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共生”:语文教学的本质

时间:2022-05-23 11:50:16

“言意共生”:语文教学的本质

一、 语文教学的本质怎么说也离不开“言”与“意”

叶圣陶先生曾三次为语文正名,最后一次(在1980年全国小语会成立大会上)说得最明白:“语文这门功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二者手段不同,其实一回事。”叶老是在人们对语文本质的认识左右摇摆之际再三解释语文内涵的,目的是防止对语文本质认识的迷失。他对语文本质的表达很清楚: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就是说和说出来的“话”与写和写出来的“文”,文的本质也是话,都属于“言语”,“语文课”应顺理成章地认定为“言语课”。

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2011版课标明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运用”才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守住了“运用”,也就守住了语文教育的正道,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语文课程滑向“非语文化”“泛语文化”的泥淖。“运用”是“言”“意”共生路径互转的活化,强调“运用”,并没有弱化“意”的成分,学生在言意的“运用”环境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更是语文的生命表征。

从语文课程的表现主体来看,语文主要是言语作品,是一篇篇“课文”,大多是题材文质兼美与体裁丰富多样的“文章”。一篇文章,作为社会阅读客体存在时,其主要价值在于传递信息;当它作为语文教材时,它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它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或者说是怎样组合言语这种材料传递信息的,即所谓的“教学价值”。夏■尊先生曾把“阅”“读”分开来说:“一般科学的教科书应该偏重于‘阅’,语言文字的教科书应该偏重在‘读’。”显而易见,语文以外的学科文本虽也用了文字写作,但我们学习的目标并不在文字上;至于语文学科就不同了,读一篇课文,我们不但该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还该有别的目标,文章结构、词句样式、表现方法等等,都得察觉、内化并建构……足见课文的学习何止于内容乎?语文的学习不只是内容,更有对言语形式的领悟与习得。

语文课堂的学习形式主要是言语活动,即听说读写的相关活动(语文课外活动亦不例外)。听与读是由言到意的向内输入,即言语理解;说与写是由意到言的向外输出,即言语生成。言语理解与言语生成的本质就是从言到意、从意到言的转换。由此,语文课堂的学习实质就是在听说读写实践中,学习“言”“意”互换,从而促进学生提升听说读写之能力(即语文素养)。“言”“意”共生理当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

二、 语文的“言”与“意”从来都是相依共生的

所谓“言”,就是说话(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这两种行为)、说的话(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这两种方式的内容)。《说文》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论语》亦说:“一言以蔽之。”这里的“言”就是说话、说的话。从内容来看,“言”即辞、文、句、论、叙、告等言语形式的总称;从行为来看,“言”又是一个人学习、生活、交际的物质与技能基础。“言”是语文课的应有担当,非其他学科的本职任务,它直指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从这个角度看:语文的“工具性”是显而易见且与生俱来的。(特意标注语文的“工具性”意义不甚大。)

所谓“意”,就是口头与书面的目的传达。意是言语的本源,是语言的触发器。触发言语的是内心的情感涌动,就是那个“意”。刘勰《文心雕龙》有语:“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显然,“意”是一个集大成式的概念,包罗了心意、意义、意象、寓意以及人的思维、情感、意志、个性等。通言之,“意”是人类对自身及周遭世界的意识,就是人类存在性的反映,它直指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的人文性本为语文的应有之义,也可不必特意提及。)

所谓“共生”,本是生态学的一个观点,即生态链上的每个单元都具有相对优势,共生单元间为了实现“共同优胜”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形成共生体。“共生”除了是一种状态,更强调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后现代整体观认为,天体中的万物间都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普遍联系,内外合一、局整不二,这是事物存在的共生观。《现代汉语词典》将“共生”理解为“相依生存,彼此有利”,细揣之,有共存、共建、共荣、共赢之意。微观至语文教学的“言意共生”,不仅着眼于“言意兼得”“文意兼得”之共性,更落点于“言”与“意”的彼此交融、彼此支撑、彼此相长之实。道白了,“言”和“意”本就是相互影响、共存共生的胶着关系。

毋庸赘述,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从来都是意识的外在显现,从没有离开“言”的“意”,亦没有离开“意”的“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万物真实存在的基点,语文亦然——语文的“内容”与“形式”直指语文的“意”与“言”。学习语言文字是形成语文素养的抓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自然成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但在阅读教学中,“得意忘言”“得意忘形”“言不及‘意’”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当下语文教学的主流观念渐进有声——

“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 中国教育学会小语会会长崔峦语)

“阅读教学不仅要通过语言文字的载体理解内容,而且要关注语言文字载体本身的物质存在。”(著名小语专家田本娜教授语)

“语言不仅仅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而是人的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培养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就是培养人本身。”(著名小语专家王尚文语)

“文章一旦被选进语文教材,成了‘课文’,它就具有了双重意义,一是内容意义,二是形式意义。”(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语)

“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及运用之美,尤其是汉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指向,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如果失落语文的本体,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则会失落语文的本体,从而就失去了只属于‘语文’的极其重要的文化意蕴。”(著名小语专家吴永军教授语)

…………

语文前辈们的告诫犹如醍醐灌顶。语文教学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得意,更要得言;既要人文,更要语言。培养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是语文学科独当之任。学习课文不但要了解写的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作者是怎样写的,文字这个载体本身就是语文学习的对象。“意中之言”“言下之意”是表达与思考、语言与精神的生存方式,因而玩味“言”与“意”,让学生往来于“言”与“意”的双向通道中,领略途中风景,体验并实现“言”“意”的共存共生之妙,理当成为语文课堂的永生姿态。

三、 “言意共生”带来的是语文学习的高峰体验

任何内容都是通过特定的形式展现的,内容与形式的精妙契合才是实现完美的前提,任何一篇优秀的课文都存在着形式与内容的互现统一,即所谓独特的“这一个”。因此语文学习中,必然要将文本形式的“言”与内容的“意”有机对接,既要能进入作品的世界,深刻体悟内容的“意”,又要能鉴赏作家创作的语言及其语言的无限创意,更要能收获并玩转文本“例子”中传神的“言”与深刻的“意”。

发现“言”的密码,获得“意”的。阅读是一个交流过程,并且是多群体、多维度之间的交流过程。大量作品给读者留下充分发挥构想和主观情感运动的空间,文本中存在着“隐含的读者”(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的观点),由读者成为文本的完成者。2011版课标还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增加了“教科书编者”这一对话方,显然学习文本还得领会编者意图,这一方面教师应该比学生多担当。学习文本,要获得内容“意”,当然谁也无法逾越语言组成及其形式表达。字词的精准、色彩、音韵,语句的结构、次序、修辞……都属言语的密码。当我们破开“言”的密码,即会获得升腾其间的“意”的。

古诗《池上》(苏教版第八册)一诗深入浅出,平实自然,毫无雕琢修饰的痕迹,这是诗人举重若轻的言语表达。阅读时,需要我们一只眼看诗面,另一只眼看诗句背面。静下心来,沉浸诗中,揣摩着,品味着,会让你欲“换”不能:若将“小娃”换成“小孩”,“小艇”换为“小船”,“偷采”换成“采得”……还能有这样的情趣吗?“小娃”比之“小孩”更为亲切,“小艇”比之“小船”尤显轻快,“偷采”比之“采得”更有情趣。语言只有咀嚼了才会有“口感”——如此鲜活与灵动。“小娃”“小艇”的相配与轻盈,既能传达出小娃“偷采”的玩耍嬉乐味儿,又能感受到诗人满心喜欢,亲切嗔骂。“浮萍一道开”的正常语序应是“一道浮萍开”,“浮萍”的前置使得诗句呈现“非常”语序,浮萍似乎在为小艇“主动”让路,趣味顿生。小娃这番的“此地无银”,可笑,可亲,“偷采”的天真与童趣随之也涌入诗人心头,抑或这本就是“诗王”白居易内心的美好向往。深“意”在“言”浅之处生根。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苏教版第八册)课文开头:“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树。……这是两棵樟树。”“这是两棵樟树”,初读有累赘重复之嫌。但学生通过讨论很快意识到,突出强调这两棵树是樟树,引起每个人的关注是作者刻意“赘语”的效果。将原文的结尾对照起来读就更有感觉了:“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前有两棵树。有两棵荫凉特大,不招虫的樟树。”作者不惜笔墨再次点题,恰恰影射着宋庆龄与两人一样具备着樟树的品质,稍加提示,四年级的学生是能体会到这点的。这恰如鲁迅《野草》首篇《秋夜》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有人理解为表现鲁迅的无聊,也有人体会到鲁迅的孤独,而且是倍感孤独。虽然,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教学完全不必这样牵扯,但有了今天“两棵樟树”的特别体会,还愁将来不会有“两株枣树”的体会?语言的密码妙不可言,只有真正走入语言的“更深处”,你才能享受那破译密码后所带来的扑面而来、挥之不去的“意”的。

把握“意”的指向,领悟“言”的传神。在“言意共生”的体悟过程中,应是“双程票”,甚至是“多程票”,不单是由“言”到“意”的体会,或是由“意”到“言”的领悟。要根据体会到的“意”,再反过来揣摩作者言语的匠心独运,也就是在文字中“走个来回”,甚至“走几个来回”。

《落花生》(人教版第九册)教学中,不少教者动辄喜欢引导学生对几种果实进行评论,从而进行人生站队。几轮争辩下来,结果一定有学生表示愿意做桃子、石榴、苹果,因为又好看,又好吃,比花生强多了。有教师还很兴奋地赞许学生思维有创意,有个性,有现实性。殊不知作者许地山是借花生表明人生态度和做人准则——注重实际,不图虚名,有益他人,默默奉献,这是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这时再回眸咀嚼文中这句话就特别有感想:“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猛地一读,这是作者在写我们姐弟做的农事。这么繁杂的农事怎么只用了八个字?经过讨论,学生会恍然大悟这篇文章重点在“议花生”,而非“种花生”,在以花生说人说事,这样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在明白作者写作意图的基础上,也就更叹服作者写作时对语言的处理之妙了。再读读这句话的标点,是不是有些特别?四种农事之间都用逗号,为何?虽然作者叙述简单,但农事真的不简单,这些农活不是同时发生,应有时段之隔,所以用了逗号!原来劳动如此艰辛,这样的表述是不是来得特别传神?

回眸是在意,也是惦记。到底是怎样的言语内容与方式让我们有如此强的阅读感受?或许当初我们在阅读来路上没怎么留意,当读出作者言中之意后再重新拾起,引导学生品味、鉴赏文本中语言文字表达的美与运用之妙,以此来体会作者语言文字拿捏之准确入味,呈现之独特就尤有嚼头了。学习文本时,能“穿越”再现作者写作时的心理过程,揣悟作者意图,收获作者语言的策略及本领,深悟“言意共生”之妙。

默会文本精妙,实现“言意”新生。语文课要“学到语文”,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有着语文的特有指向,不能同于其他学科。国家总督学柳斌先生曾说:“语文首先是能力,其次是素养,最后才是知识。”能作为“例子”的课文,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学习者理当抓住文本独特的“言”的表达,体会作者对“意”的巧妙构思,内化为自身的语文能力,实现学习者的“言意”新生。

对《窃读记》(人教版第九册)一文的学习,学生要从平实的词句中揣摩小林海音的内心,从细腻的动作中揣测窃读的情感变化。在体会到“跨、踮、钻、挤”等动作表现出的内心紧张、窃喜、机灵时,充分感知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细腻。在此基础上,巧妙出示原文:“但在这次屈辱(rǔ)之后,我的小心灵的确受了创伤,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bēi)感再次触发。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让学生在拓展的情节中练写,从而打开学生思维,活用文本语言,与作者同脉跳动。学生练写后交流:

生:(生读)那次,我像往常一样,随着人流挤进书店,踮起脚尖走到了书柜旁,找出了昨天还没有读完的那本书,捧着它走到了一旁,开始静静地阅读!我一读,便忘了时间。老板走过来,发现我在读书,便立刻抢过书,说:“我已经看过你很多次窃读了,你每次来都不买书,每次来都要读书,你想让我做亏本生意吗?”

师:给这段帮帮忙!

生:我觉得“找出了昨天还没有读完的那本书”前要加个“很快”,说明我很熟悉,也说明我几乎每天都来。

生:我觉得在这句后面还可以加上:“心中一阵窃喜,今天真顺啊!”这样的心理描写能和后文形成对比。

师:嗯,一学就会,写作的高手!

生:书店老板也许不会用“窃读”这个词,他或许会说:“这丫头,又来了!”

掌握了文本中通过动作的准确表达、心理活动的细腻描摹来表现出小林海音窃读的不易,这只是“言意共生”第一层次的体验与收获。“言意共生”的第二层次还要将阅读的收获转化为学习者内心“言”“意”的新生,在作者表达的“意”——阅读的艰辛与不易的扎根基础上,学习作者动作、心理描写的细腻笔法,内化并链接自身原有储存的言,从而实现“言意”齐飞。

语文能力的发展就像春天的草地,风吹,日晒,雨润,有一天一整片忽地绿出来,语文的习得是一段又一段的拾掇积淀。教学中,追求对文本中“意”的深刻把握,对文本中“言”的真切品读,实现从作者起点上升腾起的“言”“意”高峰体验:“言”“意”的新生,这就是我的“言意共生”语文教学观。

上一篇:在读书中品悟 下一篇:姜树华:“言意共生”教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