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2-05-23 09:16:15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

一、 引言

课堂教学效果差,是高中生物教师普遍反映的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普通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将其与日常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课题。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高中生物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要注重与日常现实生活的联系”。

高中生物实验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和周围环境保护等紧密联系。本文提出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二、 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 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

在设计“蛋白质”这一部分的实验内容时,可以在学生的课堂实验中,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在实验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实验的内容。

2 比较观察,探求新知

高中生物实验最常用的方法是比较观察。通过与日常生活现象的对比观察,探求新的知识内容。蛋白质是我们身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来源于每日的食物。在实验之前,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四种不同的氨基酸。首先,让学生在大脑中对蛋白质有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其次,让学生自己观察这几种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并思考他们的共同点;第三,借助实验进行验证。这样学生的理解才能够深入,知识的掌握才能够牢固。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能力。

3 借助多媒体,开展探究

众所周知,人体氨基酸的构成大概有20种。氨基酸中的侧链基团R基不同,是造成氨基酸种类多的原因。单纯的理论讲述,学生难以理解。若想让学生较好地了解氨基酸是如何构成人体内的蛋白质的,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开展生物教学,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提高教学效果。

三、生物实验教学中,联系生活的几个案例

1. 联系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学习“细胞的分化”这一节时。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细胞是如何分化的,书中介绍了克隆羊“多莉”于1997 年在英国罗斯林研究所诞生的过程。通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课堂上学生对细胞分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该实验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而且加深了对“细胞遗传和代谢控制中心是细胞核”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2. 联系日常饮食健康

“细胞的癌变”这一实验课程的学习,是通过向学生介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件产生的人体细胞癌变进行的。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深入了解什么是物理致癌因子及其特点,什么是核辐射及其对身体健康的巨大危害。可以列举日常生活中的致癌食品,并围绕化学致癌因子进行充分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致癌食品主要有黄曲霉素致癌物,来源于发霉的花生、 大豆等食品;另外一些致癌物质,来源于熏肉、腊肉、腌渍的黄瓜茄子等咸菜食物中。除此之外,广泛存在于雪碧、可口可乐等各种碳酸饮料中的苯甲酸钠等防腐剂也是致癌物。

通过学习,很多学生表达了对此问题的关注,甚至在课后表示,今后再也不喝碳酸类饮料,少吃甚至不吃工业加工中添加了苯甲酸钠等防腐剂的小食品,以使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

3 联系周围的生物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可以引入周围大量的生物和生命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 “细胞的增殖”教学中,可以通过自身表皮皮肤的脱落,头发的脱落,指甲的生长,每120天人体红细胞就要更新换代一次的现象,说明细胞的繁殖。

在 “光合作用”实验教学中,将正常环境中生长的绿色植株跟高科技培养的白化苗进行对比,说明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以及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4. 联系日常生活用品

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复原”的实验中,选用的实验材料为洋葱,实验溶液为蔗糖溶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考虑为什么选用这种材料和这种溶液?选用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溶液的优缺点是什么?指导学生选择其他的日常生活材料和溶液进行实验?

实验中,选择洋葱而且尽量用其紫色部分是为了实验时,容易观察、区分细胞液泡的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针对这个目的,我们可否选择茄子或者橙子作为实验材料呢?通过溶液的渗透推理理论,就很容易发现其他可选用的试剂,可以用食盐制备的氯化钠溶液替代蔗糖溶液。通过启发引导,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内容,还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知识,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浅谈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高考父母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