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道德课堂实践感悟

时间:2022-05-25 12:10:36

我的道德课堂实践感悟

构建学生喜欢、充实高效、师生共长的道德课堂一直是我欲实现的目标,经过不断的探索,我认为道德课堂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不拖堂、不体罚、不讽刺等,更应该是在真实课堂中充分挖掘教材,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同时有所感有所悟。

一、教师让出舞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我的周末作业:一份《特殊三角形》复习学案。经过苦思冥想,一份匠心独具的方案跃然纸上:有细化的复习目标,有中考的方向引领,有解题方法的归纳,有精心挑的题型等。

周一第一节在九一班上课,我让学生进行互改,再给学生5分钟时间独立纠错,15分钟时间互相纠错,然后统计出错较多的题目,再针对这些易错题,把精心准备的解题方法、思考过程完美地教给学生,最后5分钟出两道类似的易错题进行检测,全班只有三位计算失误,至此复习目标按照预设逐步顺利落实,这时下课铃也响了。

第二节九二班的课,我如法炮制,前面20分钟如期进行,可是学生的相互讲解是那么热烈,我实在不忍心打断他们。又过了10分钟,学生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争论、讲解、倾听。巡视间发现有小组成员都不会的题,我都细致地进行了解答。渐渐地,学生的声音渐渐变小了,陆续坐正了,一节课也结束了,看得出每个小组的问题解决了,每个学生都显得容光焕发,不得不说这节课学生讲得很“过瘾”,学得轻松自在,而我却很忐忑,真的都会了吗?带着些许不安,我走出了教室。

下午辅导课,我出了与一班一样的两道题,没想到二班学生做得一样好,只有两个学生做错,在我的面批面改下很快得到纠正。我的不放心完全多余,复习目标一样可以实现。

然而回首静思两堂不同的课,我再也无法淡定。课堂上,一班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安静地听,努力地学;二班学生在大声地讲,愉悦地讨论。但随着复习课的深入,综合题难度的加大,采用一班的这种讲课方式,会导致学生形成依赖心理,课堂会更“安静”;采用二班的这种讲课方式,会让学生意识到要想获得“发言权”,就要储备足够的知识,使学习变得主动。

我很庆幸在二班能克制住自己一个人讲,不经意间的“同课异构”,使我再次意识到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课堂教学的标准不是我这节课有没有成功感,而是能否让学生在这节课上有成功感;不是我讲得过瘾讲得放心,而是要让学生学得过瘾学得愉快。这不就是我天天追寻的道德课堂吗?

二、构建和谐的道德课堂,寻求“真实”的生态成分

和谐的道德课堂,能给学生“吐真”的安全感,从而激励他们不断质疑,不断突破自我,回归纯真,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

悟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养;悟得多了,就会到达一定高度;有了高度,自然流露出来的心态,应该是最好的道德课堂教育。所以,让教学回家,获取“听取蛙声一片”的生态课堂,是我的追求之一。

三、道德课堂要有“至善”的真情成分

道德课堂中要真正在乎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郁珊,入班三周我从未听见过她的声音,上课提问她时,她瞪着惊恐的大眼,一言不发。我很想知道她到底怕什么。我悄悄递给她一封信:“老师惊喜地发现你是个爱干净、恬静、自律的孩子,在你不爱说话的外表下,一定藏着一颗努力、进取的心,如果你能在大家面前大胆地发言,老师会更喜欢你。”第三天我又写道:“今天你的听课状态很好,老师知道你听会了,老师为你高兴。”不久她妈打电话说:“给您透漏点小秘密,每次考试结束,我只要问她的成绩,她就紧张得起了一身疙瘩。她现在的状况是三年级时数学课上回答问题出错,老师骂她造成的,希望老师能给予特殊照顾。”照顾只能使情况更糟,既然找到了症结,就不能眼看着学生的心理一直这么脆弱,我要教她学会在学习生活中寻找快乐。一天她值日,我陪她一块干,边干边鼓励她回忆课堂上的兴奋点,课堂互助组中我请活泼热情的蔡雅洁做她的指导老师。经过一年的疏导,我感觉她的笑容多了,与同学们也有了交往,如付娜因为离家较远,中午经常被邀请去她家吃饭。特别是她妈妈那溢于言表的喜悦,叫人看了既高兴又心酸。高兴的是孩子终于变得阳光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让人心酸的是,老师的几句发泄话,却让孩子苦了四年多,这很值得我们反省。

四、道德课堂要有“快乐”的成分

教师的笑容有多少,学生的阳光就有多少。如果教师能高高兴兴并满怀激情地走进课堂,那么,学生就会带着希望与憧憬听课;如果课堂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直接相关,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兴高采烈并满怀兴趣地参与课堂学习;如果教学富有挑战性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那么他们就会敢于创新并逐渐善于创新。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久而久之就会厌学。这就要求我们用“心”施教,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课堂学习带来的快乐体验。

四、道德课堂要有“同理心”的成分

在道德课堂教学中,“同理心”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搭建起与学生互通有无的友谊桥梁。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并且让对方了解这种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的心情。在富有“同理心”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教师的口中常常听到以下语句:你执著探索数学的精神老师很欣赏;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你的书写很规范,你真的很出色;你的描述准确到位,老师很高兴,如果声音再洪亮些就更好了;你一定能行,老师很愿意帮助你;谁都可能会有错误,只要改正了,你仍然是好样的;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和理解,等等。

总之,道德课堂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学校、老师、同伴的温暖,在真实的实践中发散思维,促进学生道德的自主构建,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上一篇:中医院校生物医学专业教学探讨 下一篇:走进生活,让科学课堂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