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90后,我们不脆弱

时间:2022-05-25 08:54:02

父母不必刻意试图与孩子成为朋友,也不一定要以平等的身份相处,只要是以真诚的心去感悟彼此,辅以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法,就一定能在代沟的两侧架设一条连接彼此心灵的桥梁。

在做这期专辑以前,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我觉得我很了解自己的孩子。但现在,我发现我还是太自以为是了,并没有深入到孩子的内心深处。

作为父母的我们,常常认为自己竭心尽力地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孩子们即使不“感恩戴德”也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可事实往往与意愿并不相符合,现在的孩子们有着与我们那时并不相同的烦恼,他们并不觉得衣食无忧的自己过得很幸福,因而,隔阂不可避免地产生。甚至剑拔弩张。

那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就无解了呢?当然不是,就像迟墨墨在文章里所说的:

父母不必刻意试图与孩子成为朋友,也不一定要以平等的身份相处,只要是以真诚的心去感悟彼此,辅以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法,就一定能在代沟的两侧架设一条连接彼此心灵的桥梁。

什么叫“惯的”

傅俊魁

现在的很多成年人都认为90后是娇生惯养出来的一代,心灵很脆弱,不能承受社会的考验。但什么是娇生惯养呢?90后都是“惯”出来的吗?我认为不然,具体什么是“惯的”。怎样做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还需要具体分析。

为什么说现在的孩子经不起打击,一种说法是因为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尊心很强,当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时难以接受;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现在的孩子都养尊处优,不能吃苦,要学习农村的孩子。我的父亲就属于第二种。他说现在的80后、90后们,不能吃苦,目中无人,都是“惯”出来的。每当他这样说我的时候,我都觉得很愤怒。这么说等于完全无视现在孩子不同于从前孩子的压力和辛苦。

时代变了,“惯”的概念也该变了。

拿我举例吧,我从3年级开始每周末上课外班,学校还有非常多的作业,每天的业余时间都徘徊于作业与课外班之间了,休息的时间很少,更别提和同学一起出去玩了,而我父亲像我这么大的时候,还在野地里和同龄的孩子胡闹呢。他却觉得我的生活条件很好,要有什么有什么,我却觉得他那时候没有压力,可以天天玩很幸福,而且还能有许多好的玩伴。于是仅在我们这点上,就在我们之间就构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我们再倒退一步去反问一下,既然我们都是“惯的”,那怎样才算不“惯着”?

前段时间我听到了一位家长这么一段“高论”:“我家孩子虽然已经上小学5年级了,但我觉得还是要一年打她几次。不然她没有挫折感。”当时我听到后,就觉得荒诞而不可理解,后来想想或许这符合他们那一代的教育方式。但是时代改变了,这种不“惯着”的方式是不是也该改变了?为什么家长认为孩子就是打出来的,因为这是中国自古流传几千年的教育方式。但我觉得这应该到此为止了,如果你打骂孩子,你的孩子就会打骂你孩子的孩子,然后呢?中国人的素质就永远提高不了了。再说,在家听惯了父母不好的言辞,出门说的估计也差不多。

话说到这里,我要提出一个我认为不“惯着”的方法:家长应该理性地面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和不足,以符合自己家庭条件的方式来满足要求而不娇惯孩子。当孩子提出要求时,如果孩子的要求确实需要而又符合家庭条件的,那家长就应该去满足,而不应该将此归为“娇生惯养”,既然家庭条件相对好,就不能拿穷人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比如,我想要办张健身月卡,这可以增加我锻炼身体的机会,也符合家庭条件,这样就是合理的。但是假如我提出要办张健身年卡又不能经常去锻炼,这就是一种浪费,家长应该拒绝这种不合理的要求。对于这样合理的拒绝。孩子也会觉得是自己的要求不合理而不会感到不高兴。

当孩子有错误的时候。当然要批评,但要注意不要有脏字,直白地说出孩子的错误是可以的,过于委婉也有娇惯孩子的嫌疑。更不能打孩子,打孩子或许能解决短期问题,但后果就是孩子与家长隔阂,以及素质变差。

这是我关于“惯着”的看法,接下来谈一谈关于孩子的自尊心问题。

我认为,其实自尊心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家长长期呵护下,在满足了孩子无数过分要求后膨胀起来的虚荣自尊心:一种是孩子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后,感到骄傲而逐渐获得到的自尊心。

我们可以将自尊心看做一座高塔。塔也有造得结实和不结实之说呀。

前者的自尊心就是很不结实的塔,因为他没有对应的实力,就像是高塔没有地基,别人轻轻碰一下,他感到自尊心被严重侮辱了,并没有足够的实力维持住这座高塔,结果只能轰然坠地、支离破碎、不堪设想。这就是现在许多90后的问题,在家里,家长捧着,学校里,老师尽力维护着,到了社会,没人捧着了,自己的能力也站不起来,然后摔死了,成了一个“废人”。

但是第二种自尊心就不一样了,他的塔是自己搭起来的。而且有结实的地基,可能路上家长和老师会稍微帮帮忙。照顾一下。到了社会上,没有了家长和老师的帮助,自己努努力、蹬蹬腿。就能站得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由此,我们又由“惯的”引入了一个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

如果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就会成为前者。最后轰然坠地。如果总是恶劣地对待孩子让他吃苦。会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并造成素质低劣。怎样才是正确的方法?21世纪是注重能力的社会。培养孩子的能力,让他多去做,多自己去做。合理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让他自尊心的高塔牢固地慢慢成长,然后他会坚信自己的能力。他会自信。当他的自尊心认为他是一个人才,他就会更加迫使自己变得更加出色。他的塔也不会倒塌。

“惯着”是要符合时代背景的,在时代的潮流下,“惯着”就应该是一种以培养孩子能力为第一主旨的方式。一味地复古和娇惯都是不正确的。

各家的环境和家庭条件不一样,每个家长都对教育孩子有着不同的想法,这些都应该是有自己的道理的,家长也是为孩子着想的。但是,如果可以把眼光放得更宽一点,更远一点,看到社会和时代的变化,或许会有不同的想法,这对于家庭氛围和教育孩子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不要把眼光一直盯着历史,也不要一直看着孩子,看向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吧。

代沟,以真诚的心去填补

迟墨墨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人们更加在意自身的需求和彼此间的关系。而代沟,也成为了大家经常提起的话题。

我觉得在两代人之间,代沟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只是由于具体的人而有其跨度大小、存在方式的不同。

代沟既然存在。就势必或多或少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在这一点上,家人间的代沟则显得尤为严重。与陌生人交往时。由于彼此并不熟络,即使有意见的分歧人们也大多会出于礼貌等因素克制自己与对方发生争执。而在家人之间,人们彼此坦诚、直白。没有不必要的客套和虚伪,反而更容易因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代沟的存在呢?我认为是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生活经历,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同的观念、不同的处事方法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了这一问题。以现在80后、90后的年轻人为例,我们的父母大多是20世纪50、60年代生人。他们出生于期间或刚刚结束的时候,成长于即将改革开放的年代。那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段,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却在实践中掌握了生活所必需的技能。对比现在的我们。我们衣食无忧,从小受到众人的宠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机会。与此同时,整个社会也在飞速发展。这一切并不是靠我们自己争取得来的。也正因为此,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不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不去努力利用这些宝贵的机会。而这是我们的父辈们无法理解和接受的。从这些因素中不难看出。为什么父母与子女间总会有如此多、如此大的分歧。我们要做的就是承认代沟的存在,理解分歧产生的原因,进而努力消除隔阂、化解误会,从而达到家庭和睦的效果。

对此,我的建议如下:

父母与儿女之间多进行沟通,多站在彼此的角度上理解对方的观点,鼓励对方正确的决定。也许彼此的兴趣不同,但可以培养家庭共同的爱好,使长辈和子女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同时可以让家庭气氛融洽。父母也不必刻意试图与孩子成为朋友,毕竟有些家长天生性格活泼,有些则不然,做一位温和稳重,受孩子尊敬的长辈也很好。不一定要以平等的身份相处,因为父母毕竟是长辈。总而言之,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最重要的都是以真诚的心去感悟彼此,辅以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法。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代沟的确存在,但它的存在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正视它并加以行动解决,就可以改善站在代沟两侧的两代人的关系,架设一条连接彼此心灵的桥梁,使生活更加愉快幸福。

代沟,循环往复的趋势程序

王居里

沟。极言犹深,仿佛无法填补。沟缔造出的邻两高度,无论是平原、山岭或盆地,虽然息息相接,却难以绝对契合。与“沟”字结伴的事物总会被笼罩在暗霾的阴影下。

以上部分应该挺有道理,可惜是魔鬼所说,每谈及至此,他总会用“代沟”做一个精彩的论证。由于这个论证已经代代相传,家喻户晓,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作为一个仅限于我的智力层度和时代的孩子,反感于陈词滥调、愉悦于斟酌字眼(也可以说是拘泥于咬文嚼字),喜欢新定义。

还是先来看一下“沟”这个字,我们可以把它暂时简单地归纳为不可自身添补的距离。

云与水之间的空白无法填补,即使有再多的江河或再多的云锦,两者之间却总相隔凡世人尘,所剩之境仍不是云就是水;1与2之间的距离无法填补,即使用更多的1或者2去加减,1、2之间的数字却也无法道尽,结果最终仍不是1就是2;我与爸爸妈妈之间思维的差异,即使有我对他们再多的理解或是他们对我能力有再多的认识,也很难不有所冲突。

那么距离是什么?是层次、是阶梯、是高度,无论再小的动物,它都有同不具备生命的大地之间保持着象征着生命的“质”的距离,即使是一颗深埋土地的种子,也会因为拥有生命的高度而充满信念,最终破土而出。这同我们与父母。如果我们并不存在,那么他们则绝无法拥有只会存在于孩子――新的生命身上。不同干他们的事物。同时。相对他们而言,我们身上象征着欣欣生机的差异也赋予他们“培育”与“奠基”的伟大天职,正如大地理所当然地孕育生命。

经过狭义的定义和联系,沟壑转换为距离,然后变成一种革新。革新或许不一定是物质形态上的,可以只是精神或是处世方式。我经常会推荐妈妈或爸爸看一些自己认为很不错的文章或是电影。我总觉得其中深刻的道理会触动到他们的神经,从而给他们一种全新的世界。结果当然是屡遭拒绝,他们总是很忙而且很自信,或是负面来说。是保守了?我知道对于年龄越大的人。他对事物的更新就会越敏感甚至抵触。但是,如果重要性能使规矩、理论(尤其针对于细节的琐屑理论要求)或金钱被放下,或只是更有裨益的事物,应该积极谦虚地吸收是绝对没有错误的。

对于上面的观点(有益之处,应该吸收),他们有时自己也或有或无地承认,但是确实难做到。对,或许您会说“孩子,你应该懂:人越老就越难以改变。很多感性的东西,就容易被理性取代了。”我不太同意,这样说难道“感性”就成了错误?以所谓的客观为标准的“理性”就成了绝对正确?完全不是。我倒是更愿意把这种情况解释为“惯性”,这种惯性需要“将时间和阅历界定为质量”的前提存在。越是阅历丰富、年龄积深的人就越有一套统一、自认为相对缜密且固定的思维。于是它们难以变形,而我们身上在他们看来远远不成系统的“新欣”元素,则总会是一种类似于玩世不恭的浮躁。

当然很庆幸的是,很多时候与爸爸妈妈交流讨论时,虽然几乎无法达到一致,但是他们仍会鼓励我所持理论存在的可能性。或许他们也知道代沟不是固板的隔阂。而是传送下一代新思想的,精致但易碎的台阶。他们希望这个台阶的存在和成长,到时候。当我们的台阶被踏实,我们也会尊重并珍惜下一级更高的台阶,虽然因为我们只能仰视导致无法参透上面的细节,但是当我们俯视奠于我们之下的梯级,全面清楚地看到那些曾经那样明智谨慎地端拿着“我们和我们之前的我们”举过头顶的眼神和举措,无不倾泪和感叹。

对于曾是佼佼的前者,他们归于“凡杂”的传宗接代没落命运无疑是无上可悲的,更何况是那些柔韧的爱的缔造者――我们甚至希望敛起眼下没有尽头的长梯。那是怎样一个美丽的深渊,是一个如此令人肃穆的韧带。但是还没有等我们要将他们一级级揽在怀里,白驹过隙之间,我们只得立刻放下。开始如同前人那样,仿佛被莫名的灵旨所召唤而小心翼翼地去扶起头顶出现的台阶。我们终于会被前人的举动深深地驯化,开始对于自己“相对父母已经革新”的思维恍然大悟为“具有对自己后代阶梯基础意义的”一个新的古板定式。

代沟就是这样“自然”地出现,看似自然却是在父母那具有撼人泪下、振人战栗的爱之“隐退为垫”时一种默默的允诺。(重申:代沟变成了一种允诺)

如果收回恣情:单看这循环往复,代沟便成为一个具有趋势性程序的组块连接处,虽然个体对于自身的前者有一定的质变,但是“传承接代”自己的程序和思维却从未有过任何变动。如同大自然中,生物不断进化为适应生存条件。每一刻新生命出生,就意味着新生命的对应物种在功能和特点上有了新的界定,但是自然界仍然会选择在新一批“新”物种中谁将灭绝谁将衍生。

手机,人在机在

吴丽雯

现在很多大人,如我们的家长和我们的老师,很不习惯我们90后的一个习惯。即几乎人人手机不离手。

我们现代人,在生活在现实世界的同时,也同时生活在由数字科技搭建起来的虚拟世界中,手机是我们存在的标志。毫不夸张地说,若是有一天我没有开手机,那对许多人来说,

这一天,我从世界上消失了。对于这一点,我的父母却似乎不以为然。或许,成长于没有手机时代的他们,对于手机,没有形成过多的依赖。

在我看来,使用手机至少应该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时刻开机

为什么手机要一直开机呢?如果不开机的话别人就找不到我了,他们联系不到我就会有一些事情来不及及时跟我说,有时候还会耽误很重要的事情。可我妈妈却不担心这个,单位里的同事需要联系她时都会打她的座机,久而久之,妈妈的手机就闲置惯了,放在手边也懒得开机。这一关就是一整天。在我接二连三地听到手机里不带感情的女声说着“您好,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的时候,真的是无话可说。

触手可及

现代科技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只要有手机,跟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谈话就好像面对面一样。90后的我们几乎是把手机视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人在机在,随时随地收发短信、接听电话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习惯。出门时放在最方便的衣兜里,看书时放在手边上,睡觉时压在枕头底下,有时还会捏在手里。有同学打来电话,立即接起,有同学发来短信,十几秒内就可以回复。

妈妈对我“机不离手”的行为感到非常的不理解。她的手机一向躺在皮包里最不起眼的那个角落,偶尔有电话,那微弱的铃声和振动早在传入她的耳朵之前就被一层又一层皮革和棉布吸收殆尽了,往往在她想要给某人打电话时,拿出手机,发现居然有许多的未接电话和未读短信,甚至还有几天前的。

简洁明了

我们90后,手机的短信功能应该是每一个人使用最为熟练的了。发短信,简单明了是共识。若短信不能简洁明了如何能称之为“短信”?

短信的使用应该是营造一种真人面对面交流的效果,就是好像两个人在对话一样,很自然,很口语化。我认为iphone的短信界面使用漫画中语言框的形式就是独具匠心地把短信的特色体现了出来,它就应该是一种对话,但这一点在我爸身上就很难行得通。也许是E―mail带来的先入为主的观念,爸爸始终不肯放弃在短信中使用书信格式,称谓、署名、空格、换行全都一丝不苟。一下就是两个例子:

“吴丽雯

你几点放学?

爸”

“吴丽雯

下课后稍等。

爸”

这看起来似乎是很不可思议的,但我也觉得可以理解,因为短信毕竟是写出来的,不管怎么说都和口语交流不一样。感觉别扭是很正常的。但是换一种角度去想,当初我第一次接触手机,第一次发短信的时候,怎么就没有这么想呢,那时我觉得短信只有短短几个字,标点都不用打,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代沟的问题,虽然我的父母亲那一辈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手机,但是从书信到E-mail再到短信,从BP机到大哥大再到手机,他们的成长中经历了科技的不断创新,他们接触得更多。在有了一定年纪之后就不怎么愿意再跟随潮流一变再变了。而我们不同,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互联网,使用手机,小孩子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本来就比大人强,再加上这些又是生活中越来越常用的工具,更加吸引我们的兴趣。打一个比方,我们使用手机,就好比是我们的母语,而对我们的父母们来说。它这就是外语,更也许是二外或者三外,熟悉程度不一样,理解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产生在行动上或是意见上的分歧也是很容易被理解的。

在大人们眼中青少年对手机的依赖是叛逆的标志,但我觉得很大程度上说。这是由于对手机的理解不同而带来的代沟。

上一篇:干吗要迷恋“代沟”? 下一篇:“代沟”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