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特殊性与翻译原则及方法

时间:2022-05-24 11:51:24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特殊性与翻译原则及方法

摘要:电影片名翻译是一项特殊的文本翻译。它具有区别于普通文本翻译的特殊性,因此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应当遵循信息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四条原则,并且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灵活选择翻译方法。

关键词:英文电影 片名翻译 特殊性 翻译原则

电影被喻为浓缩了的生活,更是透视一个国家文化的窗口。近几年,国外电影已成为中国观众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途径。而要给西方影片冠以一个精彩贴切的中文片名,就一定要充分考虑电影片名这一翻译对象的特殊性,遵循相应的翻译原则,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

一、片名翻译的特殊性

传统翻译理论把片名翻译归入文本翻译。与书名翻译并列;现在有人提出片名翻译性属广告翻译。片名翻译的功能是宣传产品“电影”,目的是提高上座率、增加利润。笔者认为,电影片名翻译是基于文本翻译之上的一种特殊的文本翻译,它具有一定的宣传功能但不等同于广告翻译。

首先,电影片名翻译具有一般文本翻译应有的忠实性、文化性和艺术性,要求尽量地实现原作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达到功能上的对等。片名翻译既要忠实传达原片名所包含的语言和文化信息,又要符合语言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

同时,电影片名是一种专有名词,它是编剧精心构思的产物,既能高度概括影片的主题或内容,又能强烈激发读者的观看欲望。因此,它又具有自身的信息功能、祈使功能,以及美感功能。这些语用功能方面的要求,使其有自身独特的空间扩展性、艺术性、通俗性,片名既要言简意赅,空间有限但信息量大,总摄全片内容,适度的空间扩展可以尽可能多地提供自身信息;又要通过精心构思给观众以美好的享受,并能提示观众影片类型和题材。

因此,翻译片名时,不仅应忠实传达原片名的语言和文化信息,而且应考虑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译名应在片名语言、文化信息及其对观众产生的效应上尽可能地与原片名保持一致,准确转达其文化信息、文化背景,并应富于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总之,电影片名翻译应当凸显影片内容,传达主题信息,确立全片感情基调,提供审美愉悦,吸引观众。

二、片名翻译原则

在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往往遵循以下四项翻译原则。

1、信息价值原则

片名翻译要忠实传递与原片内容相关的信息,做到翻译标题形式与原片内容的统一,也就是所谓实现信息价值的等值。捕风捉影、离题万里、背离信息价值的翻译是片名翻译的大忌。如the Third Man曾被译为“第三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爱情漩涡里的三角恋,而本片的第三者其实是指目睹一场凶杀的第三个目击者,原译名与实际内容相差极大。

2、文化价值原则

片名翻译受制于译人语的文化,译入文化必然对源文化进行选择、规范、强化、排斥、贬低,同时附加自身文化色彩。在片名翻译中应尽最大努力体现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充分理解、准确传递原片名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情感,避免出现误译。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形式类似的中英两个词汇可能会指代截然不同的内容;由于文化认同的差异,词汇所附带的联想意义也就会失之毫厘,缪以千里;片名中的习语、典故负载大量文化信息,常常不能从字面意义理解,马虎从事。如“One Flew overthe Cuckoo’sNest”,台湾译为“飞越杜鹃窝”,其实“Cuckoo’s Nest”在英语里是“精神病院”的意思。大陆译为“飞越疯人院”,因而更为准确传神地体现了原片名和影片本身的真谛。

3、审美价值原则

片名的翻译讲求摆脱原文词语束缚,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美学内容,用本族语言的艺术形式传达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美。实现审美价值首先选词时应力求音意俱美,言简意赅,富于表现力;语言要讲究雅俗共赏,忌媚俗从众与过分艺术化。《生死时速》里的speed,仅翻为“速度”就过于平淡,而故事里那辆永远停不下来的车,必须以高速驾驶才能避免炸弹爆炸的巧妙设计,只有在“生死时速”这四个字里才能表达完全。

4、商业价值原则

电影是一门文化性和商业性兼具的艺术,在片名翻译时需要考虑到商业因素。影片的经济效益常在于片名对观众的吸引程度,片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票房收入的高低。可读性强,简洁上口,吸引观众视线是取得票房利润的先决所在。它的主要模式是将影片内容归总出最精彩的情节。然后以洗练醒目的文字概括出来。这类译名往往有关键词。并在感官和听觉上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例如:Hamlet《王子复仇记》(关键词:复仇;原著译名为《哈姆雷特》)。

总之,片名翻译应当切实保留原作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适当强调其商业价值,达到功能上的对等。具体而言,就是说电影片名既要忠实于原片内容,又要符合语言文化特征、审美情趣;达到文字优美、言简意赅,富于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人入胜,提高票房收益的目的。

三、片名翻译方法及技巧

1、直译

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直译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是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此类翻译方法浅显易懂,忠于原题,适用于本身已极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原片名的翻译。通过直译方法来达到先声夺人、引人人胜的例子数不胜数,如:Dances WithWolves《与狼共舞》,The Lord of the Rings:The Return of theKing《指环王――王者归来》,ColdMountain《冷山》,等等。

2、音译

片名本身常为表示人名、地名的特殊名词,英语专有名词,以及汉语中无法对应的词汇在不致引起译入语文化的曲解时,可直接将其音译。有一些原文中的人名、地名等虽然不为观众熟知,但因其音节少、简短,采用音译也能为广大观众所接受,例如:Mulan《花木兰》,Aladdin《阿拉丁》,Harry Potter《哈里伯特》等。

3、意译

很多片名本身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或有它自己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直译难以体现其中精髓。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译者在综合、分析、理解原片内容、风格、情节甚至于文体等的基础上,对片名进行创造性加工,采用意译法将它译成能反映原片特点的译名,以实现其文化、审美、经济等方面的对等。意译可以以原片名为基础,结合影片内容作适当的润饰,例如FindingNemo《海底总动员》,Gone With the Wind《飘》,Home Alone《小鬼当家》,等等。

4、直译、音译与意译的结合使用

不同翻译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忠实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和文体风格,互不排斥,译者应该把它们结合起来。较常见的结合翻译很多,如The Chronicles of Narnia《纳尼亚传奇》,The Leigend of Zorro《佐罗传奇》;Shrek《怪物史莱克》,Garfield《加菲猫》等。直译与意译的结合,要在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等方面都达到对等,如Ghosi《人鬼情未了》,The LivingDaylights《黎明生机》。

5、创意译法

翻译中有时会出现直译、意译都难以恰如其分地体现原片内容,激发观众审美愉悦的情况。此时就需要抛开原片名的形式和内容,以原片内容为基础,根据故事情节重新确立题目。如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Oz意为虚幻的、不可思议的奇异仙境。片名来自清朝李百川的长篇小说《绿野仙踪》,此书以写神仙异迹为主要线索,以此命名十分贴切传神,并且贴近本土观众,从而不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收到了良好的商业效益。

电影片名的翻译基于文本翻译,又有别于普通文本翻译的特殊功能要求,只有遵循信息、审美、文化、商业四条价值原则,在对原片有深入的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思想内容和文体风格,运用必要的技巧灵活采用各种相应的方法甚至必要的创意,才能翻译出既忠实于原片内容,又富于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佳作。

上一篇:“学习对”与语言环境 下一篇:从改写理论的角度解释诗歌的创造性叛逆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