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企出国壁垒多

时间:2022-05-22 11:34:42

Azure国际投资公司投资主管Stophen Terry在一次会议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政策有两个目的:第一,使你不想发生的事情不要发生:第二,让你希望的事情发生。把这句话放到新能源领域,尤其是风电行业,有效的改策应该能提高风电发电、并网和存储的能力,同时降低价格。

如今国内风电行业增速放缓、政策紧缩,一些企业纷纷将战场转向国外,要达到以上目标着实不易。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技术、市场与政策的碰撞是否能为国内风电企业清除壁垒,为企业带来活力尚未有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有效的刺激政策和法规是新能源产业发展初期的强心剂,企业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则是最基本的生存保证。

政策引导与价格调控并行

世界风能协会是一个全球性的协会,成员包括国际级别协会、科学机构、公司及个人,以风能的发展为终极目标。自成立于丹麦哥本哈根至今已有11年的历史,11年来,世界风能协会帮助风能产业的成员进入行业、提高技术能力,并为其发展提供业务和技术咨询,以建立一个国际风能联盟。

世界风电产业2011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41000MW,增幅达6%。尽管风电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但风能的提供并不是会因为一些技术层面的因素而停止。

风能是一种轻能源,并且相对于核能来说具有更加安全的特质,与其他能源相比,价格也不高;如果将外部因素融入到预测当中,会发现风力发电成本低、具有清洁性,在未来有可能成为最便宜的能源之一。

如同任何其他新技术一样,风力发电在最初引入市场的时候并不被看好,然而到2009年和2010年后,伴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成长,风电相较于其他新能源有了迅速的增长。据预测,德国的风力发电在未来可能会占据总能源的一半以上,且需要不断开拓沿海地区的风力资源而在印度等其他国家,其风力发电的使用率和占总能源的比例在将继续增长,未来有可能达到2亿千瓦/时-3亿千瓦/时。

在风电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促进风电的发展。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风电鼓励政策和新能源激励政策;一些新的法律也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2008年6月,美国能源部提出到2030年全国用电量的20%将由风电提供的发展目标。根据能源部联合国家试验室的研究,要实现此目标,风电装机将达到3.05×108kW,包括超过5000×104kW的海上风电。美国电力公司(AEP)研究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建设19000mile(1mile=1609.344m)765kV输电线路,图中黑色粗线条表示需新建的765kV线路。

在德国,利用价格调控政策促进风电发展的作法较为成熟。他们在风电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电价:1995年可再生能源购电法规定风电上网电价为0.176马克(平均风力发电成本为0.07~0.12马克/(kW·:h)),风电建设投资一般5~10年即可全部回收。2000年通过的《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保护价格”,并根据各地风力情况规定保护价收购时间。此外,德国还规定风电上网电价高于平均售电价的部分可上报政府批准后在全网分摊。

丹麦是风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据统计,丹麦的风力发电量达到了3200万千瓦/时;同时,丹麦将风力发电和地热发电结合起来,辅以生物能源,发电形式非常灵活。在丹麦,也曾执行政府补贴政策,即国家规定风电上网电价为0.6丹麦克朗/(kW·;h),其中电网付款0.33丹麦克朗,二氧化碳退税0.10丹麦克朗,国家补贴0.17丹麦克朗。

新能源企业“出国”本地化是重头戏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和融合,以及节能行业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讨论或辩论的声音并不多。在美国,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不同的分析观点常常会就气候变化或新能源展开激烈的讨论。

节能和能源效率不能混为一谈。来自德国的一个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新能源产业如果过于将关注点放到能源公司本身,如进行收购等,而没有把重点放到供应的安全、环境保护以及经济的可行性,那么就会导致新能源产业出现问题。同时,IT行业的创新也将对风能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准备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化的竞争中来。可再生能源领域,尤其是风能这个行业,是大家可以依赖的一种成熟的投资。从中国政府角度来讲,风能、可再生能源投资在海外会不断增强,这也会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如果中国能够拥有欧洲的风力电厂,那么就有一些话语权,同时可以引进一些设备。在这个领域,中国还没有足够的知识能够在海外运营,因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法律规则,IPPF将鼓励成员与中国企业进行密切合作,并且使得操作流线化,寻找最合适的商业模式,

在过去的30年来。外企到中国投资已经形成了浪潮,本地化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如今,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风能领域,越来越的中国企业正在准备“走出去”,本地化同样重要。在美国,企业需要30%~40%的本地化才能进行投资,如果百分之百是中国化的,那会很难开展工作,因此打破技术和商业壁垒,新能源企业“走出去”路还很长。

独立电力生产商协会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成员,他们在开展新能源项目的时候会遇到如监管认证、电网分配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一些没有任何背景的可再生能源公司,或在学术界对如何供应电力存有疑问,协会下都会有相关的组织来帮助解决问题。如帮助中国的公司到国外建立合资企业,或参与并购等方面的业务。

供需双向入手加速实现可持续的能源未来 孙嗣敏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做百花齐放。在新能源领域,无论是风能、太阳能,还是核能、潮汐能、生物质等清洁能源,最终的目的都是保护资源和环境。每一种新能源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企业的着手点应从供需双方进行双向努力,从不同的渠道获取能源,以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式加快加快更清洁能源的发展。当然,在目前来看,价格低、使用方便的能源往往更胜一筹。

二十年前,美国认为太阳能是未来的必由之路,然而现在看来,风能、核能的发展势头都并不弱于太阳能。没有某个能源能够解决所有能源的需求问题,因此人类就需要更多的能源来源,比清洁煤、太阳能、风能、能源储存,这样才能够有一个可持续的能源未来。

十年之前,很多人认为,燃油电池在中国将会生产跨越性的发展,但这种情况并未在中国出现。

因此,能源的发展之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技术逐渐应用在风电场、太能能等企业的时候,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将会极大的发展前景。

以电力企业为例,信息时代的电力企业将是一个全面集成的数字化企业,它建立在集成化企业战略框架和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法、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能够不断改进和持续创新。全面集成的数字化企业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全面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设计数字化、建设数字化、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并通过集成实现企业数字化;实现人,技术,经营目标和管理方法的集成。基于统一的技术架构、标准与环境,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提高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加快各项目与公司总部的协同发展。

而在节能方面,MIT的GPS足迹能够追踪汽车与家里的距离,通过距离来调节室内的温度,达到节能的效果。

上一篇:新能源产业:理性回归渡危机 下一篇:磁悬浮风力发电推动风电加速