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方法

时间:2022-05-25 04:25:36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方法

摘 要:当今多媒体教学手段已在高校课堂上普遍使用,但最近也出现了质疑的声音,认为多媒体教学不利于锻炼教师的板书能力,希望限制使用。但是由于大学课堂教学的随机性、时间性都很强,因此教学手段的使用应以课程特点和授课内容为依据,而不应该以是否运用某种形式为判断标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尤其如此。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在多媒体教学刚刚兴起之时,人们认为这种教学形式代表了先进的科技水平而大力推广。而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又似乎发现了多媒体的弊端,《大河报》在2010年12月27日的教育调查版中发表了一篇《手写板书断代难断情》的记者调查文章,这篇文章虽然谈到了传统板书和多媒体两种教学形式的各自特点,但是其主要内容是谈论大学教育中多媒体教学的弊端,毁掉了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使一些教师依赖教案,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等等。

作为一名大学文科教师,仔细思考这些问题,发现他们所指出的多媒体教学的弊端可能在某些时候确实存在,但绝对不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这些指责是将传统板书教育中极少数优秀教师的优点和多媒体教学中少部分教师的弊病作对比,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实际上不论是使用多媒体还是传统的板书都应该从课堂教学的需要出发,最好利用两者之长,从而达到最佳效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尤其如此。

近几年,一些学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所招的学生既要学习外语,以满足工作时的语言要求,又要学习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以适应所从事的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要求。这样学生学习的课程门数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相比就多了一些,而学生的学习时间是一定的,因此在课时设置以及教材选择上,该专业的中国文学的学时数就少了许多。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课,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是重头课,大概需要 300个学时。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一般只有64个学时,授课时间大大减少了。因此在教材的选定上很难找到合适的文学史和作品选,大多要靠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来统筹安排。因此对古代文学课来说,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要明显高于传统的板书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可使内容形象化、深刻化

中国古代文学课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课程,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经典内容。如何让学生热爱上中国古代文学中优秀的作家作品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宣传这些内容,高校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讲解文学作品和具体作家时,非常讲究“知人论世”、“知文论人”,也就是说了解了一个作家和他所处的时代特点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或一个时代的文学有很大的帮助。在传统的板书教学时代,教师仅凭口头语言让学生去了解一个作家或一个时代,听完课之后学生没有深刻的印象。如唐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充分体现了大唐气象的恢弘气势。而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也备受人们关注,学者们一般认为国家的统一和版图的辽阔为唐代文学的繁荣提供了很好的政治环境。因此怎样将大唐的大气象展现出来非常关键,在这方面多媒体教学就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教师可以将隋代地图、唐代地图和五代地图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对比中去体会盛唐疆域的辽阔对作家漫游生活和创作激情的影响。

通过隋、唐、五代这三个疆域图的对比,可以让听讲者充分认识到唐代疆域广阔的程度。而且很自然地就延伸到讲解隋唐五代文学各自不同的状况、唐代文人的开放思想和狂放精神以及盛世和乱世时期不同的文学状况等文学文化现象。例如与隋代相比,盛唐疆域要辽阔得多,这与盛唐的开疆拓土政策定然关系密切,也就容易使人联想到唐代文人立功边塞和边塞诗盛行的原因。而盛唐疆域的辽阔和统一,不可避免地就会激发文人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不但对理解当时文人普遍狂放的精神有极大帮助,而且也可以就此延伸到国家强盛与个人成长和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可以联想到当今我们国家提倡的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发展方向。与唐代相比,五代的疆域显得四分五裂,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讲解晚唐五代乱世文学的时代特点和当时文人内敛心态产生的原因。而由盛唐和晚唐五代作对比,又可以让学生思考治世文学与乱世文学的不同时代特点。由几幅疆域图而展开联想式教学,这是多媒体教学的独特优势。

在讲解文学作品时,通过多媒体显示与此有关的形象也可以加深理解作品的内涵。如杜甫的《丹青引》是一篇寓含盛衰之感的艺术诗,在诗中杜甫高度赞扬了唐玄宗时期的著名画家――曹霸绘画的高超技巧和艺术成就,同时对当时的另一位著名画家――曹霸的徒弟韩干颇有微词。他提出了“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的批评意见,而对曹霸绘画的高超技巧,他通过其绘画效果“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来展示,并给予“将军画善盖有神”的评价。由此可见杜甫的审美原则虽然注重形神兼备,但更重神韵。为了能让学生对此有更深刻的印象,可将流传下来的韩干画马图展示出来。因为曹霸的绘画作品现已不存,韩干也是唐代著名的画家,深受当时的文人如王维和统治者唐玄宗的赏识,他流传下来的绘画作品都被视为珍品,但与他同时代的杜甫却给予他“气凋丧“的评价,这充分体现出杜甫的美学原则。

二、多媒体教学可将内容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得到较为完整、详尽的知识

古代文学课内容丰富,不同的教材涵盖的内容都有不相同的地方,因此只参照一个教材是很难将古代文学的精华讲解透彻、全面的。而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制作出与课堂进度相关的教学课件,而且可以将所讲的内容准确地显示出来,避免了一些因为时间原因无法板书到黑板上的知识或通过口头表达而使学生得到不准确、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知识的缺点。

文言文与当今的汉语表达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教师仅用口头讲述,很可能会因为谐音或字意较难而让学生得到错误的理解。如在讲唐代文学繁荣原因时,有一条是“统治阶级的重视与提倡”,南宋计有功《唐诗记事》中记载的武则天时期的事情可以作为证明材料:“武后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宋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善,乃就夺锦袍衣之。”如果教师仅用口头将这段话说出来,听讲的学生可能就没什么印象,而全用粉笔写出来,又太费时间,但通过多媒体,听讲的学生就能够具体了解所说的内容,而且教师也可以就此延伸讲解与东方虬和宋之问有关的文学知识。另一个如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所说的“唐试初重策,兼重经,后乃重诗赋。中叶后,人主至亲为披阅,翘足吟咏所撰,叹惜移时。或复微行谘访名誉,袖纳行卷,予阶缘,士益竞趋扬名,殚工韵律。诗之日盛,尤其大关键”,更是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它指出了唐代科举考试制度和内容的沿革,唐代皇帝微行选人的行为方式以及唐代文人追求功名的方法等。而这些内容是唐代文学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认识唐代社会和文学很有帮助。在这方面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从而留给学生更充足的时间来学习思考。

三、多媒体教学更利于所讲内容系统化、全面化

中国古代文学是在继承中逐渐向前发展的,一些优秀的作家总是在继承、总结前人的文学成果的基础上又有所超越。在讲解这些优秀的作家或作品时可以将他们传承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方式显示出来,让同学们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它的发展、沿革过程。如众人皆知的伟大诗人李白,人们可能会因为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句而认为他是一个孤傲狂放的文人,而不会想到他也是一位善于吸收前人优秀成果的作家。在讲课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可以系统地将他善于继承的表现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李白以及他诗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原因:

《诗经》: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古风》其一

《楚辞》: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江上吟》

阮籍:三杯容小阮, 醉后发清狂。――《陪侍郎叔游洞庭》其一

陶渊明:何时到彭泽,长歌陶令前。――《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谢: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谢灵运:吾人咏歌,独惭康乐。――《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鲍照、陈子昂:梁有汤惠休,常从鲍照游。峨眉史怀一,独映陈公出。卓绝二道人,结交凤与麟。――《赠僧行融》

李白的这些诗句充分印证了他学习前代优秀成果所做的努力,而这些诗句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学常识,学习这些诗句也是对李白之前优秀诗人或文学作品成就的总结,能加深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在讲解中国古代文学课时,不应再过度强调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授课方式的孰优孰劣,而是应根据讲课的实际情况和所讲内容决定教师的讲课方式。这样听讲的学生既开阔了视野,又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增加了对古代文学学习和传播的热情,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茶宠之传统文化所体现的“道家”精神 下一篇: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