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分析32例

时间:2022-05-23 03:32:12

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分析32例

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相对多见,因其位置多为松质骨或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治疗方法也因骨折的部位、骨折的类型、患者的年龄和体质、骨折后的时间而有差别[1]。2008年1月~2011年4月收治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56~81岁,平均69.8岁。骨折时间1小时~20天。摔伤18例,车祸伤7例,坠落伤5例,棍棒伤1例,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1例。骨折明显移位17例,无移位15例。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29例,其中粉碎性骨折20例,合并肩关节脱位5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8例,合并腋神经损伤1例。左侧12例,右侧20例。按Neer分类法,2部分骨折19例,3部分骨折12例,4部分骨折1例。

疗效判断标准[2]:疗效判断标准根据Neer评定法进行综合评估。①优:伤后6个月肩关节外展120°以上;②良:90°~120°;③一般:45°~90°;④差:<45°。

治疗方法:32例患者,随机分成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各16例,进行治疗,两组在年龄、性别、骨折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手术组:本组患者16例,其中钢板内固定8例,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5例,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3例。术后患肩固定、限制活动10天后开始进行肩关节功能初步锻炼。X线骨痂显现时间3~7周,平均45周,临床愈合时间8~14周,平均91周。非手术组:本组患者16例,在X线引导下行手法闭合复位后分别采用超肩关节夹板固定、颈腕悬带悬吊、三角巾悬吊、悬吊牵引、悬垂石膏等非手术治疗,3周(最晚4周)后开始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X线骨痂显现时间3~6周,平均42周,临床愈合时间7~12周,平均88周。

结果

手术组:16例中优12例,良9例,一般1例,差1例,优良率913%。非手术组:29例中优17例,良8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862%,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在优良率上并无显著差别。

讨论

肱骨外科颈是肱骨干皮质骨和肱骨头松质骨交界的部位,各个年龄阶段都易发生骨折,以老年人较多。从对32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统计分析显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在优良率上并无显著差别(P>005)。

对于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可以首先考虑非手术治疗,特别是无移位或轻微移位的如大关节撕脱性骨折外科颈骨折等Neer分类一或二部分骨折以及严重的粉碎性闭合骨折而无明显的骨折缺损患者都应尽可能在X线引导下先行手法复位[3],成功后加用可靠的外固定如超关节夹板固定、颈腕悬带悬吊、三角巾悬吊、悬吊牵引、悬垂石膏;对于轻度移位的患者力争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等损伤性较小的手术,只有对于骨折严重移位、手法复位和闭合复位失败的病例,才考虑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有1例患者3部分骨折,由于患肢弥漫性软组织挫伤合并感染无法行内或外固定,只予上臂制动、悬垂取得一期骨折愈合,肩关节评价为良。

高龄合并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症病例应尽量采用非手术治疗。

对于牵引复位失败、伴有血管挫伤、合并有肩关节脱位和/或肩关节盂骨折移位明显,开放性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缺损较多、陈旧性骨折对位不良影响关节功能者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的选择应同时结合患者的骨折类型、年龄、职业、生活质量要求、经济情况以及患者的主观愿望,并要考虑到非手术治疗存在不能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的不足,切开复位内固定虽可较早进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但由于对组织损伤较重,影响骨折局部的血液供应,容易发生骨折片甚至肱骨头的缺血坏死,所以选择治疗手段和方法时仔细斟酌。

术后康复治疗:术后及时正确的康复治疗,可避免或降低肩关节的功能障碍,要贯彻动、静结合的原则,保证骨折稳固的固定及早期安全的活动。本组大多患者行经皮穿针固定、针尾折弯埋于皮下,针体处于三角肌纤维中,主动活动可干扰三角肌的收缩而给患者带来不适,在骨折表1手术组与非手术治疗优良率比较(例)

组别优良一般差优良率手术组(16)861187.5%非手术组(16)951187.5%合计3217112287.5%

上一篇: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 下一篇:应用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