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入侵定位监测系统

时间:2022-05-25 08:41:58

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入侵定位监测系统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利用光纤传感技术作为核心机理的安防系统已逐渐取代旧式周界安防系统,光纤传感能够敏锐的、大范围的洞察入侵者,尤其是利用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入侵定位监测系统。该方法是分布式光纤传感领域目前国际公认精度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布里渊 分布式 光纤传感

随着社会发展,安防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及时发现入侵对我国安防建设有种重要的意义,别的安防系统监测距离短且容易受到电磁的扰动,而本文中叙述的安防系统不仅监测距离长而且不容易受到电磁的干扰,对安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光纤传感入侵定位监测系统可以通过监测光纤应变或震动等确定事件发生的位置,已有传感定位系统多采用Sagnac干涉环结构或者马赫-增得干涉结构实现定位,但无法同时满足高精度和长距离探测。这样的话就必须采用BOTDR原理,利用自制的光纤纵模分布反馈激光器,结合边缘滤波调解技术,建立一套分布式光纤传感入侵定位系统监测,实现了对入侵事件的实施快速定位监测,空间分辨率也相应高了起来。

一、布里渊散射传感原理

布里渊散射原理是基于光纤中光波与声波在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会使光产生频移,该频移的产生相当于入射波被一个声光栅散射产生了反射光子,我们利用这个频移,通过测得其频移方向和大小,来实现传感物理量的转换。光纤所处温度、所受应变皆可通过布里渊频移间接计算得出。在实际工程使用中,由于入侵事件都是不确定的,所以需要一套具有实时监控能力且无盲点的监测系统才能完全监测到入侵、避免出现遗漏,而光纤作为传感原件是沿线路连续分布的,这就避免了线路中产生盲点。通过对光纤中布里渊散射频移量大小的监控,可以分析得出被入侵点的准确位置,以及被入侵程度,这就是目前布里渊散射在光纤传感入侵定位监测系统中最有效的应用方式,达到了兼备高精度、无盲点、长距离、实时性等诸多优异性能。

二、实验与分析

由于本项研究处于早期阶段,所以此次试验都是采用自制的激光器、自制传感光缆以及其他自制光信号解调器。并参考了各类中外文献,以及前辈所写的论文,保证本次试验和分析能够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更好的为国家安防事业做出贡献。我们将激光输出进行一定的比例分束,然后小比例的一束作为本振光,另外一个大比例的经偏振控制器调整偏振态,通过电光调制器进行脉冲的调制,经过掺铒光纤放大器1放大之后,波分复用器滤过自发辐射噪声通过扰偏器和环形器,输入到单模传感光纤里面去。散射回的信号此时变得非常非常弱,必须得通过掺铒放大器2来放大,然后再经过一个环形器,通过自己制造的窄带可调谐光纤光栅滤波器之后的布里渊反射光和本振光相干,通过高速光电探测器的监测,然后得到了实验的最终结果---后向布里渊散射信号。

在实验中,波分复用器滤波的通道为1550nm,带宽30nm,隔离度大于20dB,损耗小于0.15dB,和本振光相比,相对有一定的偏移量,能满足实验的要求并且监测到相干信号。放大之后的布里渊信号只有um量级,采用高速光电探测器前置放大滤波电路对信号再次放大滤波,然后通过边缘滤波,将布里渊信号的平移变化转换成强度变化,并通过累加平均处理,平均2的12次方次后,得到最K监测结果。其中前置放大滤波电路实现对微弱电信号的放大并抑制信号频带以外的噪声,其滤波中心频率为11GHz,3dB快带为1Hz,插入损耗小于0.1dB。实验系统采用50ns脉宽的光脉冲,重复频率为10KHz,传感光纤长度为10km。因此,完成2的12次方次累计平均处理所需时间小于1s,即系统的监测周期小于1s,可满足快速监测入侵事件的要求。

经过实验分析表明。实验系统在室温25度环境下且光纤不受外力时,布里渊信号的中心频率在10.9GHz左右。因此当应变和温度引起的频移总和超过初始中心频率100MHz时,信号将越过带通滤波器的单边上升沿的边界,导致信号幅值减小,从而引起错误判断,限制了系统的监测范围。采用更大带宽的带通滤波器并合理的选择其中心频率,可以扩大系统监测的动态范围。

至于如何消除缓变温度的影响,适应野外环境下的应用,以及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应变分辨率,将在后续的工作中研究。

结论:在BOTDER原理中用单纵模光纤光栅到带通滤波器理论结合实际的实验中表明,系统可以在1s对10km范围的传感器进行测量,并达到5m的空间分辨率和200uε的应变分辨率。这项实验表明本系统在监测入侵领域的能力,即便现在所处阶段并不成熟,也能对国家安防领域起到很重要的积极意义,而且经分析判断和实验结论,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入侵定位监测系统在长距离入侵定位方面有着良好的前景。

参 考 文 献

[1]贾振安,应旭东,乔学光,等.光纤光栅高速动态震动信号调解技术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1,22(5);729-732.

[2]洪晓斌,郭鸿翔,伍剑.基于布里渊时域分析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入侵定位系统[J].中国激光,2010,37(4);1037-1041.

上一篇:郎晶:做微商行业“正规军” 下一篇:从微交互的发展谈互联网业交互设计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