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课的教学方法

时间:2022-05-24 11:31:50

浅谈小学品德课的教学方法

品德课有助于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小学品德课是目前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本文对小学品德课教学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有助于改善小学品德课教学效率。

成才先成人,小学生既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接班人,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学生的思想不仅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现阶段的整体素质,同时与中华民族未来的整体素质也息息相关。目前在小学品德教学过程中,品德教师不但要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还要以各种知识为载体,把品德教育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身心健康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教学内容中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体会、感悟,要让学生理解深层的思想教育内涵,需要教师运用创新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更快更容易的理解。

在平时的教育中,我发现小学生爱听一些故事,所以,可以运用故事讲解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讲故事时,故事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通过故事的讲解,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可以通过小学生比较喜欢的革命故事、先烈事迹等作为教学内容,侧重于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感的教育,用生动的故事打动他们,是他们有更深刻的感触,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运用“故事讲解法”时,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教师还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大家的实际生活,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需要注意,讲故事时不能仅仅单纯地追求故事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我们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

在小学品德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小学生年龄与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其观察能力与模仿能力极为强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也恰恰说明了教师的榜样作用是非常的重要,它会给小学生带来极大的影响作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我们教师的神圣而艰巨的使命。目前,我们绝大多数的小学品德教师都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时也有较高的素质修养,这也极大地起到了教师的榜样作用。小学生通过对任课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断进进行模仿与学习,往往会把这些言行举止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并起到较为良好的效果。

小学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有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品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上一篇:幼儿园数学教学远离“小学化”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教师的良知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