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关爱而精彩

时间:2022-05-23 08:42:15

推行残疾人全程制度,这是服务残疾人的最佳切入点。玉环残联在浙江省残联系统,率先成立了全程窗口,把业务工作纳入全程制,变残疾人跑路为残联干部跑路,变被动办事为主动办事,真正做到了方便残疾朋友。

去年是全程第一个年头,玉环残联办理各项申请近350件;通过沟通县援助中心残疾人工作站,获得法律援助近200件;实现普法教育3000多人次,保持了连续5年无残疾人绕开残联的记录。

关爱是一片肥沃土壤

玉环是全国13个海岛县之一, 2008年工业总产值超全国其他12个海岛县总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度超过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曾突破万元。

观察一座城市的魅力,关爱是一个重要标志。占全县40.66万人口6.2%的2.52万玉环残疾朋友,生活、发展、社会环境等水平是关爱硬指标,正随着经济发展而水涨船高。

历届玉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先后出台“残疾人各类扶持经费使用办法”等文件,“共享小康”、“基本生活保障”、“重度残疾人托养”等细则,累计收缴就业保障金6000多万元,成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动力。

县残联理事长陈岩友说:“夯实残疾朋友生活基础,我们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制度建设,建立‘特困残疾人救助金制度为主,残疾人临时生活救助为辅’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一手抓范围界定,确定补助对象,累计受惠1376人,发放补助金376万元;确定临时救助对象,累计救助2500人次,享受补助金额300多万元。”

目前,不仅有566名低保重度残疾人、408名低保边缘户重度残疾人正享受全额低保补助金;而且在132名重度残疾人中,有的已经集中托养,有的正在居家安养,有的得到日间照料。

随着全县残疾人安居工程的实施,202户残疾人危房得到改造或新建,涉及专款260多万元。

玉环残疾人保障体系发挥强有力作用,得益于县、镇乡、村居或社区网络建立,涉及全县6镇3乡314个村居兼社区。

玉环残联立足打造地方特色和事业亮点,获得“全国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达标县”称号。

关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

在玉环土生土长的盲人李先生亲身感受到创建扶残助残爱心城市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他吟了一首诗:出门一根竿,步步睁眼黑,如今走在盲道上,无遮无拦好方便,坡道扶手专用厕,社会关爱天地宽。玉环新城在主要干道、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都建有色彩盲道、轮椅坡道与铮亮扶手、精致的专用厕位以及醒目的指示牌等无障碍设施。

县残联积极动员服务窗口无障碍交流,推广普通话及手语,促使银行等单位27人获得手语初级证书,拓宽了无障碍交流窗口。

玉环不断加大康复经费的投入,从5年前的每年不足8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近500万元。

以精神病解锁工程为例,今年安排了70万元资金,针对1730患者,安排重点住院40人,医嘱服药450人,促使14人成功解锁。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县活动中,县财政安排资金227.14万元,免费实施310例复明手术,促使1200名白内障患者获得光明,30名低视力患者配戴了助视器;62名聋儿、智残儿童和盲人接受了语言训练;189名聋人配置了助听器,17人配置了假肢;还为其他残疾朋友提供了千余件辅助器具以促进康复。

几年来,县残联组织人员,对全县2~14周岁的残疾儿童开展跟踪调查,建立数据库,创建康复基地。

人们走在县城新区大道上,会发现一幢由玻璃幕墙装饰的6层大厦,辉映着白云蓝天,显得格外雄伟壮丽。这就是2007年投入使用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总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7500多平方米,内设康复指导中心、康复医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儿童特教中心、辅助器具供应站、残疾朋友活动中心等,是县委、县政府落实服务于残疾人工作的标志,也是残疾朋友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场所。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日新月异,玉环康复工作,开创了城乡齐头并进的新局面。针对各类康复项目,县残联紧紧围绕“助听、助行、助视”的关爱行动,直接而有效地达成了残疾人的健康愿望。

残疾人不无感慨地说:“生为残疾人很不幸。但是,生在玉环的我们很有幸。”

关爱的进程人人见彩虹

让残疾朋友掌握一技之长,走上自立之路,是残联工作的立足点。

县残联将残疾人的技能培训工作与玉环产业结构调整、残疾人集中就业、残疾人个体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多类别、多层次的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分期、分批地对适合培训的残疾朋友,开展了创新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全县持证残疾人7612人,有劳动能力的6500多人,得到技术培训的达到3000多人,800多人获得各类证书。随着失业登记制度的健全、残疾人职业介绍所的成立、就业招聘网的开通,全县共安置残疾人就业4800人,就业率达74%。

从3年前开始,玉环加强农村残疾劳动力的种、养殖技术培训,并且建立了市级残疾人扶贫基地与果蔬专业合作社,规模达1500多亩,安置辐射70余户残疾人。

作为2006年度“全省助学工作先进单位”,玉环残联把残疾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一直当作重大事项来抓好。现有153名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残疾学生高考上线录取率连续5年保持100%。

在玉环,凡是残疾学生,只要能争取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都可累计获得5.58万元的资金补助。

特别的关爱送给特殊的你

第14个“助残日”,玉环残联为残疾学生去省盲校就读专车接送,5年来一如既往。第15个“助残日”,玉环列出91个工作岗位,解决残疾青年的工作。第16个“助残日”,玉环“残疾朋友读书基地”在县图书馆隆重揭牌。这是台州市首家专门为残疾人提供读书、上网阅览机会的“读书基地”,面积80多平方米,拥有报刊杂志70余种,盲人图书20余类、光碟100套和盲人电脑4台。第17个“助残日”,玉环残联把价值10多万的300多头“致富猪仔”,陆续送到各镇乡的151户贫困残疾户手中。“致富猪仔”资助活动已持续8年,县残联投入资金达220多万元,为630多户贫困残疾户赠送“致富猪仔”。第18个“助残日”,共投入近40万元,开展送信心、送技术、送致富路子活动。

2006年上半年,残联举办职业技能比赛,吸引了全县47名选手参加比赛。 玉环残联还以第16次“助残日”为契机,联合体育、民政、教育等部门,举办全县首次残疾人运动员选拔赛。

玉环在创建扶残助残爱心城市中,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一张张笑脸,一个个荣誉,一桩桩事例,无不见证了残疾人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待遇改善、就业渠道拓宽、积极融入新生活的进程,彰显了扶残助残的关爱力量,为和谐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一篇:不再“震撼” 下一篇:为了同人朋友少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