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细节:德育与心育的渗透节点

时间:2022-05-25 01:56:29

课堂细节:德育与心育的渗透节点

当今学校教育,在重视学生文化教育的同时,对德育和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逐渐重视。在提到德育和心育工作时,很多人首先想到那是班主任的工作,是心理老师的工作。其实不然,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留心当下的课堂,及时捕捉课堂现象,在细节处也可随时渗透德育和心育工作。

一、从“课堂起立”谈尊重

信息技术课的上课地点一般在机房,学生一般会提前来到机房,打开网页兴致勃勃地在网海遨游。当上课铃声响起时,对铃声充耳不闻。当教师提醒“上课”时,也只有少部分学生做出响应……所以,不少教师把“上课起立”这一程序就习惯性地省略了。

笔者认为,“上课起立”看起来是很小的环节,但在课堂上不能丢失。上课起立,首先是提醒学生上课,打起精神、集中注意力,其次也是对教师的尊重、礼貌。每当上课铃响后,我都会严肃而认真地发出“上课”的提醒,班长也会随即发出“起立”的口号,全班同学向教师敬礼、问好。作为教师,我也会恭恭敬敬地回敬学生,课堂在相互尊重的氛围中拉开序幕。约翰・洛克认为,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也正如教育家马卡连科所说:“教育既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又要向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上课起立”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项基本要求,让学生懂得尊重教师,尊重他人,同时也是尊重自己。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论里讲到每个人尊重的需要时指出:该层次包括自我尊重、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的需求。在课堂上,我一直注重和追求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因为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是教育的一条重要出路,是给学生自己内在前进的动力。而尊重教育就是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促进的适宜学生发展的环境,就是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和行为。我们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培养“自立自强”;尊重他人,强调“平等互助”;尊重社会,遵守“规则”;尊重自然,营造“和谐”;尊重知识,努力“探索”。

二、从“卫生状况”谈责任

某次课上,发现外表还算整洁的机房,在电脑桌的角落里藏着不少垃圾。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和学生自身的文明修养角度出发,教育学生从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刻做一个文明卫生的中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文明素养。

一次信息技术课上,完成教学任务以后,还剩十分钟。我请同学们针对“日本广岛亚运会结束时,6万人退场,会场上竟没有一张纸片”与“2013年国庆节,11万人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产生了5吨垃圾”谈谈看法。学生各抒己见,普遍认为日本人在环保方面做得好,而我们国家现状不尽如人意,国人的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作为中学生,要带头环保、时时环保、处处环保。我首先肯定了同学们的发言,乘机问学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此时,有学生意识到了问题,左右环顾了一下,发现了地上有纸屑。之后,不少学生主动地捡起废纸等垃圾送往垃圾筒。针对学生这一举动,我请学生谈谈在微机房上课,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尽到责任?有学生从自我平时的行为出发,认为离开微机房时应正确关机;有的学生认为要放好凳子、键盘、鼠标……我再次请学生谈谈作为一名中学生,在社会上应负有哪些责任?这样,使学生从身边的小事联系到社会、国家,使他们增强责任心、培育责任感、提高责任意识。

正如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要教育学生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对事对物都有一定的责任意识,长此以往,他们的责任意识定会上升为一种品格,一种境界,这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责任。每个人都认真地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运转、持续发展,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壮大、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三、从“网络游戏”谈需求

细观信息技术课堂或课间,只要网络开放,总能看到有少数学生在玩游戏。对此,笔者认为不可视而不见,也不可一棒子打死。为什么游戏如此吸引学生?心理学认为,人的一生所有行为追求不外乎两样:安全感和成就感。而游戏的设计一般都运用了“目标驱动”的原理,能够不断地刺激参与者的好奇心和征服欲望,它能给参与者带来一定的成就感。我首先肯定了每位同学都在追求成就感,都是积极上进的,玩游戏也不例外,因为网络游戏给我们带来较大的成就感。但是,这种成就感毕竟是虚拟的,过度地沉迷只会让我们忽略了正事,浪费了时间。如果用这些时间在现实中努力上进,那才能具有真正的成就感,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

也有教师主张通过关闭网络,封闭USB端口来阻止学生玩游戏。笔者认为不妥,一味地“堵”,不让学生接触网络,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正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理念,既要注重当前的学习,更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应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使学生的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相连续,使当前的学习与长远的发展相连续。一味地“堵”,也与当前的网络时代极不相符。

在网络普及化的今天,正确的方法不是“堵”,而是有效地“疏”。首先,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运用所学技能的机会。如给学生一些积极健康的主题任务,让学生利用网络完成任务的同时,既满足了学生上网的欲望,又培养了他们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其次,教会学生充分运用和挖掘开放的网络资源,积极地为个人所用,达到知识上自学、行动上自律。上网不只是玩游戏、聊天,还可以获取最新的资讯,可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如查找资料、网上购物、收发E-mail等。再次,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教师要适时教会学生正确地选择,智慧地判断,获取有用的信息,自觉抵制不良的现象,这样才有助于个人知识的良性建构和自身的健康成长。

生活处处是课堂,细微之处皆教育。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课堂生活细节,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随时渗透德育和心育,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助一臂之力!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上一篇:初中语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下一篇:立足人才培养构建高职院校三维教学质量监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