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想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25 10:11:38

浅谈想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则是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开展有深远的意义。

当前新课程改革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体,在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的前提下,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把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想品德、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融合在一起进行全面培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新课程标准实行下的语文教师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贯彻这些新的理念?如何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呢?针对这些问题,回顾教学中的种种尝试,本人认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和理想的途径。因此,教学中,本人以培养学生想象力来实践新课程改革,并把它贯彻到自己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创造机会,让学生想象,活跃学生思维

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有机会就要让学生多多想象。在培养学生经常想象的训练后,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比如在教学完《风筝》一课后,学生展开想象,以或绘画图画,或小组谈话的方式把自己融入课文之中,与课文中的孩子一起让心在原野上奔跑,跟他们一起高兴,一起疯狂,一起懊恼,一起希望。有了前面培养的想象力,后面的语文教学,学生展开想象就非常容易了。笔者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一想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孩子们就会滔滔不绝地说出其他书本上没有的画面,比如,青蛙呱呱地叫着,蛇懒洋洋地爬着,黑熊在春天跑步,东北虎在森林中咆哮,人们在秋天采摘着山葡萄、木耳,挖参的人群在深山中寻找着宝贵的人参,小朋友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等,这些天真烂漫的画面加深了对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渲染,让学生更加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通过想象加强记忆

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内容和知识点都需要学生通过记忆来掌握、消化,特别是识字教学、生字教学等就更加需要学生强化记忆。传统的识字写字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不易接受。为了让学生对方块字产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写字,我们可以运用想象与识字写字相结合的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把象形字与实物联系起来记忆;合体字通过想象编字谜、编故事、画图画来识记;音近字、形近字的比较也采用想象来区别记忆,如学习“鸟”和“乌”这一对形近字的区别,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撇”想象成鸟的头上冠,“横折钩”是鸟的头,“竖折折钩”是鸟身,一横是鸟抓住的树枝,而那一“点”是鸟的眼睛,“乌”为什么没有一点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乌鸦是黑色的,鸟的眼睛也是黑色的,远远地看去,不易发现,所以人们把它漏掉了。

写字教学中最重要的是间架结构的安排,只有让学生在愉快有趣的氛围中掌握,做到“胸有成字”,才能写好字。教学中,我们采用想象的方法,把一个字想象成一个人、一家人。一个人要站得稳,一家人要互相团结(不能写分家),要互相谦让(偏旁部首的互相穿插)。这样分析一个字,像讲一个温情的故事,学生写一个字像在画一张全家福,容易记忆。

运用想象进行识字、写字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识字、写字的良好感情与态度,更重要的是渗透了思维训练、语言积累、语言表达和思想品德教育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通过想象有助加深理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是客观现实和主观意识的记录和反映。因而,理解语言文字,离不开想象。理解词语、句子,甚至一段文章都可以运用想象辅助加深。比如在教《田忌赛马》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悟文章中孙膑的足智多谋,多元体会文章中提供的信息,我们采取了想象帮助理解的方法。

导语进入想象:“让我们带上耳朵、眼睛和大脑穿越时空隧道,去观看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的赛马比赛。在第一场比赛、孙膑献策和第二场比赛中选你喜欢的场面,把看到的内容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画一画,分角色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等。”在交流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想象赛马场上随着形势变化,观众的反应变化,齐威王、田忌、孙膑的情感、心理变化。表演放在最后,以便他们及时吸取别人的经验,修改剧本。通过想象和想象后的充分交流,学生不仅理解了“讥讽”“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词语,感悟到了文章主旨,而且领悟到了如何面对胜利和失败的人生体验,对文章的理解不仅深刻而且多元。

四、通过想象落实有效朗读

朗读是语文基本能力的一种。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重视朗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要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比较容易达到,而要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就很难了。学生必须在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与作者精神情感产生共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声情并茂地朗读。本人认为首先得身临其境,然后设身处地,这样才能心中生情,再加以朗读技巧,才能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因而,想象是一种很好的途径。通过想象,把语言文字转化成鲜活的画面;通过想象,可以让自己置身其中,设身处地地感受,并通过声音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比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第一段虽然只有一句话,但要指导读出感情来绝非易事,但如果\用想象来理解课文,就能帮助朗读了。指导朗读时,先引导学生反复进行一边读一边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象,让他们从心底产生对圆明园的热爱之情;然后在读圆明园毁灭时,一边读一边想象侵略者的丑恶嘴脸和罪恶行径,激起学生对侵略者仇恨,最后指导朗读全文,学生就自然投入感情了。

五、通过想象提高说话写话水平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乐于写话的能力,注重培养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要重视个性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说话与写话练习要达到上述目标,想象是很好的途径之一。比如看图说话、写话,要写(说)得生动完整,就不仅要说(写)出图上内容,而且要让静止的图活起来,更要想象图中景象以前和以后的事,才能说得清楚、具体。要写景物一类的文章,如果运用想象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人的性格,让它们有思想并行动起来,文章才会生动有趣,学生对写作才会更有兴趣。编写童话、寓言等小故事,更离不开想象,让花草树木、山石田土、日月星辰甚至世界上许多我们未知的事物在我们的想象中活起来,去行动、去思想、去表达,这样的童话、寓言才能引人入胜。

想象可以贯穿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运用想象进行教学的教师就像是童话大师,每天都带领学生进入一个个童话世界,不仅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保护并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拥有了语文学习的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实现语文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途径。

总之,想象是无所不能的,只要我们能够潜心挖掘教材中的可以展开想象的材料,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地为学生大胆想象提供催化与导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学生就能够展开畅想的翅膀,翱翔在创新的天空中。

上一篇: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的优化途径与实践意义... 下一篇:描述性信息与违约行为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