媒体给语文课堂创造了美的气氛。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2]教育活动应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与学两类活动在时间上具有共同性,并随时产生交互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主体性教学是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拓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多媒体可以强化教学过程中的民主性和开放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从而创造出美的课堂气氛。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手段是统一的,学生一本书、一支笔、一本簿,听听、记记,最多不过问问答答,学生主置不够突出,学习效率也不高。而多媒体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信息交换、传递、处理。我们在课件中设置或留下一些空间,由学生提问、讨论、答题。这样的课件是具有开放性的。课件是帮助学生学习的,而不是教师的私人讲稿。在网络教室上课,每个学生和教师人手一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即问即答,人机对话,及时反馈。师生、生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教与学显得和谐统一,这样有助于“建立教学相长、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变‘传话’为‘对话’”。[3]这样的课堂是美的,这样的课才是好课,才是美课。

最后,多媒体给语文课堂带来美的效果。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手段单调呆板,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造成学生学习兴趣淡化甚至厌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改变这一现状,能够更灵活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给课堂带来美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同志的《沁园春·长沙》时,传统的教法往往停留在教师对字词和内容的串讲分析上,显得比较抽象乏味,如果介入多媒体辅助手段,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制作技术,在电脑荧屏上逐一给原先黑白的枫林、碧水等染上鲜艳的颜色,“层林尽染”;再逐一显现竞发的大小船只、翱翔的雄鹰、嬉戏的游鱼……更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秋天的气息,秋色的美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果。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意境,丰富多采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气氛,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综合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总之,多媒体被应用到语文课的教学中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活力,带来了美,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柳菊兴. 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4页

[2] 钟启泉.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页

[3] 赵福祺、李菀. 语文(初中卷)教学实施指南[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页

上一篇:现代文阅读方法简析 下一篇:浅谈初中音乐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