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理智与癫狂

时间:2022-05-26 04:42:08

股市的理智与癫狂

真正能够完全有效地监控银行资金流向并非易事

从办公室到街头、地铁、茶馆饭桌,人们讨论的热点,从前两年的楼市,转移到股市。谁也不愿意与财富擦肩而过,胆子大而手上又没有闲钱的,甚至到银行办屋抵押贷款,或者典当出来炒股,还有的通过信用卡透支,借钱炒股。

130%的回报

林荣时,上海道帮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道帮房产销售有限公司董事。《望东方周刊》记者第一次见到他,是在2005年房地产调控出台国六条之后,在搜房网组织的一次大话地产活动中,他放出猛料,说他的温州朋友们已经嗅到楼市过热的味道,一部分资金开始转战股市。

林荣时至今对那个日子记忆犹新:“地产国六条之后的一两个月,2005年6月6日,股市跌到998最低点。”

一年半后再见到林,他给记者“陈说家史”:33岁的他原来已经有11年证券从业经历,2003~2005年仅仅是半路辗转楼市,国六条之后,陆续将房产抛出进入股市,重操本行。

22岁刚出道,林就当起了操盘手,手上流过的资金过亿。就像电视剧《股疯》里的操盘手那样,在上一轮的股市中,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渗烈的失败。现如今和5个合作伙伴管理着一只上亿元的私募基金,资金来源都是江浙一带的私营企业家。

他很自豪,他们的合伙人都是有10年以上“从证”经历的。“牛市熊市是一个完整的周期,只有都经历过,才能真正懂得股市。”

“我们的客户不希望赚很多,15%就很满意了。所以我们中长期持有,大多数钱只做了两只股票。一般买之前研究都要做半年。”

不管他们是否投资更稳健了,事实是这样:2006年2月至今,他们的投资回报达到130%。

激进炒股派

如此迅速的财富增值,谁都会看着:眼红。机会不等人,手上没有闲钱的人就想出了激进的办法:卖房炒股,房屋抵押贷款炒股,或者典当质押物品贷款炒股,透支信用卡炒股的现象都出现了。

林荣时的朋友里,就有这么一位卖房炒股的。

“房产出租,现在利润不高,10%了不起了。投入股市一个涨停板,一天就是10%啊。”

《望东方周刊》记者联系上了这位卖房投资的股民,但对方不愿意接受采访。林荣时说,这位朋友,手上有多套房子,所以卖房炒股并不稀奇。

有人是卖了自己唯一的住房去炒股。2006年中旬,证券行业有名的大智慧论坛的一位叫“十年一增”的网友,就叙述了自己卖房炒股的详细经历。

“大概是去年(2005年)4月底5月初的时候,大盘降到1100点以下,我多年炒股的总赢利缩水到只有15%左右。我当时的判断是:经过数年的大调整,很可能有一次大级别的行情要来到我们身边。人生给我们财富的机会有时候并不是很多,我觉得当时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说服妻子,并且和妻子约法三章,签订了简单协议:85%的房款用于炒股,并且用到2007年9月,不管是什么情况,必须买房。赚了钱,多少比例分成,留多少,买多大的房子等等。

一直到2006年12月21日,虽然煎熬没有少受,但是似乎有惊无险。股票盈利了,房子也涨了。“我们这里房价迅猛上涨,这160%还是只能买回去年卖的那套房,而且还要贷款,我可是当初承诺要买一套大些的房子的。”

最后“十年一倍”再次说服家人。把这160%再投入股市,无论这160%取得什么样的收益,承诺毫无保留在2007年9月前把这160%及收益全部取出来买房。

“十年一倍”的卖房故事,在网上被大量转载,成为股市疯狂的典型例证。而在他的博客中,却是网友追捧的“义举”,甚至他的妻子也博得了聪明贤惠的美名。跟帖的网友中,也不乏在牛市中把房屋抵押给银行贷款炒股的人士。

监督不易

很多银行早年都有房屋抵押贷款的业务。《望东方周刊》在上海的交通银行、民生银行等几家门店了解到,只要有两套以上房屋,房龄在10年以内,都可以贷款5成,好的物业甚至能贷到7成,贷款期限长的30年,短的10年。

这项政策在股市火热的时候,成了一些人的炒股资本。根据中信证券的监测结果显示,今年以来,A股市场每周的净流入资金平均在600亿元左右,1月22日单日的净流入资金甚至达到341.4亿元。银行、典当行都注意到了这一资金动向。

针对目前个人贷款资金大量流入股市的动向,银监会日前《关于进一步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证券公司业务往来相关风险的通知》,禁止信贷资金被挪用入市。银监会权威人士对外表示,春节后将全面开始检查工作,住房按揭贷款将成为检点。

虽然房屋抵押贷款需要一系列的审查,但是真正能够完全有效地监控银行资金流向并非易事。

据《望东方周刊》记者调查,在贷款用途一栏,客户可以以购买汽车、用于装修、创业等名义,很简单地拿到贷款。

1月29日,《望东方周刊》记者以客户名义,拨打某银行上海分行电话,向银行人员说明,目前只有一处房子,想贷款做股票,在眼下政策吃紧的状况下,不知能否办理。

办事员解释说,“买汽车,需要出具购买意向、型号等,装修需要装修公司出具一个装修清单。但是私下里说,只要你信用好,能够按时还款,这些都是可以办的。”

从监管层面来讲,政府要控制好银行的贷款,避免将来可能发生的信贷风险。但是个人的投资风险,恐怕除了自己,无人能够干涉控制。

市场教导股民

正如林荣时所说,只有经历了牛市熊市,才能真正领教股市。就在近期的股市盘整中,新手福建人盛楠体会了一次下跌时的“惨痛”。

1月11日、12日,上证综指连续两天大跌,盛楠持有的股票,前几天涨上去的利润顷刻间化为乌有。

盛楠在他的日志上写道:“终于体会到‘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的含义。其实早有预料风险的来临,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贪婪的心。终于今天损失惨重。辛苦了一个多星期订准的个股,短短二天跌个不止。把到手10%的利润白白地又交还给了股市当学费。”

那个晚上,盛楠一夜未眠,怎么也想不通。一直以来自认为对股市看得很清楚,就是投投机,赚不赚无所谓,没想到,真正到手的钱没了,是那么痛心疾首。

即便是“十年一倍”这样的老股民,在卖房炒股赚了不少之后,静下心来想自己多少有些疯狂的举动,还是有点后怕。

“卖房这种事情在我这一生我想不会再有第二次了,因为它带给人的压力实在是太大太大,而且股市本身的风险也是非常大的,虽然今年行情很好,大家都赚到了一些钱,但是根据我10年的股市经验,现在已逐步接近顶部,今天看到新闻说,有些地方也有一些人要卖房进入股市,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也是很疯狂的举动。”

1月28日,在上海交大举办的“2007中国投资理财报告会”上,台湾宝来证券集团的首席分析师徐建宗在演讲中表示,2006年的牛市的引爆点是资金行情,企业的业绩没有变化,股票都可以涨。但是未来的股市不再如此,看企业是否赚钱,是否盈利,如果没有前瞻性,增值的股价还会下跌。

林荣时的看法也如出一辙,他对《望东方周刊》说,2006年那样一路上涨的行情不可能再有,2007年将会出现振荡的行情。

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谁赚,谁亏,都将成为未知数。市场会教懂每一个股民“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句话的含义。

上一篇:我并不是想对中国人指手画脚 下一篇:一周网事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