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最好的心理老师

时间:2022-05-25 06:47:28

妈妈是最好的心理老师

妈妈这个角色,既可以是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又可以是解开症结的钥匙。

案例1:咬指甲

一位母亲近6岁的儿子有吸手指和咬指甲的行为(只是咬秃,没咬出血)。 她对儿子说:“以前你打妈妈,妈妈会惩罚你,这样错了;你现在打打妈妈,妈妈不会惩罚你。”儿子的眼睛亮了,用很大力气打了她,很疼。

第二天,她又这样做,儿子还是打了她,但力道轻了。

第三天,儿子已没有了打妈妈的兴趣。

后来,他没有了咬指甲的行为。

她开始讲这个案例的时候,我有些不安,因为我一直觉得妈妈和宝宝的关系重在平衡,妈妈不必因为宝宝而过度失去自己,主动要宝宝打自己,对自己太不公平。但听她讲了整个案例后,我很感动。

案例2:女儿拒绝上幼儿园

L是我的一位来访者,最初,她来找我,是因为她的女儿姗姗不能去上幼儿园,只要去,她就会生病,有时会病得很厉害。

“为什么非要上幼儿园呢?”那时,我反问她:“你是否理解女儿生病的意义呢?”

L其实明白,女儿一上幼儿园就生病,含义很简单,就是不想去上学。

但为什么不想去呢?经过探讨,她最后理解,是女儿很缺乏安全感,很害怕与妈妈分离。

理解到这一步后,她决定,干脆不送女儿去幼儿园了,就在家里待着吧,这一段时间,她要好好陪陪女儿。以前,她从来没有认真陪女儿的概念,她是一个工作狂,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上了。

这一段时间不长,也就半年,半年后的现在,姗姗就该读小学了。

案例3:妈妈对不起你

后来,姗姗还是有点不愿意去学校,但L对女儿说:“这次不一样,你一定要读下去,虽然妈妈尊重你的各种感受,也愿意去倾听、了解你。”

姗姗坚持读了下去,但两个星期后,L发现了问题。她看到女儿原来好端端的指甲,全被咬没了,不光凸出来的指甲被咬掉了,甚至还咬到了与肉相连的部分指甲,而且有几个手指还流了血。

看到这些,L非常焦虑,尤其是看到女儿在家咬手指时,她会焦躁到极点。

终于,有一个晚上,在女儿做完作业后,她对女儿说:“跟妈妈到卧室来,妈妈有些事情想和你谈。”

到卧室后,姗姗有点紧张地问:“是不是我做作业太慢,妈妈生气了?”

L说,不是,不关作业的事,是另外的事,并且,妈妈是攒了很多勇气才决定和你说的。

说完这些话后,L还补充说:“妈妈要说的事,你可能会很不舒服。”

姗姗没有吱声,但她看着妈妈的眼睛,有点严肃,也有些期待。

L问女儿:“你看隔壁家的小Baby,她还不到一岁大,有时候会抓大人的头发、咬大人的胳膊,你也挨过她的抓咬,你是怎么做的?大人们又是怎么做的?”

姗姗想了想说:“她很小喔,不懂什么,我们都不和她计较,只是将她的手或嘴巴挡开,然后很耐心地对她说‘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会疼。’”

“是的,”L说,“她这样做时,我们都很有耐心,可当你是一个小Baby时,没有这样的运气。”

说到这儿,L的眼泪流了下来。她接着说:“你这么大的时候,也会对妈妈这样做,可是妈妈没有耐心,妈妈会打你、训斥你,有时会把你打得很疼。”

听到这些话,姗姗沉默了,一会儿,她眼睛红了起来,泪水流下来。她带着哭腔质问妈妈:“你这样对一个小Baby?!”

“是,妈妈以前是这样做的,”L说,“对不起,这样的事情,妈妈说了,你也许会难过;可妈妈觉得,得让你知道你被妈妈这样对待过。妈妈错了,对不起。”

姗姗再没多说一句话,她只是抽泣。看得出,她非常难过。

但后来,她再没咬她的指甲。又过了一个多星期后,L看到,女儿10个手指上重新长出了整齐的指甲。

分析:妈妈是最好的心理老师

1.任何个体的行为背后都有动力(外驱力、内驱力、现实驱力、心理驱力等)。要想固化一种行为,就要找出一种方式来强化其动力;要想消退/改变一种行为,就要找出其他方式补偿其动力。

案例1中的小朋友咬指甲的行为,是一种压抑性的对抗行为。

指甲和牙齿,是我们身体表层最尖锐的东西,尤其对宝宝而言,它们是最有力的攻击与防御的武器。但是,假若宝宝们发现他们的攻击甚至防御会带来更严重的惩罚,他们就会压抑自己的愤怒,咬指甲即是这样的含义。

他在实施这种行为的时候,能得到某种满足和释放,因而内心得以平衡,所以咬指甲的行为也不断被强化,一直坚持不放弃;要想改变这样的行为模式,那就要采用另外一种满足和释放的方法,来替代现有的咬指甲行为。

替代或补偿:缓解宝宝的心理压力

案例1中,妈妈用的是“发泄痛打”的方式。当然,你还可以选择更好的方式去替代,只要能满足他的释放要求即可。

案例2中,姗姗拒绝上幼儿园而任性留在家里,是因为“任性留在家里”的行为模式能满足其安全感的需要。你找一个能满足她安全感需要的其他方式补偿,就能消减其“任性留在家里”的行为。姗姗的妈妈采用的就是“陪伴女儿”这种直接的方式满足了其需要,当姗姗的需要得到满足、内心平衡后,其他的行为模式就没有了障碍和内心的阻抗,自然愿意接受上学的要求。

2.有时当对方适当示柔、示弱时,反而会激发宝宝自身完善的力量,从而获得行为的转向和改变。

案例3中,妈妈试图改变女儿时,并没有表现特别的强势、硬朗,相反,是通过自我暴露曾经的过错、失责并表示出悔恨和无力感来实现的。

这样的互动模式,一方面让女儿有了悲伤的情绪(很难过),同时这种负性情绪也产生了正向力量。她深深地感到妈妈当时是错误的,现在是无力的,所以不再怨恨、不再纠缠。她很安静地思量和行动,并实施了后续的原谅妈妈、理解妈妈甚至安慰妈妈的行为。

事实上,当我们交锋的对方呈现无力感时,你的气场也破了,不凌厉、不极端,甚至慈悲为怀,这就是另一种生活方式和力量感;当对方强势时,才会引发宝宝内心的危机感,为求自保,他们也会生出力量,不过往往都是负性的力量。

“以柔克刚”,机理是不是如出一辙?同样,“助人自助”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在我们救赎弱者、慈悲为怀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自我救赎!

3.原生感觉比派生感觉更重要。

原生感觉,即事件发生时最初产生的感受;而派生感觉,是为了逃避原生感觉而发展出的种种感受。

从数量上而言,个体的派生感觉远比原生感觉多。

从存在形式而言,原生感觉处于隐匿状态(往往被压抑进入潜意识),派生感觉处于显现状态(“打扮梳理”完毕后,活跃在意识的舞台)。

从效果上而言,原生感觉往往比派生感觉更美、更能打动人心、更有力量感。生命中有一些时刻,当我聆听到一个人全然真诚、不带一点修饰地讲自己的感受时,无论那感受是什么,也无论那事件是什么,都是非常美的。

原生感觉带来良好关系

一个人的原生感觉如果处于压抑状态,那么他一定会寻求补偿机制。精神分析疗法一般会通过自由联想等方式还原事件现场,帮助当事人再次领悟自己的原生感觉,然后用解释技术来重构事件的意义,从而使来访者得到理解、释放和顿悟。压抑得越久,变形越厉害。所以,当我们遭遇事件时,一定要学会及时、准确、恰当地表达和沟通,使原生感觉被自己接纳,也被对方接纳。这种良性的互动模式,能产生良性的交往结局。

表达有助于接纳原生感觉

当个体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原生感觉时,对方少了猜忌、少了揣度、少了误会,体会到一种强烈的被信任感和被尊重感,所以也能积极回应。

案例3中,L的原生感觉主要是愧疚。当她讲给我听时,一旦掺杂了一些目的,譬如担心我谴责她,或希望我同情她,那她就会修饰她的感受,好达到这些目的,而这些修饰出来的感受即是派生感觉。同样的道理,假若她讲给女儿听时,先有了希望女儿原谅她的目的,那么她也会因为这个目的而不自觉地修饰她的感受,那这也是派生感觉。

有了派生感觉的参与,事情就会显得不那么自然,而L表露原生感觉时无比流畅,L和女儿都会自然得到很好的疗愈。结果也显示了这一点,姗姗再也不咬指甲了。

4.妈妈是宝宝成长很大的资源。

对于每个人而言,妈妈都是很重要的。这个重要是双重性的:一方面,妈妈的爱是我们内心幸福与健康的基石;另一方面,妈妈的非爱行为,也常常是我们内心痛苦的源头。

儿童的心理发展在5岁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0~1.5岁,这期间的主题是安全与信任;

1.5岁~3岁,这一段时间的主题是依赖与自由;

3~5岁,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期,即男孩恋母期与女孩恋父期,这一段时间的主题是性与爱的平衡。

0~3岁决定安全感基础

假如一个宝宝的心理顺利度过0~3岁,那么他就有了最基本的安全感与信任感,他就会寻求优秀与卓越;但假若卡在了0~3岁,他主要寻求的就是安全。

也可以这样理解:在缺乏安全感的成长过程中,个体对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会有着怀疑、索求、印证、失望的复杂情绪思维和相应的行为模式,特别是对他的“重要他人”;无疑,对方会很难招架,往往转身离去或者表示抗议、敌对和离弃。这也导致个体更加期望安全感,更加害怕失去,当然,对对方的苛责也就更多。

例如,我的一个来访者决定离婚,我让她先列一下这段婚姻的缺点,她列了五六条。我再让她列一下这段婚姻的优点,她列了三四条。但奇异的是,婚姻的优点也即婚姻的缺点,它们完全是一回事。缺点是这个男人不优秀;而优点也是这个男人不优秀,因为他不优秀,所以她觉得安全。

对于这位来访者,由于安全感是她主要寻求的,所以她选择的伴侣会是不优秀的,至少在她看来是不优秀的。那样一来,他对于其他女性就不够有吸引力,她就不必太提心吊胆了。

但是,她现在又要因这个男人不优秀而离婚,这又会如何呢?可以预料,如果她还是被卡在不安全感里,她仍然会再找一个不优秀的男人。

对于这样的女性而言,她们的伴侣其实不是男人,而是女人。准确地说,她们寻求的不是又一个父亲,而是又一个母亲。她们要通过这个“母亲”来重新修复童年没有化解的情结。

我对好妈妈的定义,一个很关键的内容是:愿意看到自己的问题,并愿意承认和改变,甚至,哪怕改变不了都可以。

妈妈,是一个很伟大的称号,也是一个很艰难的称号,要成为一个好妈妈真的不容易。

上一篇:美国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上) 下一篇:“丝绸之路病”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