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学校效能研究十五年

时间:2022-05-24 07:20:31

中国大陆学校效能研究十五年

[摘要]系统梳理中国大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学校效能研究成果,具体描述了该问题研究的起因、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学校效能;成果;反思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5―0032-03

一、研究的起因

学校效能问题在近年来受到中国学者关注的原因有三:第一,来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需求。第二,来自中国课程改革的影响。学校效能研究可为新课改作出三方面的贡献:(1)为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提供衡量标准。(2)增进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内部管理过程及其结果的理解,进而提高其从微观上管理教育的科学性。(3)学校效能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导,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信息证据。第三,来自西方学校效能研究的影响。

在中国大陆,最早以“学校效能”命名的期刊论文是1994年孙绵涛教授发表的《学校效能初探》。最早以“有效学校”命名的期刊论文是1994年程晋宽发表的《美国有效学校的理论与实践》。15年来,该领域已成为中国大陆学者的研究热点。目前,研究成果日益增多,我们有必要对其作―下梳理。

二、内容举要

(一)学校效能概念研究

大陆学者对学校效能定义时,主要采用四种模式:

第一,作用论模式。该模式认为:学校效能是学校所产生的作用。它包括两种:1.单一作用论模式。它认为学校效能是学校对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典型表述有:学校效能是学校发挥其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2.综合作用论模式。它认为学校效能是学校对学生、学校组织和社会所产生的综合作用。典型表述有:学校效能就是指学校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目标,并能不断地满足系统内其他各方面的要求,进而使学校及其成员和社会得到相应发展的特性和有效作用。它包括四方面内涵:实现教育目标,实现系统目标,质与量的发展,资源的利用。该模式有利于学校效能的考察和测量,但却易于忽视学校发挥作用的本体条件――学校自身的根本属性,从而不利于学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第二,能力论模式。该模式认为:学校效能是学校自身的一种能力。典型表述有:效能是取得实际效果的能力,也就是实现目标的能力。学校效能就是教育主体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开展教育活动、不断取得高水平绩效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教育主体有效实现教育目标的能力。其内涵有:(1)学校效能是教育主体自身的教育能力,而不是外在的表现。(2)学校效能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能力,与实现教育目标无关的能力不是学校效能。(3)教育主体可以是学校等组织,也可以是教师个人,还可以是一项教育活动。这种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功能论,其优点在于看到了教育功能和教育作用的区别,其不足在于没能看到教育功能和教育作用的联系。

第三,“能力”+“作用”模式。该模式认为:学校效能是学校发挥作用的能力和结果。典型表述是: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发挥某些积极作用的能力及其实际结果。学校的素质所构成的内在的潜在能力以及这种潜力发挥作用所实现的结果构成了学校效能的两个有机方面。这种模式概括了作用论模式和能力论模式,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第四,满意度模式。该模式认为:学校效能是学校满足利益相关者需要的程度。典型表述有:学校效能是学校尽可能地达成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教师甚至学生本人为之设定的教育目标的程度和能力。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不足在于学校易于被过多的要求所左右而难以确定自己的办学方向,并且还易于忽视学校自身的建设。

综上所述,学校效能就是学校功能的达成度。其内涵有三:(1)从本体上说,它是指学校功能的生成系统,即指学校自身所固有的对学生、社会等对象发生作用的能力或根本属性,这是由学校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的。(2)从现象上说,它是指学校功能的表现系统,即是指学校对学生、社会等对象所产生作用的大小。(3)从逻辑关系上说,它是指学校功能的生成系统对学校功能的表现系统的影响路径系统,即是指学校内部诸要素对学生、社会等对象发生作用的内部机制。

(二)学校效能的测量与评价研究

大陆学者对学校效能评价的研究,主要采用三种模式:

第一,经济学的目标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学生的学习目标作为学校效能的唯一指标,从经济学角度考虑“投入”对“产出”的影响。“投入”主要包括:学校的资源变量、学校运作的过程变量和学生的背景特征。“产出”主要指学习结果(目标)。其典型表述有:(1)学校效能评价就是在投入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对学校促进学生发展的程度进行测量,并对其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其评价指标主要有三类:一是背景指标,主要包括学校背景和学生背景;二是过程指标,主要包括管理、教学、质量三因素;三是结果指标,主要涉及学生的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领域。(2)卡坦斯学校效能评价的修正模式,即二阶段三维三层的评价模型:①把一段变为两段:在一种学校效能(在学生家庭资本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学校因素提高其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再增加另一种学校效能(学校因素在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学生家庭资本的作用)。②把一维变成三维:把原来的家庭基础变量(社会经济地位)分解成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三种变量。③把二层变成三层:在学生、学校两层变量的基础上增加一层(班级层次)变量。

第二,组织学的系统组织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学校系统的发展作为学校效能的评价指标,从组织学角度考虑学校系统的发展。该模式有两个子模式:一是组织学的系统能力论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对学校能力本身进行评价。其典型表述有:学校效能评价包括八个维度:(1)正确的教育方向,是学校效能的第一要素。(2)教育质量,是学校效能的重要基础。(3)教育效率,是学校效能的关键。(4)教育内容,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5)教育方法与过程,对学校效能有重要影响。(6)教育增值,是学校效能的重要体现。(7)教育主体的发展,是提高学校效能的根本。(8)教育主体的基本条件,是形成学校效能的基础与前提。二是组织学的作用论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对学校的作用进行评价,其典型表述有:学校效能评价就是评价学校对三类对象的促进作用,它们是:(1)学校人员的发展,包括学生素质、教师素质和管理者素质的发展。(2)学校工作的发展,包括教学工作、德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发展。(3)学校事业的发展,包括

学校本身、社区事业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三,社会学的公平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它认为评价学校效能的标准是关于教育公平的标准,即学校对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帮助以缩小弱势学生群体与优势学生群体的差距,缩小家庭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进而达到教育公平。其典型表述有:学校效能研究和评价起源于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有效能学校的建立进而使每位受教育者享受最好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其发展和技术进步也是建立在对教育公平追求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进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我国社会全面倡导教育公平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这方面的研究是在反思西方学校效能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特点如下:(1)学校效能的测量与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完整,而不是仅仅限于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2)测量与评价的方法比较完善,已开始注意使用增值评价的方法,并试图使用量的方法。(3)试图寻找学校效能高低的主要特征。

(三)学校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学校效能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两大类:校内因素和校外因素。大陆学者对学校效能的影响因素的具体研究状况如下:

第一,学校效能的校内影响因素,它主要包括领导与管理因素、课程因素、教师因素、教学环境因素、学生因素、学校背景因素等。(1)对于领导与管理类因素,大陆学者对学校领导与管理者的素质关注较多,对学校领导与管理者的行为关注较少;对影响学校领导与管理效能的因素自身关注较多,对“学校领导与管理是如何影响学生发展的”关注较少。(2)对于教师因素,大陆学者对教师的素质关注较多,对教师的行为关注较少;对影响教师效能的因素关注较多,对“教师如何影响学生发展的”关注较少。(3)对于课程因素,大陆学者的研究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本身有所关注,但对“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学生发展的”则缺乏关注。(4)对于教学环境因素,大陆学者对学校文化环境有所关注,而对学校物质环境和制度环境则缺乏关注。(5)对于学生类因素,大陆学者对生源质量有所关注,而对“学生原有素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动机)、感受(包括效能感、期望等)和学习方式等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则缺乏关注。(6)对于学校背景因素,大陆学者对学校规模、、学校历史、学校性质(公私立)有所关注。

第二,学校效能的校外影响因素,它主要包括家长因素、行政领导因素、学者因素、兄弟学校因素、社会背景因素等。(1)对于家长因素,有大陆学者对“学生家长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有所关注,但仅仅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缺乏实证支持。(2)对于社会背景因素,大陆学者只是对“社会环境对学校效能的影响”进行了少量的理论分析,而对“社区类型、国别等社会因素对学校效能的影响”则缺乏关注。(3)对于“行政者领导、学者、兄弟学校对学校效能的影响”问题,大陆学者既没有理论分析,也没有实证研究。

总之,大陆学者对学校效能的校内影响因素关注较多,对校外影响因素关注则较少;对学校效能的影响因素本身关注过多,对学校效能的影响因素与学校效能之间的因果效应和因果机制关注太少,而后者恰恰是学校效能研究的核心问题。

三、研究的反思

纵观中国大陆学校效能的研究,笔者发现一些问题。第一,从研究内容的角度看,存在的问题是:(1)对有效学校的特征与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够深入。其表现是:缺乏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没有实证支持,实证研究没有理论指导。(2)对学校课程领导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缺乏研究。相比之下,西方学者的研究已相当深入。第二,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存在问题是理论思辨较多,而实证研究较少。相比之下,西方的学校效能研究是在实证研究方法的指导下迅速发展的。理论思辨的优点在于使凌乱的经验逻辑化、体系化,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但如果没有实证的支持,则易走向空洞。因此,无论是从借鉴西方的角度,还是从克服自身弱点的角度来看,大陆学者都应该在实证研究上多下工夫。在使用实证研究方法时,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1)质的研究方法“至上主义”和使用的“随便主义”。前者认为:质的研究价值高于量的研究价值,能用质的研究就不用量的研究;后者认为:质的研究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地选取研究对象、随意地收集研究资料、随意地处理研究资料、随意地呈现研究结果。(2)对量的研究方法的“低级理解”和“低级使用”。前者的表现是:认为量的研究方法总是把事物表面化,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后者的表现是:由于研究者缺乏量的研究方法的素养或具有偏见,一旦使用量的方法进行研究便毫不犹豫地使用低级的统计方法。这种人大概没有认识到,高级统计方法比低级统计方法的优越性就在于它更能揭示现象的规律。

上一篇:特级教师与普通教师的成长环境与成长关键期的... 下一篇:会议,原来还可以这样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