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浸润我的青春(2)

时间:2022-05-24 02:37:42

阅读,浸润我的青春(2)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只要阅读,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许你见过斜红叠翠,也许你赏过耀阳鎏金,也许你行过南水北山,也许你经历过太多的浮华、太多的奇幻……在我看来,这些都不过是一本书的厚度,不过是沉淀了一本书的灵台清明。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沉淀了多少喧闹与浮华,化为了我青春最好的陪伴。

有人问我:“整天捧着一本书,不觉得很枯燥吗?”我想说:我喜欢读书,我喜欢经历书籍中那些不一样的人生――可以在《红楼梦》中和金陵十二钗一起吟诗作对,可以在《水浒传》中和梁山好汉一起劫富济贫快意人生;可以在《飘》中与乐观、坚强、美丽的郝思嘉一起度过艰难的南北战争……读书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书让我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读书让我提升素养,改变气质……

小时候,我觉得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捧图书,与书中人物话。到后来,我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第一台电脑,它们让我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让我与书籍的距离更近;它们让我的“书籍”更便于携带,让我与“书本”的亲近更为便捷……它们让我的阅读方式发生更新:不仅可以“读书”,还可以“听书”;不仅可以阅读文字,还可以聆听音响观看视频……我的阅读变得种类多样、丰富多彩;它们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我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阅读任何我喜欢的书,从中外名著到名人传记,从网络优秀小说到名家散文随笔……我乐见电子阅读带给我们的便利,我同样喜闻纸书阅读时那幽幽墨香……

无论哪一种阅读方式,都在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我,改变着我――让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成长为知书达理的青年,从一个孤陋寡闻者变得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从一个胸无点墨人云亦云者变成了“一株有思想的苇草”……这一切,全赖读书之功!

我坚信,每一个腹有诗书的人,既可以抬头仰望浩渺的星空,也能够俯首脚踏坚实的大地。他们能凭自身素养来处理万事的纷扰,能凭不凡的毅力与勇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以悲悯的情怀和博襟面对芸芸众生和世间万物……

也许以后,人们的阅读方式会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但我相信,不变的是我们对阅读的热爱!感谢阅读,浸润了我的青春,我的青春因阅读的相伴而如此精彩。阅读?悦读!

有书香陪伴的青春,才不算辜负。

跳级之后的文章,能紧扣命题材料中的“我”“青春”和“阅读”这三个关键词,以“阅读,浸润我的青春”为题,多方位展示了各种传统的和现代的阅读方式给“我的青春”带来的“浸润”。文章以培根的名言为经线,以“我”阅读方式的改变为纬线,将“我”的读书经历和收获呈现给读者。文章内外兼顾,思路缜密,前呼后应,行文流畅,浑然天成。

在确定的文章的主题后,文章题目要和文章的内容紧密结合,不能文题分离。如上文既紧扣命题者所供材料中的“青春”二字,又凸显出阅读的意义――“浸润”青春。这样确保不会出现离题、偏题的现象,同时又展示了自己的写作角度。

掌握论证的方式。由于考场作文时间和字数的限制,最经典的论证方式即是“三段式”的论证方式。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如本文标题就指出本文的主题“阅读,浸润我的青春”;然后围绕这一观点加以演绎和论述;最后文终再次点题,凸显出读书对于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的提升和人文情怀的陶冶的巨大作用。

上一篇:信贷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效果研究 下一篇:紧扣主题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