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时间:2022-05-25 07:45:05

浅谈物理教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分析相应的对策。

引言部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1]。国内外教育学者、心理学者和社会学者对师生互进行了不少研究。但是以往的研究,对经济发达教育水平较高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互动研究多,对教育欠发达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互动研究少,这样的研究,对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指导意义较弱。要提高全民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不能忽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物理教学现状

一、教学资源的现状

我们独树地处偏远半山区,受地域环境和财力的限制,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难以吸引优质师资,与此同时每年还有成熟的教师外流,所以的师资总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第三是优质生源受到限制,一批经济条件好、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外流。

二、物理课堂教学现状

半山区学生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条件的制约,见识浅,知识面窄,大多数学生内向,胆怯,不善言谈,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学生接受物理知识的主战场为课堂,现今,课堂上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以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更少;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为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阅读课外书籍、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量研究表明,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两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现阶段的教学现状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地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影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互动的因素分析:

3.1硬件设施缺乏因素

现在很多的师生互动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查阅资料,实现的网络互动。但是的学校受财力的限制,现在的硬件设施根本上不能实现网络互动,也没有大量的书籍供学生查阅。现在这里的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课堂,但是课堂上讲受的知识是很少的,大部分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利用多媒体和查阅书籍学习。而且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做很多的实验,特别是让学生亲自体验。但是由于资金缺乏,的学校最多能满足教师做演示实验。

3.2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的影响因素

的基础教育薄弱,现在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讲授――接受,教师讲的多,学生活动的少;采用的注入式多、真正启发的少。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再现老师讲的知识或书本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过重的学业负担,往往导致学生厌学、思维方式僵化、缺乏创新精神。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在提的最响的就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探究学习。而且传统的观念就是重分数,轻能力,这样的观念给师生互动带来困难。

3.3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

学生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条件的制约,见识浅,知识少,内向,胆怯,不善言谈,大多数学生不够自信,心理素质不够好。这里的大部分学生由于受家庭经济的影响,心理负担过重,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从小就很少回答问题,长期的传统的教育,学生已习惯了当收音机,没受到锻炼,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这种被压抑的“人性”积淀到初中就更为严重,使得课堂气愤压抑,给师生互动活动的展开带来了困难。特别是高一的学生,很大一部分仍然保持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方法,还没实现小学到初中的转型。而且,这里的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体会到生动形象的物理现象,学生就觉得物理学起来难,从心理上就对物理产生恐惧,没兴趣学习。学生的心理相当重要。

四、学校促进师生互动的对策

4.1教师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实现物理探究学习。改进教法,精心组织互动性强、探究氛围浓的课堂教学方式。注重调动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准确使用物理用语,恰当理解命题者的意图,文字表述能力差等,在教学中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感悟有关物理科学原理、定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规律,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实验教学在理科学习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改革实验教学的迫切性也越来越突出,学校实验教学状况如何,会在考生试卷中反应出来:做与不做效果不一样,开放做与封闭做效果也不一样,保守做与创新做效果会更不一样。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可设计一些思考题。根据初中各年级的年龄差异,在初中二年级期间侧重于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阅读,初三还可在阅读后提出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会发现重点,并能促进课前预习,养成学生的自学能力。

4.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敢于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学习心理调节、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互动。在物理课堂老师引导学生准确表达,观察,实验,讨论,结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通过设疑,创设情景等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上一篇:学生反思习惯培养之我见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