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推广之我见

时间:2022-05-24 05:47:52

经典阅读推广之我见

[摘 要]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承继传统。为此,图书管理员要尽力做好采买、推荐书目,组织开展多种有意义的读书活动。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的同时,引导读者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

[关键词]经典阅读 图书管理员 阅读活动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323-01

“与书相伴的每一分钟都是对人生最好的奖赏。”“阅读是要让真正的阳光住在心里。”“在书中不仅有眼前,更有诗和远方。”“在书中可以和优秀的人物为伴,思想共舞。”“要过日子也要放飞灵魂,读书与后者有关。”“阅读让内心强大,勇敢面对抉择与挑战。”

然而在这个“快餐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现代人已经无暇顾及经典,如果不把经典改头换面包装得面目全非,是不会有人要看的,于是“三国”被水煮,“西游”被大话,经典阅读已渐行渐远。那么置身于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置身于物欲横流、奢华浮躁的时代,我们还需要读书吗?即经典阅读,现在还有它的价值吗?图书管理员又该怎么做呢?

一、什么是经典

所谓经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们常说的经典,是指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经久不衰的著作,其内容或被大众普遍接受,或在某专业领域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且最能表现本行业精髓。

在这个意义上讲,经典具有以下三个特性:影响力、时间性、广泛性。也就是说,一切著作,若要成为经典,它必须具有吸引力,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且所讨论的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普遍接受的。

二、为何阅读经典

1920年,胡适曾开列一份〈〈中学国故丛书〉〉目录,列举古籍31种,从《诗经》《论语》,到《史记》《汉书》,从陶渊明、李白,到欧阳修、马致远,皆入其选。1923年,清华一批学生出国留学在即,为了短期得到国学常识,请梁启超开列一个有关国学的书目。可见中华民族也是一个注重传统经典阅读的民族;亦或许是源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所赋予我们与生俱来的情感,作为现代人在新世纪亲近书籍特别是经典阅读是必要的。

1.文化传承

梁启超说:作为中国学人,就有必要读一些中国传统经典。朱自清在《经典常谈》序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2.价值的选择

梁启超认为,在我们困惑的时候,这些经典可以给我们以指引。唐文治的看法:“吾国经书,不独可以固结民心,且可以涵养民性,和平民气,启发民智。故居今之世而欲救国,非读经不可。”

3.写作与气质

梁启超认为,青年学生不仅需要阅读必要的经典,对那些“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还需要熟读成诵。从中汲取养分,充实和丰富写作内容。

4.对传统的尊重

在美国,习读传统经典,同样是受人关注的话题。20世纪初以来,哥伦比亚大学就创设了“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本科生的必修课。致力于提供一个欧洲文学名著及哲学、社会理论名著选目。这两个目录包含了大量的西方传统经典。学校认为,学习这两门课,正是对西方传统的极度尊崇。

5.教养

一些学校很清楚地知道,社会弥漫着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通过对这些名著的讲授,希望引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从而远离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让名著的知识与思想能成为每一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

三、作为图书管理员,如何引导读者进行经典阅读

1.采购经典书籍

采购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开始,采购哪类书,采购多少册,都决定着藏书比例的合理性、科学性。虽说中外经典名著不像畅销书那样更新的速度快,但名著在图书馆藏书结构中应占有重要位置,图书采购要以名著作为经常性的采购对象。另外在采购时还要注意那些经典书籍的不同版本,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比如有原汁原味的原版著作;有适合年纪小一些读者阅读的注音插图版;有便于学习外文的英汉对照版;有始于连续阅读的成套成系列的版本;还有图文版、精简版、珍藏版等等。但是近几年戏说、歪说历史及古典名著成风,误导读者对传统文化、古籍名著的认识,所以采购时还应考虑出版社的权威性、专业性,比如岳麓书社、中华书局等都是较为规范的出版社。如果再贴心点,最好注意选择质量好、翻阅轻松的书籍。

2.定期推荐精品书目

别林斯基说的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置身茫茫书海,好些读者都应接不暇,一时无所适从。针对这一现状,图书馆可以通过馆员创造性的工作,将经过实践和时间验证的各种影响书目、推荐书目、必读书目、专题书目等有选择性地介绍给读者,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书目导读和促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书源,帮助他们接触和阅读这类比较优秀的读物。比如在两会期间,我馆相关馆员,根据会议内容的需要,专门搜集相关资料,跟踪服务两会人员。要想真正达到推荐的目的,个人觉得应具体考虑以下几点。

1)作为基层图书管理员,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读者的不同需求,采取针对。就未成年读者而言,其兴趣受年龄和识字的限制,大都喜欢卡通类、科幻类、童话故事类、神化传说等书籍。他们的阅读动机不明确,容易受同伴和环境影响,在选择图书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图书管理员要加强对他们的阅读指导,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且有利健康成长的书籍,如拼音读物、寓言、谜语、神话传说、童话故事、科幻类、百科知识及英雄人物故事类图书;针对成年读者,则可推荐一些中外名著、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科普读物等。

2)从提高读者的文化素质着眼,推荐书籍的品种覆盖率要广,品种要比较全面。不能跟风,某个时间段流行什么就给读者推荐什么。推荐书目要像给读者配营养餐一样,或小说或散文,或科幻或诗歌,或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或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

3.组织多种有益的读书活动

1)现代社会,图书馆成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担负了更多的教育职能。作为图书管理员,我们应该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经典的方法,必要时就阅读哪些经典、阅读经典等开展专题讲座。

2)提供交流平台,让其乐意读书。对于来馆读者而言,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公平合理的展示机会,让他们喜欢读书、痴迷于读书。比如组织开展名著人物推荐会、经典作品再现演出、经典作品传唱、经典作品知识竞赛,让经典作品进校园、进社区等。

3)拓展我馆现有的“小蜜蜂活动”,使其不仅仅局限于上书、整架。与此同时,引导他们在整架过程中发现适合自己的经典读物,阅读经典,进而向同学、朋友、家人进一步推荐经典。

总而言之,如果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另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参考文献

[1] 王余光.推荐书目与传统经典的命运[N].中华读书报,2008-4-23.

[2] 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7.

[3] 李焕娥.论文学名著的教育价值[J].天津:天津教科院学报,2002.

[4] 丁剑刚,王生钮.试论经典阅读的目的与方法[J].山西:山西大学学报,2003,5.

[5] 刘国钧.图书馆学要旨.上海:中华书局,1934.

上一篇:浅谈长输管道施工阶段数字化管理 下一篇:浅谈循环烃在MTP工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