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提升目标成本管理

时间:2022-05-23 07:25:14

企业如何提升目标成本管理

【摘要】 从二十世纪后期开始,全球车辆行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各个国家及地区的企业已经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车辆企业之间的竞争也由产品质量的竞争转向为产品价格的竞争。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降低成本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增强市场份额与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车辆公司为例,探讨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的应用,根据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存在问题,实施措施,提升企业目标管理。

【关键词】 目标成本管理 提升 成本控制

一、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经营管理和资本运营的主要目标是持续降低企业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为企业赢取最大化利润。采取产品成本竞争方式,全面实行产品降低成本工作,提升企业利润水平,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措施。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取得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一个根本的方法就是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目标成本管理重要意义是实现企业产品目标成本的重要管理,通过目标成本管理可以确保企业新产品在市场接受价格前提下实现盈利。

二、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目标成本管理就是一种通过对企业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控制来达到成本目标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所谓全过程就是指从商品卖出的那一刻起以及包括它的售后服务体系在内的一切工作,也包括在商品卖出前就要做好的成本规划和控制;全方位是指多角度的全面的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问题进行分析指引,对包括各员工方面的内部合作以及其所处环境的评定等各项工作进行细致全面的指导;全员是指从上到下,上到董事长经理,下到企业的普通员工在内的一切人员。以上这些活动都可以看成是对企业未来利润进行战略性管理的技术。企业第一步是在开发与设计阶段就大致确定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水平,第二步是由开发与设计部门在特定的功能及质量水平上研发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即同时满足市场需求、消费者要求和企业的利润水平要求。目标成本规划使成本成为企业在开发与设计阶段的积极因素,实施事前成本控制。

三、目前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的应用

在世界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管理就对现有的管理方法进行考虑是否存有不足,企业应该在管理方法上不断创新,以车辆行业为例,各公司为了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先后建立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成本管理,并且成立了专门的成本管理机制。二十世纪后期汽车行业技术普遍提高市场竞争压力大,汽车的质量水平已经在整体上达到了一个高度,而价格的竞争则成为了国际大型车辆企业重要经营方向。面对严峻的车辆市场形势,很多车辆企业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全面提高企业人员素质、推进企业管理整体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的同时,不同程度地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实行成本控制,降低产品成本以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控制管理观念落后

大多数企业虽然引入了目标成本管理系统来帮助管理成本控制,但实际上还只停留在传统成本观念上,并没有从本质上对企业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仅仅披着技术水平提高的外衣。这完全违背了成本控制战略的真正目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目标成本管理使用效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成本效益观念和市场观念的正确认识。大多数企业认为成本控制是最好的节约方式,认为成本控制管理只是单一的降低成本,就成本论成本,却忘了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缺乏对产品在市场上实现效益状况的关注,使得企业陷入单纯为降低成本而进行成本控制管理的认识偏差之中。

(2)目前企业将目标成本管理控制局限在企业内部环境的经营活动中,而对企业外部环境,没有将参与者如消费者、经销商与供应商等考虑在内,但这些外部环境参与者是最能影响对企业成本控制活动。此外,企业针对内部环境活动进行成本管理时,一般只涉及产品的制造环节,而没有重点关注开发设计环节、销售环节与服务环节等的成本控制活动。关注范围的局限性使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2、目标成本控制管理责任不清晰,成本控制质量不高

很多企业是在产品生产或销售出去之后才会发现产品成本变动幅度过大或成本过高,才会注意到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这说明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仅关注事中和事后的成本控制,却忽略了事前的成本控制,不能保证企业成本控制整个过程的高质量完成,没有真正研究成本产生的原因,从而导致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够全面,这样就无法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分析和获取成本改善项目,更大范围更深入地改善和控制企业的成本降低活动。有的企业采取激励与企业目标简单挂钩的方法,不顾效益而只追求任务目标,从而造成企业员工为实现目标不计后果,目标的实现成本极易超标,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中责任不明确,造成企业资源不合理的浪费。

3、成本控制方法落后,成本信息不全面

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企业把成本控制管理的重心放在生产制造环节,而对其它环节不够重视,造成以偏概全的情况,不能真实反映成本消耗。我国大部分企业在成本管理控制方面很容易有这些方面的错误。

(1)管理者大部分只是把产品的制造环节放在企业发展的首要位置,而对于产品的创新开发以及售后服务等的重视程度却不是很高。也有管理者不懂得矛盾与统一的关系,不能辩证的去看待问题,把握不好整体与局部,对某一部分过于的关注却忽视了整体的效益,这也不利于成本的控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很多企业在进行成本的预算分析时他们往往只是从会计角度去看待问题,而忽略了创新开发、设计制造等环节中所涉及的工程学部分,而这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降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先进成本管理方法的有效使用离不开现代化信息工具的使用。尽管大多数企业已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但大多仍仅停留在模仿手工核算阶段,无法对成本的归集和分配进行精确核算和综合分析,最终导致信息收集不够全面、及时,从而引起信息处理结果不够准确,在企业部门之间、职员之间传递的信息质量没有得到保证,有时信息传递渠道的不畅通更是容易造成信息漏传、错传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成本控制效果,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五、企业提升目标成本管理的方法

1、加强对员工的思想学习,提高他们对成本管理理念的认知

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要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就应该摆脱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的制约,对产品的生产售后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要把眼光放得长远,向前延伸,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产品的创造研发以及产品技术的发展加以重视;向后延伸要加强重视对消费者对产品的使用、维修及售后服务所带来的的利益的考虑,时时刻刻把生命周期成本作为衡量产品成本大小的重要指标。同样,成本管理的范围要不断地突破企业内部的束缚,充分调动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和下游产品分销商等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产品成本整个价值链进行更好地成本控制。

2、建立健全与目标成本管理相适应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制度体系

在进行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一套与市场结构相适应的内部的价格结算体系。在企业内部进行协作提供服务时,应该与市场各责任单元之间相互提品或劳务时,应该按市场的价格标准进行统一的结算。在以市场价格为依据的前提下,对内部价格进行调整,尽可能缩小两者间的差距。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各部门之间的责任更加的明确,而且对于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以后对目标成本的考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统筹好产品战略与长期利润之间的关系,加大对实际成本的检查力度,不断纠正企业成本偏差,企业内部良好的成本控制制度是目标成本实现的前提和基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责任进行合理的分配,对产品成本发生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建立健全定期汇报机制,负责人要定期汇报企业的情况,如果与目标成本有差异,应该及时分析总结,找出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之间发生差异的原因,积极的采取措施对偏差及进行纠正,确保目标成本的实现。

3、加大对基础数据的收集处理,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

要实现对企业目标成本的管理就必须要搜集大量的信息,并进行处理,处理好这些数据对于企业成本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些数据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定价和竞争者身份、成本的数据、顾客需求信息等。相关数据的采集不仅有助于企业认清形势,发现商机,对于产品的升级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关系到目标成本管理的成败。

4、将目标成本与责任成本挂钩,建立健全责任会计体制

在目标成本管理中,目标成本的确定、分解、控制等是需要通过与责任会计相结合的,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将其转化为责任成本来进行控制和管理。企业可以将目标成本纳入责任会计系统,通过对目标成本进行一系列的审核,并对目标成本进行评估,从而使各部门之间的管理的责任更加明确。我们还要建立健全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的审核机制,奖惩分明,鼓励先进,治病救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内部的责、权、利相互统一,为目标成本管理在推行与实施过程中提供坚实的保障。

六、总结

目标成本管理有利于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营利润。在随着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时,目标成本管理要以企业经营战略为中心,不断实施调整从而实现更加动态的信息管理。在应用过程中要体现目标成本管理战略的特点,从产品研发费用、产品实物成本、制造费用等全部成本进行规划,从设计、采购、制造、销售等全过程进行管控,以在建立企业长期发展的优势从而为企业实现最终盈利目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使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但我们一定要坚信,只要把目标成本管理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大力提高企业在产品设计、作业完成等方面的速度和质量,力争在每个流程都想尽办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最终一定能提升企业整体的价值水平。

【参考文献】

[1] 罗斌: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0(11).

[2] 刘艳:浅谈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China's ForeignTrade,2011(16).

上一篇:阿克苏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思考 下一篇:陕西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