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读自悟”

时间:2022-05-24 07:33:21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领域里,一个“自读自悟”的新型教学模式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活跃,无疑是大大更新了旧的教学观念,教师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仍要起着一个主导作用。教师得当的导,会使学生学有方向;教师得当的导,会使学生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从而产生思维,学有所得。那么,教师应怎样起着导的作用呢?下面就谈谈几个做法:

一、诱导预习课文,初步感悟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他们都必定要探究一下课文写了什么,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因此,老师必须好好尊重和保护这种好奇心,循循善诱,使其变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首先,我们应该指导他们看看预习的提示,初步知道学习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其次,我们应鼓励学生在读书中质疑,边读书边想想,哪些地方不理解,把问题写在本子上,这是为探求知识打下基础。还有一点,就是应该在预习时,让学生联系已有的认识,或在生活实际中进行一定的观察、体验,也可以是搜集有关的资料。

例如:我在教《赤壁之战》之前,我问学生:“你们都看过《三国演义》这本书吗?”学生情绪高涨,纷纷告诉我曹操和周瑜是个怎样的人,这场仗其实还不止课文写得那么简单等。于是有几个学生把原著找回来,有的学生上网把资料下载给我看,这些都说明学生已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有了主动的学习动机,非常有兴趣的准备学习,我大大地表扬了这种学习的态度。

二、指导学习课文,深刻领悟内容,让学生学有所得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告诉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考,理解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的意思;另一方面要启发学生,联系插图,联系生活的实际,联系已有的资料……想象、思维、分析、判断,深刻领悟课文内容。学生在谈到自己如何领悟内容,悟到什么时候,我们应该求同也求异。让学生大胆想、大胆说,真正进入到“创造”的世界。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是很多的,答案有时还可能有多维性。例如:在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在读到父亲说的那段话时,我就让学生联系生活中见过的花生,再看看插图,再想想桃子、石榴、苹果的样子,边读边想:“父亲为什么要说这段话?”“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在读完课文后,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有的说:“花生不炫耀自己,却默默为人们奉献。”有的说:“花生外表不好看,却很有用。”有的说:“花生不是只讲外表美而不实用的东西。”……从这表述不一的答案,其实老师已感觉到学生已经领悟到父亲说的那一段话,是赞扬花生的优秀品质,父亲是要孩子们学做花生这样的人。同时还应该强调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领悟课文,还要善于激发学生在学习中质疑问难,促进学生领悟课文。例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时,学生就大胆质疑:“课文主要写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为什么第六自然段要那样详细地描述泸定桥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敌人的增援部队要问对岸是那个部队呢?”……从学生的质疑可以看到学生还没读懂课文。老师这时候,就引导他们看上下文,找出有关联的句子让他们多读,还注意提醒文中词语的运用。经过再次阅读,学生很快就解决问题了。在阅读中,学生们悟到了:“作者这样具体描写,突出了泸定桥的险,不容易通过。”“红军战士要过桥,异地非常危险,甚至要牺牲。”“红军战士夺桥非常英勇,使我很受感动。”有的学生还悟到了作者写作上的特点:运用具体数字把事物写具体了,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把英雄们的大无畏精神表现了出来;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桥下的寒。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的需要去领悟课文后,老师进一步归纳、小结、整理,让大家及时交流,真正做到学有所得。

三、引导深化课文,继续探求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

课文学习完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整理一下学习的内容,哪些是本课所获得的有成效的东西。这里不应该强求一致,而是因人而异。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深一层的问题。鼓励学生继续探求知识、运用知识。例如:学完《飞夺泸定桥》这课后,我便把学生学到的整理归纳成两条:

1、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表现了他们英勇无畏的气概让我们都非常敬佩,你们说值得学习吗?怎样学习呢?你们还想知道有关红军战士在长征中的故事吗?接着,我便简要介绍了几个有关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去课外阅读、学习红军的精神。

2、同学们在学习课文中,懂得了按一定的顺序写,并知道了用具体的数字能把事物特点写清楚,用具体的动作描写能把人物的精神、品质表现出来,那么,你们也能像课文一样,学习写一种物体或一个人物吗?由于课文学得渗透,加上老师再点拨引导,学生兴致都很高,即时就写成了非常精彩的片段。

由此可见,教师因势利导,学生的悟性才能一步步提高,知识才会学得扎实,并且能开拓思维,发展智力和能力。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与设计 下一篇:课堂提问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